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上個月,Sir曾經買定了一注“2019最佳港劇”。

現在大結局後終於鬆了口氣——

沒打臉!

豆瓣8.5,收視率節節高升,官方宣佈續訂下一季。

就看中它那咄咄逼人的詭和烈。

沒有肥皂劇的湯湯水水,而是直戳痛點。

香港樓市是全世界

最恐怖、最靈異的鬼故事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不玩虛的,一言不合就給你上尺度。

敢說。

敢拍。

是它給Sir第一眼的觀感。

但僅此而已嗎?

大結局後,不得不再來細細聊聊——

《金宵大廈》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點播一首金曲。

下面正式進入今天話題。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刀片錢,省了

這部劇看得人太不讓人省心。

想當初看了第二個故事後,很多人說氣到爆炸,如果最後不給徐太反轉,寄刀片的心都有了。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好消息是,結局HE了。

雖然編劇挖坑來得兇猛,但最後都給你溫柔地填上。

金宵大廈裡被自己執念所困的各單元劇主角,全都獲得解脫。

困於母愛的。

何太不再糾結孩子早夭。

而把這份愛子之切轉到了寵物狗上,嬰兒車裡也不再鬼鬼祟祟不得見光。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困於代溝的。

痴心父親佳爺和女兒都打開心結,一個成了大廈的保安,一個終於大膽奔放,當起了性用品店老闆娘。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困於虛名的。

直播網紅mia也成功從韓國歸來,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曾經藉著牆上的“眼”偷窺守護的宅男也勇敢找她合影,開始新的故事。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 玩偶上的應援語用心了,“做你自己”

困於美貌的。

賓館老闆娘被“魔鏡”蠱惑,沉迷駐顏,甚至動用禁術。

搞到面容和精神,都近乎崩盤。

結局中,她變成了盲人,終於放下對外表的執念。

……咦?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 老闆娘:編劇,我謝謝你

總之,就是一個個困於金宵大廈的畸零人。

終於走出了魔障的金宵大廈。

不就和人世迷宮一樣?

我們畢生追逐的,美色奇物、妙音贊言、聲色名利、恩情寵愛……

林林總總,無一掛漏。

“金宵大廈”,就是一層還比一層詭譎的“六慾天”。

主角阿蕭和Alex也得到救贖。

上一世,阿蕭因為自己的自私和莽撞,和心愛的人沒法善終。

這一世,Alex又因為他坐上一架失蹤航班,從此杳無音信,只能以殘影出現在金宵大廈。

他意識到,上輩子是賤男,這輩子渾渾噩噩,永失我愛。

他決心靠落水瀕死,回到過去,逆天改命。

看起來,成功了,修得今世情緣。

Alex沒有登上那架失蹤的航班,失蹤航班也只是撞進沙漠,無人消失。

在一場流星雨前,阿蕭和她終於相遇,一段美好愛情即將開始。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而曾擁有悲慘命運的書店林老闆,抱著靚寶見證著這次相遇。

似乎圓滿了。

但,Sir提醒各位,好的奇幻劇在劇情上一定有“水落石出”的定格,但是卻也一定有“欲說還休”的曖昧。

全信了這HE,就無法觸碰到更讓人心悸的命運盲區。

監製葉鎮輝和編劇羅佩清在採訪裡暗示,所有故事是一個循環。

其實阿蕭回到60年代之後,某程度都改變了一些事,在不同的時空下,會有不同的事產生變化。

Alex有句臺詞也再明顯不過——

“我有一種打遊戲機卡關的感覺,不停載入重來”。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仔細想想。

阿蕭每次穿越到過去,對過去的每次干擾,都會創造一個結局迥然不同的平行空間。

比如第一次,他穿越後,在舞廳黑道交易時,因為提前知道劇情,便偷偷躲起來,避開了開槍火併。

回來後,發現大廈已經不是那個他這一世熟悉的大廈了。

靚寶的貓籠,變了。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佳爺店裡的招牌從炸雞腿變成了炸豬排。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膠罐更是從眼鏡宅男,搖身一變成了鬍鬚相士。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因此,可以預知,阿蕭是在多次穿越調整過去後,才得到《金宵大廈》第20集最後十多分鐘,暖心的大團圓結局。

注意,這個完美結局發生時,前一世這對苦命戀人的對話。

——你不是旭輝,你是阿蕭。

——我不想有這樣的結局,所以我要冒著生命危險,就算拼上性命,我也要回來救你,我這次終於做到了。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Sir大膽猜測。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結局,是阿蕭穿越後,用命換來的“最完美的可能”,而不是必然。

