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為什麼全天陪伴孩子成績還是差?”那是家長陷入了無效陪伴模式

看到一個這樣的故事。孩子學習不好,又調皮搗蛋,在學校裡沒少惹事兒。這天,孩子的媽媽又被老師請到辦公室“喝茶”了。孩子媽媽回到家後痛定思痛,她決定捨棄工作時間來陪孩子,在她看來,捨棄時間陪孩子就以屬不易,孩子該有更大的進步才是。

可是在她陪伴孩子的這段時間裡,孩子並沒有太大的長進,他們待在一起也只是一起看電視,玩手機罷了,並沒有真正的溝通和交流。

一個月過後,孩子的學習還是一樣的差,孩子的媽媽徹底灰心了……故事中的媽媽為了兒子的學習,放棄了工作時間,但到頭來,換來的卻是一無所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陪伴”真的等於“陪著”嗎?如果只是一個形式,那將沒有任何的意義。

“為什麼全天陪伴孩子成績還是差?”那是家長陷入了無效陪伴模式

陪伴分無效陪伴和有效陪伴

什麼是無效陪伴

人在心不在,是無效陪伴最經典的例子。雖然總是和孩子在一起,但是你的無效陪伴並不能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在大部分家長眼裡,無疑成了捨棄自己的工作時間陪孩子玩,但是家長只理解了其中一個字“陪”。

比如家長在帶孩子時,都在玩手機,刷短視頻,關注點不在孩子身上,這只是單純的“陪”而已。對於陪伴的需求,孩子並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是質量

孩子在慢慢的長大,當你錯過孩子的成長,孩子性格已經形成,等你發現這個問題時,已經很難消除親子之間的間隙。

有效陪伴

”陪伴”的”伴”大部分的家長都忽略了這個字。“伴”就是全身心的投入進去,不只要捨棄不要的時間,還要花費較大的精力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

就像上面說的質量,陪孩子玩要和孩子玩到一起,這樣孩子也能多跟你交流,並不是說:“來,我今天陪你玩。”結果卻是自己做自己的,孩子在幹嘛,你也不知道。所以有效陪伴要用行動去陪伴,用愛去陪伴,用心陪伴。

“為什麼全天陪伴孩子成績還是差?”那是家長陷入了無效陪伴模式

父母的無效陪伴會導致與孩子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最好的傾訴對象。為什麼孩子長大了,和父母的話也越來越少。主要以下幾點:

1. 代溝

一些孩子說和父母溝通很困難,存在”代溝“。家長和孩子之間要的東西不一樣,往往溝通著就使家長氣急敗壞,孩子就會想反正要吵,還不如不聊。比如在學習上,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說”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怎麼考這麼多分,再看看你“這是孩子最厭煩的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

孩子聽到這樣的話,要麼反唇相譏,但是孩子的反抗太渺小了,漸漸的也不說話了,也漸漸的減少了與父母的溝通。對父母的逃避心理,就會另找其他發洩平臺。隨著社會進步,出現很多的網絡語言,和爸媽溝通的話就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解釋,與其這樣不如去找懂的人聊更方便。

2.獨立意識

漸漸的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也有了自己的獨立思想,所以並不想被家長當成孩子,但是在家長的眼裡,我們還是孩子。

“為什麼全天陪伴孩子成績還是差?”那是家長陷入了無效陪伴模式

由於壓力和青春期的到來,孩子就會有強烈的自尊心,想獨立思考,加上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看問題比較偏見,以為和父母老師對著幹是很勇敢的事,所以盲目的反抗。孩子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並不想被束縛,所以在和父母溝通時,由於不想被父母把控,就變的越來越不想和父母溝通。

3.嘮叨式育兒

有那麼一種父母會像唐僧一樣從早到晚一直嘮叨。一件特別簡單的事,卻要一直重複的說。父母認為的交流,是對孩子的擔憂,不放心,但在孩子眼裡卻是嘮叨,所以大多數孩子不想和父母溝通,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經常這樣缺乏溝通,和孩子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一天說不了幾句話,以後只會產生更大的矛盾。

天津社科院最新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內心的秘密不願意告訴父母的初中生高達21.3%。孩子們為何熱衷保護自己的小秘密,跟外人說也不跟自己最親的親人說?

