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國產重型直升機有了28米直徑的“大翅膀”

國產重型直升機有了28米直徑的“大翅膀”

航空工業昌飛傳來好消息:成功試製出14米長複合材料旋翼

這標誌著昌飛攻克了重型直升機關鍵技術-大型複合材料旋翼技術,為國產重型直升機早日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國產重型直升機研製一直備受關注,通過汶川地震更是有了迫切的現實需求,要想實現此目標對直升機大載重、高原高熱適應性要求也更高,除了發動機技術,還有大型複合材料旋翼技術需要突破。對於直升機來說,旋翼是主要升力來源,在相同技術條件下旋翼尺寸越大,面積越大,產生升力就更高。高原地區空氣稀薄,產生同樣升力就需要更大旋翼面積和更大功率。

暢想君可以推測國產重型直升機主旋翼直徑可能達到28米。這個指標已經超過了美國CH-53K重型直升機的25米,僅次於米-26重型直升機32米。因此國產重型直升機主旋翼直徑尺寸全球第二-僅次於米-26就是這個原因,也將用於中俄聯合研製的重型直升機項目。


國產重型直升機有了28米直徑的“大翅膀”

美國CH-53K重型直升機主旋翼直徑25米

國產重型直升機有了28米直徑的“大翅膀”

俄羅斯米-26重型直升機主旋翼直徑大約32米


國產重型直升機有了28米直徑的“大翅膀”

米-26

國產重型直升機有了28米直徑的“大翅膀”

米-26

我國直升機複合材料旋翼研製

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隨引進法國海豚直升機,逐步消化吸收技術,90年代才成功研製出國產複合材料主旋翼,用於直11,並首飛成功,近年有為研製AC313直升機複合材料旋翼槳葉長度超過8米,它的技術難度遠高於直-11旋翼。此後繼續向這個領域縱深推進,從8米到14米,攻克了複合材料旋翼除冰技術,研製成功具備除冰能力的複合材料旋翼,已用於直20,也標誌著國產複合材料旋翼已經躋身當今前列。

國產重型直升機有了28米直徑的“大翅膀”

直9直升機

國產重型直升機有了28米直徑的“大翅膀”

國產直11


國產重型直升機有了28米直徑的“大翅膀”

國產AC313中型直升機


國產重型直升機有了28米直徑的“大翅膀”

中國直20主旋翼已加裝除冰裝置

國產重型直升機有了28米直徑的“大翅膀”

中國武直20暢想圖

可以期待國產重型直升機和我們見面的時間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