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未來10年,三四線城市房價有望“翻倍”?銷售爽文被“打臉”

縱觀房地產歷史發展,房價翻幾十倍的情況並不是“虛構”,從3000漲到3萬確有發生,但未來房價是否還能“翻倍”只能說是個未知數!

我們都知道的理論:任何事情都具備可變性,經濟重心也在發生轉移,今夕不同往日,所以現在的房價還會不會跟10年的房價上漲速度一致毫無對比意義,特別是現在房地產銷售環節面臨瓶頸期的時刻,部分銷售人員經常會加重房子的投資價值,淡化房子投資風險指數!

未來10年,三四線城市房價有望“翻倍”?銷售爽文被“打臉”

一個朋友在三四線城市定居,工作了幾年也想買一套房安穩下來,最近去樓盤考察加了不少的置業顧問,看他們的朋友圈都會發一些利於賣房的內容,比如最近傳聞柳巖在家鄉一次性購買了十套房,利用明星都在賣房的心理想要促使購房者儘快下決定買房!當然在這個消息傳出來後柳巖本人馬上出面澄清事實真相,她表示:為家人辦理稅務類業務為真,買房為假,並且還附帶“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話語。希望藉著合影在朋友圈編造營銷爽文的房地產銷售朋友自己領會,造勢也要看懂基本的限購政策!用明星造勢的現象已經不是一兩次了,去年范冰冰交8億罰款、吳京貸款拍電影等都將矛頭指向“投資房產有利無害”!

未來10年,三四線城市房價有望“翻倍”?銷售爽文被“打臉”

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不否認房地產具有高價值性,適合投資的房地產有商鋪,國家也沒有限購,反而房子本質作為居住而用來大肆營銷呢?投資房子多了,空置率勢必會提高,誰希望居住在一個晚上燈光稀稀拉拉的小區呢,商鋪倒是非常具備投資價值,因為商鋪上漲或許下跌都只是作為投資產品,並不是剛需產品,全憑個人運作,這樣的投資產品針對的客戶群體也是有限的,而且買商鋪的人大多都精通回報率和未來預估回報,計算出來的價格讓銷售幾乎沒有空子可鑽,我們看到的房子作為投資產品我覺得自身就有違法嫌疑。

未來10年,三四線城市房價有望“翻倍”?銷售爽文被“打臉”

房住不炒相信任何一個國家都希望看到的現象,為民著想的領導才會受到人民的擁護愛戴,用一線城市房價翻幾十倍的例子來判斷三四線城市房價也會“翻倍”是否存在惡意提高預期的嫌疑呢?

首先我們明確了房子在滿足居住的條件下會具備保值的效果,我們老了房子還在,具有住房需求的下一代還是會選擇住房,我們一半的時間都會待在家裡,不可能長時間都在大街閒逛,所以房子是必需品,但不應該作為“炒作品”,炒作也應選擇一些稀缺的資源比如地球沒有的資源或許稀缺的資源,房子能作為稀缺資源嗎?答案肯定不能,鋼筋混泥土結構自己都可以修建,住在哪裡不是住,只不過因為目前城市發展較好,學校、醫院、交通大多集中在城市而已,如果有一天農村醫院能媲美城市的醫院,農村學校能媲美城市學校等,選擇回農村定居的可能性不是沒有!畢竟故鄉才有兒時家的味道。

未來10年,三四線城市房價有望“翻倍”?銷售爽文被“打臉”

那麼三四線城市未來是否真能實現價格“翻倍”呢?那還得看城市發展如何。

  1. 一線城市吸引人口注入後三四線城市從哪裡去吸引人口呢?這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價格翻倍在未來或許有機會實現,因為通貨膨脹,貨幣在不斷的印刷,隨之而來的是貶值存在,價格翻倍價值卻不一定翻倍,除非在未來的時間內,一線城市的人口大量流回三四線城市,但從眼目前看不夠現實,這樣會造成一線城市資源的浪費!
  2. 三四線城市目前本身就面臨著銷售難的現狀,房價波動頻繁,並沒有達到穩定的條件,從2018年到今年三四線城市就明顯出現需求不足的情況,很多開發商為了“生存”都在做降價促銷,知道現狀才有所減緩,一方面是去年在三四線城市的開發商遇到一線城市房企品牌入駐的衝擊,自身在一線房企品牌明顯實力不足;另一方面去年開始三四線城市的棚改出現滯緩,很多待拆遷的老樓卻遲遲沒有付錢,導致人們手裡的可以購房的資金明顯不夠,甚至出現部分開發商為了緩解資金壓力,跟棚改簽訂了協議,將房子出售給那些擁有拆遷合同款的人群!相信這也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被“逼”出來的險招吧。
  3. 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入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本身底子就不足的城市拿什麼去跟一線城市搶奪人才?簡單來講能去大公司發展為何要選擇去小公司呢!年輕人從畢業到工作就會將重心放在一線城市上面,並不是說一線城市多麼好,但是這部分人認為一線城市至少機會更大,或許等到一線城市經濟逐漸疲軟的時候才會有退居三四線的想法
未來10年,三四線城市房價有望“翻倍”?銷售爽文被“打臉”

綜合來看,三四線未來的發展潛力是存在的,但依靠現在的經濟無法實現短期房價“翻倍”,炒作者也應該分清形式,別拿購房者當做不懂世事的“兒童”看待

對此你怎麼看待三四線城市房價呢?

#三四線城市如何買房#

未來10年,三四線城市房價有望“翻倍”?銷售爽文被“打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