“為什麼全天陪伴孩子成績還是差?”那是家長陷入了無效陪伴模式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1.認識到粗暴對待的後果

和孩子對著幹,只會兩敗俱傷,因為他們的感性腦發育遠超理性腦。比如孩子摔跤,孩子哭的很傷心,家長本來只想讓孩子學會獨立,就命令式的說“摔跤了,只一點點,沒事的,快點站起來。”

但看著他總是哭,家長被哭煩,脾氣也來了,就想揍孩子一頓,但是這樣的死循環家長也是很沮喪的,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大家都想當一個合格的媽媽,那為什麼一開始很耐心的講解,可是孩子總是聽不進去,總是要家長髮火才能聽進去。

這個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大腦還沒完全發育。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是理性的,右腦是感性的。右腦要比左腦發育更快一些,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總是聽不進去家長的話。

2.讓右腦帶動左腦思考共情

理解孩子的發展需要和侷限,當孩子哭鬧,要盡最大的努力和孩子共情,它包括理解和情感聯結。

比如孩子被什麼弄疼了,給他一個擁抱說“很痛吧,是我的話也會很痛的。”這樣的話就會和孩子的右腦產生共情,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理解,孩子強烈的情感冷卻了,左腦才會接受到信息。當你和孩子產生共情,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

“為什麼全天陪伴孩子成績還是差?”那是家長陷入了無效陪伴模式

比如你“下一次小心一點就不會摔跤了。”“水裝的太滿會打溼你的鞋。”如果我們做到換位思考的話,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那我們的壞脾氣也會少很多,也能走進孩子的內心。

3.跟孩子解釋自己的不當行為

父母不是十全十美的。上班回來想休息,但孩子在哭鬧,煩,脾氣也就來了,這個很難控制。在孩子做錯事情不得已打孩子後,一定要跟孩子說明為什麼要打你,但是要注意不能以打孩子來發洩自己的情緒,過後一定要哄哄孩子,知道家長也不是故意打孩子,自己也是很傷心的。

不管有沒有打孩子,一定要在雙方冷靜的情況下,及時溝通。比如“你把別人的東西搶了不還給人家,這樣會交不到好朋友的。”跟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這樣能抒發自己的負面情緒,也能讓孩子換位思考讓孩子認識自己的不足。

幼兒教育思想家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為什麼全天陪伴孩子成績還是差?”那是家長陷入了無效陪伴模式

用肢體語言或許能更捕獲孩子的心

1.一個眼神告訴孩子怎麼做

眼睛能傳達很多信息,讓親子之間不限制在言之間的交流。比如孩子嗦手指,家長並沒有直接說,“不能這樣嗦手指。”直接一個眼神下去,孩子意識家長的凝視,馬上放下了手指。家長的眼神讓孩子接受到不能在嗦手指的信息。可見眼神的作用是很客觀的,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但是不要總是眼神凝視,這會使孩子感覺到壓迫感。不僅沒有達到教育的效果,反而更加嚴重。

2.巧用面部表情,勝過大聲說教

在使用肢體語言與孩子進行溝通時,面部表情的變化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我們的面部表情可以表露你的喜怒哀樂,也給孩子傳達了你是否贊同或否定,所以根據孩子做錯事情的程度,恰當的運用你的表情,把你的共情傳達給孩子,是非常好的溝通方式。如果在孩子做錯事情時,家長的表情特別嚴肅,孩子能接受到你的信息,並知道你馬上要發火了,也就停下自己的不良行為。

“為什麼全天陪伴孩子成績還是差?”那是家長陷入了無效陪伴模式

3.放鬆的身體姿態,讓孩子感到輕鬆

在使用肢體語言與孩子進行溝通時,正確的身體姿勢也很關鍵,你的肢體動作可以傳達多種信息。你的姿勢都在有意無意的影響孩子,採用正確的姿勢,讓孩子才能感覺到你在愛她,在乎她,但是姿勢和說話的語言語氣要對稱,要不然會讓孩子產生困惑。

比如在跟孩子交流時採取蹲下的姿勢,眼睛和孩子平視。比如家長嘴巴里再說“你很棒,繼續加油哦。”但是你還在玩手機,心不在孩子身上,孩子能相信你在關心她,愛她?所以比起語音上的關心孩子更相信肢體動作上的關愛。

研究表明,人們在進行交流時,約百分之九十的訊息都是通過非有聲語言來傳達的,也就是用肢體語言來傳達的。肢體語言既能支持或否定他人的語言,行為,又可以代替有聲語言,發揮獨立的表達功能,同時還能傳達出有聲語言難以表達的情感和態度。

“為什麼全天陪伴孩子成績還是差?”那是家長陷入了無效陪伴模式

總結:家長的責任是管教,管是約束孩子的不當行為,教是引導孩子正確方向。很多時候家長總是以為花時間陪孩子了,就是好家長。但其實“陪伴”和”陪著“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只要努力走進孩子的內心,積極地參與,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要是一味只“陪”不“伴”是不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