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體育】國足為什麼總是輸?關於足球背後的戰爭

中國足球,這四個字本來就是一個未解之謎。

今年的國足,看不透其真正實力。近4場亞洲預選賽國足2勝1平1負,近3場國際友誼賽國足取得三連勝的成績,近2場中國杯國足兩連敗,近5場亞洲盃國足3勝2敗。最近的三場比賽國足三連敗,先後輸給了敘利亞、日本和韓國。

遙想2002年國足殺入世界盃的時候,小組賽戰績不佳,在國人的一片唾罵聲中,米盧黯然下課。繼而國內開始暢想下屆世界盃,能否取得突破。誰曾想,那竟是巔峰。

【體育】國足為什麼總是輸?關於足球背後的戰爭

我們有著巨大的球迷體量,卻沒有足夠成熟的市場。中超很多比賽,主場上座率並不甚高。我們有著世界最多的人口,卻沒有成熟的青訓機構,踢球不如高考,家裡沒錢不要考慮去踢球,因而很多苗子被扼殺在萌芽階段。

我們有著建設了幾十年的聯賽,卻離真正的職業化相距甚遠。從當年的假球假哨風波,到南勇被抓,我們看到的是所謂的職業建設,已經腐敗到了根裡。

即便規劃了多名球員,依舊被裡皮痛心疾首的指出,除了艾克森武磊寥寥幾人,看不到其他人想贏,以至於最後裡皮失望至極,主動請辭。

【體育】國足為什麼總是輸?關於足球背後的戰爭

荷蘭世青賽的80後老去,熊貓杯U18國足被韓國人家門口以義和團式羞辱一翻,這段漫長的寒冬才真正到來,想起了鄭智在亞洲盃被淘汰後面對採訪淚流滿臉的那句話:對不起,我沒能為國足帶來什麼。

從另一方面來講是一種“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悲壯。

當東南亞各諸侯只用了10年學習了歐洲足球精髓並在政府大力支持青訓下,水平突飛猛進,昔日的魚腩讓人刮目相看。

而我們還在摸著石頭過河,拼死拼活亞青賽資格還要跟泰國越南甚至馬來西亞拼出線權,假賭黑耽擱了中國足球足足15年時間,這就是我們為當年還的債,至少10年內,各級賽事被亞洲各國虐的很慘。

【體育】國足為什麼總是輸?關於足球背後的戰爭

差距大到這種程度,已經不是靠國足那點人努力一下就能彌補的了,只能寄希望於出現一兩個天才球員。

中國足球在這點上其實是合格的,古廣明、容志行、范志毅、孫繼海、鄭智、郝海東等許多球員都曾是亞洲同位置上的頂尖球員,但是這種培養體制也就止步於此,上限極其有限。

亞洲範圍內留給中國的弱隊已經越來越少了,中國的對手越來越多了。我們球迷當然想看到中國贏,但是我們也想看到國足的態度。前幾年踢韓國被3-0領先,國足後面奮起直追幾分鐘內連扳兩球。

雖然最後2-3還是輸了,但是那次比賽後面壓著韓國打,打出來精氣神了。這是球迷想看到的。

我們不想看到什麼呢,不想看到0-6威爾士的那次比賽裡面那些停球十米的低級失誤,不想看到場上散步的消極防守,不想看到原地杵著的目送,不想看到三中衛踢伊朗結果一人一個失誤被0-3。態度拿出來,場上為國效力,敢去拼搏,多跑跑,機會都是跑出來的。

【體育】國足為什麼總是輸?關於足球背後的戰爭

對於國足輸球,大家不要過於氣憤。足球就是個足球,足球踢的好,也沒見得國家好多少;相反足球雖然差了點,但我們國家發展的很好。

有人說,中國怎麼連敘利亞都踢不贏,但是贏球的敘利亞依然沒有擺脫戰火,照樣被人制裁。我們球賽輸了,卻絲毫沒有影響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富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當年蘇聯三大球個個牛逼,卻轟然倒塌;南聯盟三大球曾同獲歐冠,北約照樣打他。非洲的黑人球星也有很多,有了球星,國家就能發展好嗎?也不一定。

如果真的拼了踢不過,那雖敗猶榮,球迷也會理解。要是經常因為低級失誤輸,因為消極防守輸,你讓球迷怎麼愛你?成也愛你敗也愛你,不拼不愛你。

希望國足能加把勁,打進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國足加油吧!

【體育】國足為什麼總是輸?關於足球背後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