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海航賣掉倫敦最後一處房產

海航賣掉倫敦最後一處房產

海航又出售資產了。

此次海航折價出售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的最後一處房產————瑞信總部大樓17 Columbus Courtyard,是其出售同樣位於金絲雀碼頭的路透社總部大樓之後,全面撤資英國的標誌。海航近日出售的瑞信大樓位於金絲雀碼頭核心位置,年租金約640萬英鎊(人民幣約5800萬人民幣),現已被香港新鴻基公司聯手澳洲投行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以1億英鎊(9.1億人民幣)買下,目前,海航在英國已無地產。

海航卖掉伦敦最后一处房产

金絲雀碼頭瑞信大樓

圖片來源:Instagram @canarywharf

從2017年開始,與海航相關的關鍵詞變成了,“拋售”和“甩賣”。

無論是出售股權、房產、地產,還是航空公司最為珍視的飛機,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債務與流動性壓力迫使海航不斷拋售旗下資產。截至2018年,海航已經完成出售近3000億元規模的資產。

海航卖掉伦敦最后一处房产

而在之前,海航作為全球500強企業,是歐美國家著名的“金主”。海航自2010年開始邁出海外併購的步伐。截至2017年,海航在全球各項收購的交易金額已經超過500億美元,甚至高過一些國家的全年GDP。幾波瘋狂併購、收購之後,曾作為航空“巨無霸”企業引領行業的海航集團遭遇流動性危機,曾讓集團引以為傲的大量海外併購,讓海航陷入財政困境。

海航卖掉伦敦最后一处房产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以來,海航的短期和長期債務達人民幣6375億元,國家開發銀行是集團最大的債權人。海航旗下的17家上市公司有負債,其中A股10家公司有8家負債率大幅攀升。

海航董事長陳峰去年曾表示:“2018年以來海航創造了一家企業一年處置資產的世界之最,後續還有千億資產在出售路上”。

海航卖掉伦敦最后一处房产

圖片來源:Financial Times

據不完全統計,在房地產方面,自2018年以來海航已陸續出售約70%面積的上海浦發大廈、紐約曼哈頓第三大道850號大樓、悉尼寫字樓One York、路透前英國總部大樓、香港盧吉道百年老宅等等。除此之外,價值千億的股權、噴氣機、老舊客機等也均被出售,用來填補資金漏洞。

海航卖掉伦敦最后一处房产

自1993年成立以來,海航從啟動資金1000萬建立起來的地方航空公司,逐漸發展成為從航空到金融、地產、物流、科技等七大板塊產業的巨型集團,頂峰時期資產估值超萬億。而如今,當我們再登上海航集團官網,曾經幾大板塊一字排開的產業介紹已消失不見,只剩航空產業孤木獨撐。

海航卖掉伦敦最后一处房产

海航集團從2017年開始爆出流動性問題,債務規模隨著金融機構收緊、短期債務到期、龐大的利息開支以及近乎於瘋狂的、未能產生相應回報的“負債式”收購而愈演愈烈,直接發展為目前總規模高達近7000億的債務問題。而曾經頗令整個集團驕傲的海外收購資產,也並沒有給集團帶來太多開創性作用或者協同效應,反而是一些收購項目成為“燙手山芋”,以高額成本拖累集團業績,例如在法國入股的藍鷹航空隨後全面停運、以及德意志銀行的撤股等等。

海航卖掉伦敦最后一处房产

有業內人士評論表示,海航集團從最早的“吃住行遊購娛”發展思路逐漸轉變成以金融、地產乃至科技等產業為主的發展思路,並逐漸在全球鋪陳開來,其最顯著的成果只是在短期內讓資產規模迅速壯大,全球企業排行榜的名次快速攀升,並沒有換來對業務結構脫胎換骨的變化,更不用說實現其內部管理、業務結構的整體轉型,為整體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

海航卖掉伦敦最后一处房产

曾經大手筆“買買買”帶來的“虛假繁榮”之後,則是數千億規模的鉅債壓頂,並對於用以安身立命的航空業造成了較大影響。而對於海航集團而言,甚至可以說,正是不斷的“併購擴張”與“資金鍊危機”循環中的 “海航模式”,讓海航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也終於在某一刻爆發出危機。

海航卖掉伦敦最后一处房产

如今,海航還被一些債主在追債中。據報道,2019年海航還有400多億元債務將到期。近日,海航董事長陳峰也公開表示,海航目前仍有幾百億元的資金缺口,且近期也持續被銀行追債,自2018年下半年集中拋售資產之後,海航的還債高峰期已過去。可以預見的是,海航或將在逐步處理債務問題的同時恢復元氣。

海航卖掉伦敦最后一处房产

海航集團董事長 陳峰

從“巨無霸”到鉅債壓頂,僅3年時間,海航從風光無限的行業巨頭到如今以債務危機頻佔新聞頭條,不得不令人唏噓,也給行業以警示。而2019年,海航在身陷危機的同時,仍躋身全球最佳航司榜單前10名,位列第7,可見這家航空“巨無霸”仍底氣尚存。未來,海航將如何走出困局,也更值得我們期待。

海航卖掉伦敦最后一处房产

globaltravelerclu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