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三星、SK海力士坐立難安,連橫反擊

全球存儲器芯片市場大有可為。英特爾正在試圖藉助英特爾®傲騰™技術來打破三星電子、SK海力士在存儲器芯片市場的壟斷地位。英特爾是CPU的領導者。但是英特爾已經重新樹立起“以數據為中心”的戰略,正在通過Optane Memory重新佔領消費級存儲芯片市場。

英特爾重返閃存市場 | 三星、SK海力士坐立難安,連橫反擊

DRAM的先驅之一:英特爾

翻開半導體行業發展史,英特爾實際上是DRAM的先驅之一。1970年10月,英特爾發佈了第一款劃時代的量產DRAM——i1103 1kb內存芯片,真正使DRAM的生產達到經濟規模,DRAM產業史由此開始。

英特爾重返閃存市場 | 三星、SK海力士坐立難安,連橫反擊

1970年英特爾(Intel)3英寸晶圓廠生成的的i1103是第一款劃時代的量產DRAM,真正使DRAM的生產達到經濟規模,使得每bit存儲降到1美分。i1103只有1k容量,是今天內存容量的百萬分之一。

在1969年推出的首款靜態RAM(SRAM)“ 1101”產品中,英特爾將充當半導體開關的晶體管數量減少到六分之一。由於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製造成本,英特爾壟斷了DRAM市場。

但是英特爾在DRAM市場的霸主地位並沒有持續多久。這是由於1972年日本公司的突襲。日本電氣(NEC)、富士通和精工(SEIKO)等日本巨頭已經開始進入半導體市場,以及遊戲機市場崩盤,導致內存嚴重過剩,使得行業利潤降至冰點。英特爾對對手的低價攻勢感到震驚,並通過重組內存業務,退出DRAM領域。

大約20年後的1988年,英特爾再次進入NAND閃存業務。到2000年初三星在NAND閃存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英特爾的影響力已微不足道,因為三星電子通過垂直堆疊製程NAND閃存的V NAND技術在市場中具有壓倒性優勢。

兩次落敗之後,英特爾推出了領先的技術Optane Memory,再次進軍NAND閃存市場。

英特爾已經宣佈,它將使用十年來開發的Optane Memory技術來打造一個全新的內存概念。Optane DC永久內存DIMM是今年使用該技術推出的第一款產品。

信息和容量的爆炸性增長對DRAM需求正在急劇增加。Optane Memory具有存儲信息、速度和價格競爭力,最大容量為512GB(千兆字節),是64GB通用DRAM容量的8倍。

海力士開發第三代10納米DDR4 DRAM

韓國半導體大廠SK海力士宣佈,推出搭載10納米級製程(1Znm) 的16GB DDR4 DRAM,每個晶圓的總儲存容量是現有DRAM中最大的,海力士預計於明年開始量產。這款實現了單一芯片標準內業界最大容量的16Gb,在一張晶圓中能生產的存儲量也是現存的DRAM內最大。

英特爾重返閃存市場 | 三星、SK海力士坐立難安,連橫反擊

於第二代1Y產品相比,該產品的生產效率提高了27%,並且可以在不適用超高價的EUV(極紫外光刻)曝光工藝的情況下進行生產,結果具有成本競爭力。該款1Z納米 DRAM還穩定支持最高3200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這是DDR4規格內最高速度。功耗也顯著提高,與基於第二代8Gb產品的相同容量模組相比,將功耗降低了約40%。

特別是,第三代產品適用前一代生產工藝中從來沒使用過的新材料,將DRAM操作的關鍵要素靜電容量最大化。此外,還引進了新的設計技術,提高了動作穩定性。

而主要的競爭對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早在2019年3月開發出的1z nm奈米的8GbDDR4產品。16Gb裸晶封裝成顆粒即為單顆2GB容量芯片,電路板雙面滿上16GB 顆,就能構成32GB容量模組。

同去年底,Samsung率先發布的16Gb產品,而另一要角Micron是在今年夏天發佈,並且和SK hynix一樣是1z nm世代產物。

三星與英特爾在內存市場展開激烈競爭

8月,三星宣佈了DRAM模塊將與AMD的第二代服務器CPU Epic一起提供。該策略是通過高達256GB的超高容量服務器內存來吸引客戶。

三星電子執行董事說:“三星正在與AMD緊密合作,開發用於下一代服務器的最新處理器、內存和存儲產品。”

三星的戰略是與對手保持製造技術的差距。三星電子最近通過已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12層3D-TSV(直通硅通孔)技術DRAM模塊來增強其技術優勢,這種封裝技術可以在保持產品體積的同時保持高帶寬存儲器(HBM)容量。明年,三星計劃在DRAM的某些層上引入EUV工藝,這是一種超精細工藝。

英特爾重返閃存市場 | 三星、SK海力士坐立難安,連橫反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