12.19 納米材料界的“神鵰俠侶”:段鑲鋒與黃昱

8月18日,2019年“中國科學材料•創新獎”(Science China Materials Innovation Award)揭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因其“在納米材料與器件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特別是在二維材料異質結的可控合成和範德華集成方面的開創性研究”成為該獎項的第二位獲獎者。


納米材料界的“神鵰俠侶”:段鑲鋒與黃昱

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主編李亞棟教授在第1屆中國科學材料•創新論壇(The1stScienceChinaMaterials-Innov


提起段鑲鋒,業內向來喜歡將他和妻子黃昱稱為納米界的“神鵰俠侶”。緣分自有天定,兩人是科大師兄妹,後又一起到美國哈佛深造。早在攻讀博士期間,他們就通力合作,雙雙在《Science》和《Nature》發表多篇與半導體納米線器件有關的研究成果。


納米材料界的“神鵰俠侶”:段鑲鋒與黃昱


段鑲鋒


段鑲鋒,1977年出生於中國湖南武岡,納米材料學專家,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大學特聘教授。


段鑲鋒的研究領域主要為納米材料和器件,以及它們在電子學、能源領域和生物醫療領域的應用。段鑲鋒課題組通過精確控制生長排列整齊的納米線,得到了高速的石墨烯晶體管和二硫化鉬晶體管,併成功設計了垂直堆積的二維材料異質結,得到了柔性的垂直場效應薄膜晶體管,為該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思維和指導。通過二維的石墨烯材料來設計得到三維多孔石墨烯框架的思路,為超級電容器領域提供了重要的啟發。利用石墨烯和分子之間的共軛作用,取得的石墨烯材料在生物催化及傳感上的應用。


黃昱


黃昱出生於福建福州,納米材料學專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昱專注於研究納米材料(包括納米顆粒、納米線和石墨烯)的合成、表徵和實際應用,將材料學與化學、生物、物理,以及工程結合起來,從多方面探索納米科學與技術,並應用於能源、通信、計算等領域,從納米晶體的生長到利用原子級薄材料的功能器件的相關研究,推動了納微米尺度下的科學和工程應用的進展。


段鑲鋒和黃昱,是一對學術圈耳熟能詳的大牛夫婦。他們同是中科大校友,同在哈佛大學C.M.Lieber課題組獲得博士學位,同在UCLA執教,這對師兄妹最終喜結連理,親密合作,共同在納米技術科研領域開創出一片天地。他們基於納米科技,在納米電子器件、能源儲能與轉化等多個領域合作攻克了大量科研難題,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無數。據不完全統計,兩人在Science、Nature正刊共合作發表10餘篇文章。


【2001年】Science:納米線組裝週期性網絡結構!

【2001年】Science:組裝納米線構建微型納米電路!

【2001年】Nature:納米線構建世界上最小的發光二極管!

【2003年】Nature:基於單根納米線的電驅動激光器!

【2010年】Nature:基於納米線的高速石墨烯晶體管!

【2015年】Science:M-Pt3Ni高活性ORR催化劑!

【2016年】Science:Pt納米線高質量活性ORR催化劑!

【2017年】Science:三維石墨烯複合材料實現電荷超快速傳遞!

【2018年】Nature:單層原子晶體分子超晶格!

【2018年】Nature:接近肖特基-莫特極限!

【2018年】Nature:製備高質量2D半導體納米片用於大面積電子器件!

【2018年】Nature:二維MoS2納米片的可控合成(溶液相)


2019年,段鑲鋒/黃昱攜手哈工大Science:超級氣凝膠隔熱材料!


納米材料界的“神鵰俠侶”:段鑲鋒與黃昱


段鑲鋒、黃昱團隊和哈爾濱工業大學HuiLi團隊合作,報道了一種具有雙曲結構的三維hBN陶瓷氣凝膠,同時具有負的熱膨脹係數和負的泊松比,具備超輕、高力學強度和超級隔熱三大特點。


2019年,段鑲鋒/黃昱夫婦Nature:豈止於二維材料,範德華異質結的前世今生!


納米材料界的“神鵰俠侶”:段鑲鋒與黃昱


核心內容:

1. 深度闡述了範德華的基本概念。

2. 展望了範德華異質結的前世今生。

3. 對非二維材料範德華異質結新機遇進行了系統總結


2019年5月,段鑲鋒/黃昱Nature Catal.:單原子Ni修飾,大幅提高Pt質量比活性!


納米材料界的“神鵰俠侶”:段鑲鋒與黃昱


亮點:

1. 從PtNi合金納米線出發,基於電化學dealloying(去合金化)過程,得到單原子Ni位點修飾的Pt納米線。

2. 該納米線樣品在電化學析氫,甲醇/乙醇氧化反應中實現活性和電化學活性面積的“雙優”特性。

3. 在此結構優化策略下,作者實現在-70 meV/RHE,PH14條件下,HER質量活性達到11.8 A/mgpt。比前人結果提高1.5-20倍,而同樣的催化劑在甲醇和乙醇氧化反應的質量比活性也較之於前人的結果,提高3-6倍不等。


段鑲鋒和黃昱夫婦這對科研界的學霸夫婦,在過去的二十年間,以平均兩年一次的頻率,在Nature和Science等雜誌上共同發文,親密合作,共同譜寫科研界的眷侶神話。


信息來源:中國科學報、納米人、研之成理、中國科學材料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