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鞋狗:耐克創業史(上)

《鞋狗》這個怪怪的書名很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但這並不是翻譯的問題,因為這本書的英語名字就叫做Shoe Dog,應該說直譯還是很準確的。而且鞋確實是這本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核心,它講述了當今世界運動鞋龍頭老大耐克的創始人菲爾·奈特是如何創建這個使無數人著迷的公司的。

看這本書也存有某些私心,耐克是我服務過的幾個品牌中我發自內心喜歡的唯一一個,它的魔力就是讓所有關注它的人都慢慢變成了鞋狗。記得初中時慢慢對運動鞋有了關注,耐克就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品牌,很為它的外觀設計著迷,但那時消費水平沒這麼高,就幻想著什麼時候能擁有一雙自己喜歡樣子的耐克鞋。到了高中終於等到老爸送了我一雙,雖然顏色和樣子都不是最喜歡,但畢竟滿足了小小的願望。

沒想到這一生中還是有機會能與這個品牌發生如此緊密的聯繫,雖然天天看著那麼多頁面中各種各樣的耐克鞋,但還沒有膩煩過,仍然如許多年前一樣驚歎於它們的設計,過不了幾天就又可以等到一雙造型新穎或配色驚豔的新鞋。

所以看《鞋狗》這本書是為了深入瞭解一下自己服務的公司、自己喜愛了那麼久的品牌究竟為何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功,看完才發覺確實有很多不知道也需要自己學習的地方。

鞋狗:耐克創業史(上)

上圖就是本書的作者、耐克的創始人菲爾·奈特,美國俄勒岡人,因此耐克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品牌,而它最大的競爭對手阿迪達斯是德國品牌。前者誕生於1972年,後者則是在1949年就註冊了阿迪達斯的品牌,耐克可以說是後來居上,用了近30年時間就超越了阿迪達斯成為世界第一運動品牌。雖然在中國這兩個品牌是家喻戶曉的,但很多人對這些背景都不太清楚。

也許很多人想在本書中看到耐克明星鞋款誕生的故事,但其中的大部分內容還是公司經營發展中的困難,甚至連一張圖片都沒有,因此並不太適合運動鞋發燒友來看。但它還是一本非常好讀的書,無論是作者還是翻譯都儘可能以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來講述這段實則艱難的發家史,所以對於喜愛耐克的朋友們來說都值得一看。

鞋狗:耐克創業史(上)

一切源於一個瘋狂的想法

1962年的菲爾是個從俄勒岡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他應該按部就班地從事一份註冊會計師的工作,娶妻生子,過上別人眼中人生贏家的生活。但他也正因為意識到自己從沒經歷過任何人生大事,反而萌發出要追求具有更豐富寓意的東西,他希望在世界上留下個人存在的印記,他要與眾不同。

因此在這一年他決定開啟一場全球旅行,但伴隨這次旅行中更重要的一件事是他想要去考察日本的一個運動鞋品牌鬼冢虎,試探下自己是否可能成為鬼冢虎在美國的代理商。

看到這個開頭已經讓我挺震撼的了。一是雖然菲爾身為一名大學跑步運動員但他能關注到當時還不為人關注的日本運動鞋品牌。喜歡本身並不可怕他還想出了這一門生意,並基本靠著一己之力去敲開這個市場,這行動力才讓人敬佩。1962年的這次環球旅行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拿下了鬼冢虎的代理權,而且還是對方更為主動推銷的,可以說運氣也是站在了他這一邊。

接下來菲爾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把鬼冢虎鞋推銷出去。他找到了以前在俄勒岡大學的田徑教練比爾·鮑爾曼,這位美國最著名的田徑教練也對這款鞋讚賞有加,並由此成為了菲爾的合夥人。直到現在,鮑爾曼教練的訓練鞋依然是耐克的經典之一。

鞋狗:耐克創業史(上)

菲爾最初的銷售策略也是簡單粗暴,就是在各種田徑比賽間隙向教練、運動員和粉絲推銷鬼冢虎,反響卻出奇得好,這也給了他底氣而成為了鬼冢公司在美國西部的經銷商。在談到他初期的成功時,他將其歸因於他對於跑步的信賴。

他堅信如果人們每天外出跑上幾公里,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他也堅信他所銷售的鞋更適合跑步。而這個信念也是貫穿了他經營耐克的始終:生產出更適合人們運動穿著的裝備。

隨著口口相傳和朋友推薦鬼冢鞋的銷售越來越好,他不得不開始依靠銀行貸款訂購更多的貨品。更沒想到的是他迎來了創業過程中的第一個挫折。

有個美國高中摔跤教練寫信聲稱他被指定為鬼冢虎的美國獨家經銷商,認為菲爾的銷售是侵權行為,命令他停止一切行為。初出茅廬的菲爾也是被這一次打擊折磨到一蹶不振,他寫給鬼冢虎的質問信也遲遲沒有得到回覆,最後他只能決定重回日本談判。事實證明他誠意的上門還是取得了良好的結局,鬼冢先生親自決定授予菲爾的藍帶體育公司美國西部13州的代理權。

跨過了這第一個波折,菲爾繼續在擴大他鬼冢虎鞋銷售的生意。隨著規模的擴大,他也開始招募自己的團隊,這些人都成為了耐克起步到壯大階段最為重要的功臣。雖然在書中他們都被描述得有些古怪,但不難發現他們都值得信賴、能力超群並對這項事業保持著熱情與信念。其中有二號員工約翰遜、會計藝術家海斯、霍利斯特、伍德爾等人,但在看完全書之後還是對他們的具體分工沒太深印象。

在鮑爾曼和約翰遜的努力下,藍帶公司的銷售一直在增長,並且搬遷了新的總部、開建了第一家零售店,而要繼續擴大銷售就需要取得鬼冢虎在全美國的獨家銷售權。1966年,在距離故事開始4年之後,菲爾第三次去了日本並最終達成了目標拿下了鬼冢虎在美國的獨家經銷權,開始拓展東部市場。

上篇的最後我們來看一下鮑爾曼教練做的實驗。他可不僅僅是個田徑教練和有眼光的生意人,更是對跑鞋深有研究。雖然滿意菲爾最初帶回來的鬼冢鞋但卻一直在努力開發出更好的跑鞋,最終交出的實驗成功就是這款叫做Aztec的長跑訓練鞋,但這個名字卻與阿迪達斯的“阿茲特克黃金(Aztec Gold)”重名了。當菲爾告訴鮑爾曼這件事時,鮑爾曼卻問到是誰踢走了阿茲特克人?答案是科爾特斯(Cortez),於是又一款經典的耐克鞋名誕生。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的鬼冢Cortez和後期的耐克Cortez除了標誌不同設計基本是相同的。而耐克的Cortez更是因為《阿甘正傳》變成了知曉度更高的阿甘鞋。

鞋狗:耐克創業史(上)

鞋狗:耐克創業史(上)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耐克在取名方面的有趣性。雖然只有愛好者才會去關注鞋名這件事,但面對著那麼多款式取一個獨特好記的名字也是很重要的。從Cortez的誕生中我們也能發現每雙鞋名字的背後說不定還有一個精彩的故事,也是創造者對鞋子的熱愛才會這麼有趣味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