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保守黨大勝工黨慘敗,深度解讀英國“雙十二選舉”

議會制有一個好處:首相不用嚴格遵守任期時間,舊人下臺新人上臺隨時有可能發生。約翰遜今年7月中旬才做的首相,熬到11月初當他宣佈雙十二舉行大選的時候,他的首相任期理論上就只剩1個月了。好在雙十二那天他大獲全勝,而且很多曾經讓這位新首相不知所措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比如脫歐問題。

英國和歐盟最早定的脫歐日期是今年的3月底,後來被迫延到了6月底,再後來延到10月底,到了10月底又延到2020年的1月底。外人像看笑話一樣看著脫歐反覆延期,笑話背後是英國內政的嚴重消耗,三次延期浪費的時間和精力,完全可以用來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兒。

當脫歐延期到6月底的時候,原來為這事兒忙碌了三年的特雷莎梅終於崩潰了,她含著淚離開了唐寧街10號,那位一年前從她手下辭職的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搬了進去,他接過特雷莎梅的全部衣缽,發誓要在年內搞定脫歐。

保守黨大勝工黨慘敗,深度解讀英國“雙十二選舉”

(約翰遜獲勝後接受眾人祝賀)

約翰遜接替特蕾莎梅做首相,是保守黨成員投票選出來的,嚴格說來約翰遜的這份工作來的有點瑕疵,畢竟這不是全英國人公投的結果,對於自信地像特朗普一樣的約翰遜,內心怕是多少有點遺憾,但是遺憾也就持續了5個月。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二,英國人民喜迎全國議會大選,這是一個月前,略帶瑕疵的首相約翰遜走投無路的最後選擇。這一次大選落幕後,約翰遜帶領的保守黨收穫了365個席位,是他們30年來取得的最大勝利。

那麼這個最大的勝利意味著什麼呢?

英國是兩院制,上議院幾乎不管事,議員大多是世襲的貴族老爺,上不上班看心情和天氣來定,國家的主要議事權力都在下議院那兒。下議院總共有議員650人,任何提案想要被通過,至少需要一半人同意,也就是325名議員投贊成票。如果哪個政黨在議會的席位超過了這個數,那麼只要黨員不叛變的特別嚴重,這個政黨將統治國會和政府,一切他們說了算。

保守黨大勝工黨慘敗,深度解讀英國“雙十二選舉”

(大選中勝利的約翰遜)

前任特蕾莎梅是個勤勞務實的女人,幹起活兒來認真靠譜,在過去的三年裡她前後上交了三個版本的脫歐協議,但是沒有一個能在議會通過,這是為什麼呢?協議本身的爭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保守黨會因為順利脫歐而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其他反對黨就要阻止這事兒成為現實。面對其他人的阻撓,保守黨一直沒辦法,它在議會的席位數一直不夠一半。

可是現在一切都變了,保守黨的位置比之前多了47個,約翰遜只要做好思想工作,確保沒有40個人叛黨的話,那麼他手頭的脫歐協議只靠自己人就能順利過關,脫歐這件事兒盡在掌握。

再過1個月或許英國就不是歐盟成員國了,屆時約翰遜就給英國內政卸掉一個沉重的包袱,一個讓別人看了好幾年笑話的包袱,這將是約翰遜對國家的巨大貢獻,保守黨也會因為這事兒支持率大增,在下議院橫著走。

英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這4塊地方組成的,其中北愛爾蘭和蘇格蘭反對脫盟,他們放下話說如果英國離開歐盟,那它們就宣佈獨立,以一個新國家的身份加入歐盟,尤其是蘇格蘭。蘇格蘭民族黨幾年來一直拿著個威脅倫敦,但是雙十二大選之後,蘇格蘭差不多可以死心了。

保守黨大勝工黨慘敗,深度解讀英國“雙十二選舉”

(工黨領袖科爾賓出席活動)

蘇格蘭想要變成一個新國家,只能通過全民公投的方式實現,而要舉辦一次合法的公投,申請書得交到倫敦政府那裡。如果決策權在約翰遜那兒,他已經明確表示了反對;如果決策權在下議院,保守黨也是一手遮天,不可能通過這種分裂祖國的申請。如果沒有來自倫敦的許可,蘇格蘭人就辦不起那種大型活動。

總結下來,這次大選不但讓約翰遜的首相頭銜變得毫無瑕疵,還讓脫歐這個原本鎖死的事兒變得唾手可得,順便還降低了蘇格蘭鬧獨立的風險。2019年的年末,約翰遜和他的保守黨迎來了美好的結局,這也就難怪他在勝利演說中那樣激動了。

下議院的席位總數是不變的,因此選舉這事兒就是個零和遊戲,有人到手的位置多就有人到手的位置少,工黨在這次大選中只拿到了203個席位,比上次少了71個,它失去的大部分都去了保守黨那兒。66歲的工黨領袖科爾賓終於可以回家養養身體了,往後即使他把所有的反對派都拉到自己身邊,也湊不夠一半人對付約翰遜。


這次選舉是工黨8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失敗,最嚴重的失敗當然要最重要的人承擔責任,黨魁科爾賓不出所料地表示接下去會辦交接手續,在明年春天辭職,以後再也不參加黨魁競選了。科爾賓25歲就進了政壇,他職業生涯的巔峰或許隨著這次大選離他遠去了。

保守黨大勝工黨慘敗,深度解讀英國“雙十二選舉”

(生無所戀的工黨領袖科爾賓)

那麼工黨為什麼會敗的如此徹底呢?

