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近四成全球跨境包裹來自中國 萬國郵聯在華探討跨境電商時代郵政發展新路徑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朱宛玲):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特別是跨境B2C保持了強勢增長,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新引擎之一。郵政寄遞業以其網絡覆蓋廣、價格低、速度快等特點成為了跨境電商商品的主要物流方式。萬國郵聯電子商務時代跨境合作全球大會目前正在廈門舉行。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與會者就如何提升郵政業服務水平、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進行交流。

本次大會是萬國郵聯與中國聯合舉辦的首個以跨境電商全球合作為主題的大會。共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郵政部門以及萬國郵聯、世界海關組織等8個國際組織的380餘名代表參加本次會議。與會人士圍繞與跨境電子商務密切相關的全球供應鏈監管、貿易和通關便利化、鐵路運郵、數字化和安全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共同分享郵成功經驗。

據介紹,2018年全球跨境包裹中,約70%是通過各國郵政系統遞送的。這些跨境包裹以服飾、消費類電子產品、健康美容產品為主,72%的包裹輕於1千克,與郵政寄遞高價值、輕小件的優勢高度契合。萬國郵聯國際局總局長比沙爾·侯賽因在大會開幕致辭中指出,要實現為全球貿易提供便利、確保數十億件郵件快速而安全地流動,全球郵政網絡應當在使用新技術、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下功夫。為此,萬國郵聯未來將著重關注多個方面的工作,他介紹說:“政府在推動郵政業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會著重關注政府在促進郵政業發展中的作用;監管者如何簡化流程,為郵政業務發展提供便利;我們還要關注郵政業務的提供者如何提升效率、更好完成普惠性郵政服務;最後,還有私營部門怎樣在促進行業發展、更好服務客戶方面發揮作用。”

隨著電子商務在中國的飛速發展,中國也成為全球跨境包裹寄遞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說:“目前(全球)來自中國市場的包裹佔比已經達到了38%。全行業全年支撐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3500億元,為拓展國際貿易渠道、優化多邊資源配置、增進全球經濟互聯互通提供了‘中國智慧’、貢獻了‘中國力量’。”

馬軍勝指出,要想達到無國界、普惠化、個性化、高時效、安全可靠、環境友好的跨境電子商務服務體驗,郵政部門必須從多個方面加強自身的建設。“硬件層面加快積累航空運輸和鐵路運郵資源,佈局境外配送網絡和海外倉,打造高效可靠的供應鏈體系;從業務層面加快進出口業務的培育拓展,使跨境渠道更加平衡更加有效;從服務層面開發便捷可靠的退換貨解決方案,建立本地化的客服體系;從安全層面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協調,為用戶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從數據層面統籌訂單流量流向,對接多層次的時限訴求。郵政部門與海關、民航、鐵路等國際組織,也有必要在建立聯盟、制定規則、開發業務等方面更進一步合作。”

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的快速發展也為各國海關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提出了新要求。通過積極推進硬件升級改造、不斷提升監管信息化水平、加快構建智慧監管模式,中國海關做到了既有效監管,又提高了通關便利化水平。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李國介紹說,“今年1-10月,零售進出口總額139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5%。今年‘雙十一’當天,中國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系統處理跨境電商清單4164.8萬票,進出口總額達到75.56億元人民幣,業務高峰期平臺系統每秒處理清單達到1598票。”

李國表示,中國海關將繼續推動進出境郵遞物品監管全面實現信息化、集約化、規範化、智能化的改革目標,同時也期待能與萬國郵聯及各成員國在多邊數據共享和提高數據交互質量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