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不吐不快!《雙子殺手》票房慘敗的六個原因

不吐不快!《雙子殺手》票房慘敗的六個原因


讓人難以置信,一部耗資1億4000萬美元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好萊塢大片竟然絲毫沒有引起轟動,但事實就擺在眼前,這部由奧斯卡獲獎導演李安掌舵,雄心勃勃的科幻動作片《雙子殺手》提前內地一週率先在北美上映,結果在美國本土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市場反響。

在此之前,大家至少還對這部電影的概念和噱頭有點好奇:威爾·史密斯對決自己的年輕版克隆人,李安繼續嘗試以每秒120幀的畫面頻率拍攝電影以求突破電影藝術的界限。

然而結果卻發現,《雙子殺手》絲毫不值得吹捧,儘管我們確實看到李安為了給觀眾製造出獨特的電影體驗,付出了明顯的努力,但這部電影終究還是讓人覺得平淡而怪異,缺乏新鮮感,難以令人振奮。

顯然由於李安是華人導演,所以國內媒體和觀眾對這部電影依然很寬容,反觀好萊塢的媒體評論,基本上都以負面為主,主要批評了其劇本缺乏想象力,一味追求技術創新缺乏說服力。

當然,這部電影也並非那種完全無可救藥的災難級爛片,正因為它的異乎尋常,最終也提供了一些亮點。但對於參與本片的每一位主創人員來說,這無疑已成了他們職業生涯的最低點。

不吐不快!《雙子殺手》票房慘敗的六個原因


6。高幀率分散注意力。

和上一部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一樣,李安以120幀每秒的速率拍攝了《雙子殺手》,希望能給觀眾帶來更多的沉浸感和視覺體驗。

儘管國內(甚至全球)大多數電影院只能放映60幀版本的《雙子殺手》,但是這種高幀率(HFR)格式依然足以引起觀眾的極大分歧,因為這種異常流暢的高幀率畫面明顯與大家平時所看到的常規電影畫面大為不同。

一些國外媒體認為高幀率能夠再現肥皂劇或電視新聞報道所追求的“現實”美感,但與普通的24幀電影相比,許多觀眾只是看高頻率的電視節目就已經覺得不舒服了,更別提看《雙子殺手》這樣古怪的電影了。

最終,《雙子殺手》的高幀率確實賦予了影片更多的視覺細節,但是過猶不及,細節太豐富同時也導致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尤其是一些大量運用CGI特效的動作場面,你會更容易注意到特效的瑕疵。

以60幀的速率觀看威爾·史密斯這樣的大牌明星似乎算是一個新奇的營銷噱頭,但是在高幀率版《霍比特人》和《比利•林恩》先後遇冷之後,李安或者說電影製片廠竟然會再次冒險嘗試實在有點出人意料。

不吐不快!《雙子殺手》票房慘敗的六個原因

5。劇本太爛

只要聽過幾場對白之後,你就會毫不驚訝地發現了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似曾相識,甚至早在好萊塢開發出數字減齡特效技術之前,這種題材就已經在過去20多年裡被各種電影改編過無數次了。

這部電影最早是迪士尼90年代的項目,如今輾轉20多年,儘管劇本經過了不知多少次改寫,但現在看來依然還像是一部隨大流的90年代高概念動作驚悚片,絲毫沒有改掉對白乾癟爛俗、無聊臺詞堆砌、幽默搞笑蹩腳的問題。

雖然演員們都盡力發揮試圖彌補劇本的不足,但是面對著枯燥俗套的情節、人物和對白,還是讓人不禁納悶究竟是誰批准了這麼粗糙偷懶的劇本。

更令人困惑的是,儘管威爾·史密斯以往挑劇本選項目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但他這次怎麼會看中這麼垃圾的劇本呢。

不吐不快!《雙子殺手》票房慘敗的六個原因


4。本尼迪特·王完全被浪費了

本尼迪特·王在電影中扮演重要配角——男主角亨利·布羅根(威爾·史密斯飾)的老戰友“大亨”,被招呼來幫忙對付布羅根的年輕版克隆人。

雖然本尼迪特•王對這個角色的塑造符合預期,但他基本上完全被弱化成了一個既尷尬又老套的喜劇包袱。

鑑於本尼迪特•王在多年演藝生涯中所表現出的寬泛戲路,我們顯然希望他在這部電影中能夠像漫威電影宇宙中一樣具有識別性,結果他卻飾演了一個沒有存在感的負責插科打諢的角色,實在令人失望。

儘管他在電影中的出場時間相當長,但完全沒有什麼令人難忘的精彩時刻,而且他的角色最後下場很…不好

不吐不快!《雙子殺手》票房慘敗的六個原因


3。動作場面枯燥乏味

你也許以為李安會利用高幀率的獨特表現方式,盡其所能地推動動作片的創新,但事實是,這部電影中的絕大多數動作場面都平淡無味,沒有特色。

而且大多數動作戲都發生在令人鬱悶的幽閉環境內,並沒有有效利用3D 高幀率格式在清晰敞亮的寬闊地帶營造沉浸感,不由令人困惑,李安為什麼會選擇在黑暗的照明條件下上演大部分動作戲呢。

儘管李安已經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證明了他有能力製作出讓人瞠目結舌的動作場面,但是《雙子殺手》中幾乎所有動作戲都很平常普通,完全與影迷們對李安的期待不符。

不吐不快!《雙子殺手》票房慘敗的六個原因


2。節奏有問題

作為一部好萊塢大片,《雙子殺手》似乎很多方面都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尤其是節奏和風格基調,很成問題。

儘管117分鐘的時長看似很合理,但影片花了很長時間才進入正題,第一幕結束才終於引入克隆人的情節,而且直到電影將近過了一半,“CGI 威爾·史密斯” 克隆人才真正發揮作用。

這部電影前半部分緩慢而枯燥,後半部分則急速向結尾衝刺,不管慢還是快,這兩部分都沒有特別令人滿意。

而且影片的風格基調也隨意地在煞有介事的嚴肅和突發奇想的卡通式搞笑之間來回切換,以至於觀眾可能不知道他們究竟什麼時候應該笑,什麼時候應該認真投入到劇情中。

李安竟然會犯下這些失誤實在讓人意想不到,不過至少節奏的問題,他是有前科的,在2003年冗長的《綠巨人浩克》中,他就有過這種毛病。

不吐不快!《雙子殺手》票房慘敗的六個原因


1。結局爛尾

這裡不做劇透,總之結局很瘋狂。臨近結尾時,《雙子殺手》基本上已經不再故作深沉,只管狂熱行動,向《速度與激情》系列看齊。

電影最後一刻出現了大幹快上式的劇情轉折,而且伴隨著大量拙劣的CGI特效,以至於你唯一的反應就是大笑。

儘管糟糕得讓人哭笑不得,但至少,結尾因此成了整部電影最令人難忘的部分。只要你看到結尾,你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