工黨屬於左翼政黨,他們堅持的東西是用民主的方式推動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是生產資料歸誰所有:資本主義歸私人所有,資本家會越來越多;社會主義歸大家共同所有,也就是歸國家所有。歸私人的好處是經濟積極性高,問題是一些重要領域掌握在私人手裡很有風險,資本家只考慮收入不在乎社會責任;假如重要的領域在國家手裡,那麼窮人也有享受的希望。

科爾賓是個執著的社會主義分子,執著程度隨著年齡成正比。在雙十二競選的宣傳口號裡,他就提到要將交通、郵政、能源等領域收歸國有。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來說,這種政策就有點嚇人了,不過害怕的是有錢人,窮人對此表示喜聞樂見。

任何社會都有上中下的階層之分,而且中下層常常在人數上佔優,所以左派政黨和右派政黨都是有市場的。當工黨喊出給富人收稅,把重要領域收歸國有的時候,中下層階級就很激動。而當保守黨喊出減稅減費、鼓勵自由競爭的時候,中上層階級就摩拳擦掌。所以工黨的政治理念是有市場的,它這一次不是敗給政治理念,敗給了自己三年來對待脫歐的糟糕態度。

脫歐讓英國政客們煎熬了3年,而且截止日期還一拖再拖,給政治資源帶去了極大的消耗和浪費,也讓英國背上了“賴皮”的不良印象。這事兒看表面原因是脫歐協議一直無法在議會通過造成的,為什麼通不過呢?因為最大的反對派工黨在鍥而不捨地從中阻撓和拖後腿,它幾乎反對任何版本的脫歐協議,但是自個兒又給不了更好的方案。

保守黨大勝工黨慘敗,深度解讀英國“雙十二選舉”

(英國人上街反對脫歐)

當英國人在2016年投票脫歐的時候,好像並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脫了就脫了。後來看到首相和大臣們實打實地開始操辦起脫歐,英國人就有點後悔了,每逢節假日他們就打著橫幅上街散步,說假如上天再給我一次重新投票的機會,我一定會認真對待。

公投是民主活動的最高形式,結果神聖而不可推翻,否則將引發巨大的憲政危機。幾年來英國人見多了政客們在議會為脫歐反覆爭吵,也看到首相和歐盟的拉鋸式談判,他們逐漸懂事了:既然脫歐是必須要做的事兒,那就讓它早一點發生吧。

但是工黨似乎沒有隨著民眾一起覺醒,它還在不屈不撓地堅守陣地。於是保守黨在辛苦談判和推動脫歐,工黨卻在百般阻撓讓事情一拖再拖。旁觀的民眾對工黨的好感和耐心逐漸消失,工黨也就一天天地涼了,雙12這次大選就說明它被人嫌棄了,也被人拋棄了。

儘管這樣,我們還是得替工黨說幾句公道話。反對黨存在的意義,就是反對執政黨的政策,假如執政黨的政策沒什麼毛病,反對黨也得從中攪和不讓它順利推動,比如脫歐這件事兒。如果工黨不做點什麼,那工黨就是坐以待斃,議會和政府以後都沒自己什麼事兒了;可是做得不夠精細,民眾又不高興,議會和政府以後還是沒自己的份兒了。

保守黨大勝工黨慘敗,深度解讀英國“雙十二選舉”

(約翰遜和特朗普握手)

反對黨最大的無奈,是不得不反對執政黨的好政策,特別是被民眾期待和支持的政策。一句歌詞唱得好:不被瞭解的人最可悲,反正愛不愛都有罪。不知道這次把選票投給保守黨的英國人裡面,有多少人瞭解工黨的無奈!

離開歐盟之後英國就自由了,從今往後它不用給歐盟繳納各種費用,也不用掏錢挽救歐盟那些拖後腿的窮國,還不會再被歐盟的條條框框限制,它可以用獨立的身份跟任何一個國家籤合同做生意,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未來的舞臺屬於約翰遜,科爾賓只能默默看著他的表演。

就在大選結果剛出來的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時間給約翰遜道喜,順便提到要跟英國籤貿易協議的想法。對美國來說,歐盟現在是一個不聽話的盟友,也是自己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者,而離開歐盟的英國讓美國看到了機會,它多了一種和歐盟打交道的方式,這個是需要歐盟和其他國家警惕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