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張家口張庫大道老照片,歷史不會重演,老照片講故事給我們聽


1907年巴黎至北京汽車拉力賽路程圖 清朝末年,大多數人不知汽車為何物,所過之處,引起轟動。 拉力賽車隊從北京出發,出居庸關過懷來,到達張家口,北上到庫倫,後到俄羅斯境內,穿越歐亞大陸,回到巴黎,受到英雄般的歡迎。

駱駝在草原沙漠間行時,駱駝是沙漠之舟,負重量比牛馬大的多,北京城自元朝就有人家養駱駝,叫拉駱駝的,他們有的到門頭溝拉煤,有的跑口外,或是參加蒙古王爺們的大商隊,長途跋涉,到蒙古庫倫。

張家口老照片,第一次見這張照片,有點不相信,雖然解說是張家口察哈爾都統署,分析一番,才確定是張家口,背景是東太平山山峰,也是前幾年張家口電視臺的發射站。圖中有俄國馬車,電杆等。

蒙古人喝茶歷史並不長,明朝中後期,俺答汗引入藏傳佛教,由寺廟推廣到草原,蒙古巾幗英豪三娘子,時常到宣化巡視互市情況,與當地官員有往,喜歡上了漢地的茶葉,經常託人購買茶葉,當然這裡還有許多故事,有許多人寫了。

壁畫,描繪了張家口大境門的茶馬互市交易,反映了當時的盛景,如果是大型浮雕,也是相當不錯的藝術表現形式。

牛車郵遞,從張家口到庫倫的郵件,要走兩個月。

這類圖片很多,這張角度很好,從車輪望過去,是西溝客運車隊,和勘驗稅卡稅票的官房子。

收集的圖片有些多,想不到張庫大道上有這麼多的老照片,反映了當時張家口和察哈爾的風土人情,刪除許多,剩下的組合。





這是兩塊很有意義的雕刻,尤其是內外一統,這可真不是拍馬屁,而是徹底解決了中原與草原之間的千年糾葛。其實,戰爭給蒙漢民族都帶來沉重的災難。

張家口是“皮都”,這張老照片,反映了當時運輸皮貨的情景,爛羊皮運到張家口,經過毛毛匠們的熬製梳理,成為馳名中外的“口皮”。

法國畫家畫的蒙古大汗,把這張圖發上來,緣於電視上收藏節目中,有個女士,拿著圖中女人戴著的臂箍,想把金箍剁開,當金手鐲戴,她請教專家說行不行?,專家說,幸虧你沒有剁開,這是珍貴文物,裡面還有早期的蒙古文字。

獨石口,長城四大口之一,也是元朝時期,進出北京城的主要關隘。

前蘇聯畫家畫的蒙古風情,如果轉換成浮雕矢量圖就好了

北京城嫵媚的滿族姑娘,有南方女仕的清秀和靈氣。

在一篇博客上,看到有個張家口大境門外的人,他聽說到的,記錄在博客裡,大意是張家口1924年發大水後,鎮水的鐵牛被大水衝的沒了蹤影,有點搞笑,有個人住在大境門外,一次偶然發現了鎮水鐵牛的頭部分,然後找了四個人,好不容易抬到廢品收購站賣掉了,才引起興趣,尋找張家口大境門鎮水鐵牛的資料,沒有找到。

宋朝,金國,遼國,三朝並舉時,三國間有戰爭與有互貢關係,當時的北方大部分地區,也就是幽燕十六州,處在遼國境內,當時的邊境線在現在的河北白溝一帶,白溝現在是皮箱和小百貨批發市場。

一組張家口老照片,大都是由日本人拍攝整理,並附上照片說明。

鍋和釜,明朝對蒙古的經濟封鎖,主要是鐵器,還有漢家經典學說。鍋還有限額,可以以舊換新,但“不許紙片流入草原”,經濟封鎖能理解,文化封鎖,讓人無語。

修造長城,浩大的工程,現在來是說勞民傷財,可當初如果沒有萬里長城,漢家農耕地區,不知會怎樣。

應該是張家口最早的老照片,有好幾張,當時的大境門外,房屋很少。



通往承德的古北口要塞。長城四大口之一。

一組宣化老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