就像《少年派》裡被隱藏的,海上食屍真相。

有時候,於觀眾而言,全然接受明面的結局,也是一種“執念”。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古怪事,明瞭

當我們開始對結局產生一些懷疑的時候,神奇的觀感就會發生。

已知道的劇情,發生了扭曲、變形,從而另一個故事就像一朵彼岸花浮出水面。

沒錯,水。

這是Alex前世死於溺水的徵兆和暗示。

每次大廈有凶事發生時,大廈的管道都會響起詭異水流聲。

Alex的飛機失蹤,她的殘影回來到金宵大廈後,所到之處總有水漬。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同時,地面上被滴出一灘積水,像湖面。

和劇中不時出現的鏡子一起,倒映著虛像。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真與假,虛與實,正與反。

在金宵大廈中通常是平行、錯亂的。

就像片頭暗示的一樣,有兩座大廈,照影成雙。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從水到鏡,再高度提煉,說的就是:夢。

雖然編劇曾在採訪中保證,大結局不會用“夢一場”來敷衍。

但全劇都帶著莊周夢蝶的夢幻感。

比如編劇的小心思,在《鴉烏》的單元,用曼德拉效應解釋東東被人遺忘,消失在生活中時,劇中林老師的書店也悄悄發生變化。

牆上鐘錶錶盤裡的羅馬數字IV,變成了不常用的IIII。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一句臺詞還沒說完,牆上的海報就變了樣。

偷“a”換“e”。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一個鏡頭掃去,“d”悄然被抹去。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就如東東的存在,被抹去得毫無痕跡,無人知曉。

《金宵大廈》一半的劇情,是發生在Coco對未來的預言夢裡。

後一半關鍵劇情,卻發生在阿蕭回到過去的穿越夢。

《金宵大廈》說的是一場黃粱大夢,是夜裡晝裡,那些自以為清醒,站著、走著、說著、笑著的人們,一直在做的夢。

夢,在這裡換個詞,就是前面“六慾天”的欲。

醒著的夢,細想更可怖。

林老師一句話點題,夢與醒,生與死,我們未必分得清楚。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金宵大廈》是水裡浮出來的,鏡子映襯出來的,更是被夢一磚一瓦締造的奇幻世界。

大廈裡面發生的一切,都被Coco的夢預見。

並且就像某個區域,某個時點切面被載入史冊一樣,這些人與事悉數進入《夢遊》。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本劇最大的boss,沒想到是書店的獨居老頭林老師。

小時候,他被綁去給大廈打生樁,在狐妖的附身下成功逃出,後來因為執念困守在金宵大廈。

打生樁是恐怖傳說,將嬰孩活埋進建築的地基以正風水,折射出香港社會房地產高度發展、膨脹、吃人的縮影。

大結局時,Alex吹滅蠟燭。

鏡頭一轉,一老一少的林哥仔出現在對面樓頂。

有網友猜測,這是林哥仔的圓滿結局,祖孫兩代坐擁大樓,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因為穿越回去的阿蕭提醒過他香港股市和樓市的時機。)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但仔細想想,這圓滿嗎?

正常人哪會跑到大廈樓頂,還能穩穩地站那微笑。

編劇也解釋了,這其實是同一個人,象徵著不同空間裡金宵大廈的守護者。

他們仍然在注視著這些走不出去的痴男怨女。

“金宵大廈”,無人出逃。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今宵多珍重

為何說《金宵大廈》鐵定是2019年最佳港劇。

說清楚理由,Sir從一首老歌開始。

據說編劇羅佩清在構思故事時,想起了一首白光的老歌,《等著你回來》。

巧的是,在TVB一部老劇《大鬧廣昌隆》裡,尋找前世三少爺(林家棟 飾)的女鬼小芙蓉(周海媚 飾)在25年後每每出現,唱的就是這首定情曲。

有印象年紀大點的毒飯可能對這部劇會有印象,前世怨侶,後世緣續。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而這部劇,更是1993年陳果導演同名電影的衍生劇。

再順藤摸瓜,才知道,這些文本都來源於粵港民間的一則“鬼傳說”:陌生的雨傘不要隨便借或者拿。

有雨傘落在店家,幾乎是要被扔掉的。

傘,諧音“散”。

大概,不見不散,必有怨念。

回到《金宵大廈》,鬼氣逼人,但也港味十足。

出現的老港元素不少。

除了民間傳說除了打生樁、還有鴉烏婆(廣東地區,相傳夜間會吃掉不聽話的小孩),還有一首老歌。

編劇看中了王若琳翻唱的《今宵多珍重》。

嗓音迷離,曲調彷彿來自舊時,一對男女在夢中相見的設定躍然於胸。

因此,這首歌的國語和粵語版也貫穿全劇。

曲調相同,歌詞互相呼應,但情緒卻迥然不同。

都是微風過,花前月下。一對戀人相擁,低聲訴說。

國語版有初遇的甜蜜和淡淡愁緒,不怕離別,期待再見,即便是夢中。

粵語版則卻多了幽怨和悔意,心灰意冷,只能以情意共通互相安慰。

(國語)

南風吻臉輕輕

飄過來花香濃

南風吻臉輕輕

星已稀月迷朦

我倆緊偎親親

說不完情意濃

我倆緊偎親親

句句話都由衷

不管明天

到明天要相送

戀著今宵

把今宵多珍重

我倆臨別依依

怨太陽快升東

我倆臨別依依

要再見在夢中

(粵語)

愁看殘紅亂舞

憶花底初度逢

難禁垂頭淚湧

此際幸月朦朧

愁緒如何自控

悲哀都一樣同

情意如能互通

相分不必相送

放下愁緒

今宵請你多珍重

那日重見

只恐相見亦匆匆

懷裡情人在怨

相愛偏不能容

情人無言地哭

心怎不隱隱痛

又是鏡面關係。

溫柔女子一經照妖,露出崢嶸白骨。

《金宵大廈》裡的“骨相”是什麼呢?

全都是對當下社會的諷喻、反思。

《嬰》。

貌美保姆利用現代女性育兒的焦慮和傳統母親的埋怨,撬動家庭,鳩佔鵲巢,說的是母愛畸形。

《娃》。

獨居老父,寄情性愛娃娃,以此替代愛女。

背後是從未被社會正視的老年人性生活問題。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鴉烏》。

早熟的東東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也進不了爸爸媽媽期望中的名校。

因為面試結果已經內定,是那個父母早就給學校捐了100萬的小孩。

說知識改變命運,但其實東東一出生,就註定了他碰都碰不到別人的起跑線。

讀書才會出人頭地,你讀不成書就沒用了,現在滿街都是大學生,還不是高分低能,學生都沒做好生涯規劃,大學生平均月入不升反跌,房價連續十二月創新高,只知道鬧事,身在福中不知福,年輕人別抱怨,將來的路會更難走。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慘嗎?

真慘。

露骨嗎?

真露骨。

以至於,讓有的人分分鐘受不了。

才播出到第二集時,就刷刷冒出“黑大陸”的差評。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因為這一個故事中,出現了低素質的大陸游客,和大陸的劫匪。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且不說那句“老鼠自由行”的比喻,是否真的在諷刺大陸人。

角色說的話,就一定代表編劇的態度嗎?

難道不能是現實偏見的寫真?

要知道,香港俚語一大特色,就是俗辣損人。

(猜猜看這句“共用針筒”說的是什麼,Sir表示這個比喻下嘴太狠了。)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再者。

我們要重新審視一番,何為“黑”。

形象負面就是黑?

那麼《金宵大廈》首先黑了香港人一百遍:

虛偽的網紅、處處尋歡的賤男、一樓一鳳、整容過度的“美魔頭”、黑警、社畜、精神病人、拜金港女……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尤其是這個網紅。

住在劏房裡假扮名媛。

難道不是對今日香港辛辣無比的諷刺?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難以想象,如果把這些“負面”角色的身份稍微調換一下,《金宵大廈》會被噴成怎樣。

這不也是某種弔詭。

看別人的好戲,都心安理得。

萬一說到自己,就原地爆炸。

當我們在一個過於乾淨、不見一點批評和諷刺的環境裡呆習慣了了。

見到現實本該有的樣子。

居然一眼指認那就是“黑”。

搞清楚。

這可是《金宵大廈》。

大廈裡,是一副扭曲的世相集錦,相聚於此的,豈能都是善類。


大結局後,《金宵大廈》坐實今年第一港劇


對於這樣的《金宵大廈》。

Sir只能說且看且珍重。

而在現實這座“金宵大廈”裡相逢的我們。

又何須分辨,誰才是那天涯淪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