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老酒館》中,比陳懷海養個廢兒子更可恨的是:對女兒見死不救

電視劇《老酒館》劇情在小棉襖出現之前,人物角色都很鮮明,比如老二兩,老白頭,那爺,杜先生、金小手,婉容等,時間邏輯雖不明顯,但可以當老戲骨的博弈小品劇來看。幾集講一個故事,展現人生百態的。可從小棉襖上線了開始,貌似就變成了家庭倫理宮鬥劇,時不時屏幕上出現几几年秋,敘事風格也大不如前。為此,不少網友紛紛吐槽《老酒館》爛尾!

《老酒館》中,比陳懷海養個廢兒子更可恨的是:對女兒見死不救

好吧,變成家庭倫理宮鬥劇看在有老戲骨撐著也就忍了。但後面愈發狗血的劇情實在令人無法忍,尤其是老陳家女兒讓日本人殺了後,那個傻弟竟還要娶個日本娘們回來,可恨的是陳懷海最後還同意了,這爹和弟當得令不少觀眾看得憋屈啊。

狗血就是從陳懷海養了個廢兒子樺子開始。

《老酒館》中,比陳懷海養個廢兒子更可恨的是:對女兒見死不救

樺子算是劇中最不理解的一個人物,這角色從出場就性格不對,應該是小時候心理受了創傷。一大小夥子睡覺還要靠她姐哄,釘子陷在背裡都不說,整個人都是沉悶壓抑的。可以說童年創傷對他的傷害很大,但不能夠變得如此無知弱智吧?

自幼和家人走失和姐姐相依為命,當姐姐出事時,監獄探監不去就算了,也沒想著為姐姐報仇?也不考慮姐姐為何被抓?就算沒有這些事,自從小尊上學後回來,對他愛答不理的表現卻看不出人家想疏遠嫌棄他?

《老酒館》中,比陳懷海養個廢兒子更可恨的是:對女兒見死不救

一個男人你可以內向可以自閉,但你得有自尊吧?國仇家恨,最搞笑的是在最後得知真相後還問小尊有沒有愛過他?就這一點感覺他太廢了,對父母不孝順,對自己最好的姐姐的死不聞不問,一心只想著小尊人,這已不是個廢兒子能形容的了!

也許是編劇沒有給他一個豐滿的形象,他作為不懂事的兒子出現,作為需要被保護的弟弟出現,作為愛情的盲者出現,他一直都是別人的配角。但這樣的人設確實很令人厭!

《老酒館》中,比陳懷海養個廢兒子更可恨的是:對女兒見死不救

奈何,編劇竟還把這樣的一個角色設定成陳懷海的兒子,想想陳懷海一生光明磊落、一身正氣,但卻養了這麼個白眼狼兒子,真是可恨。

但我覺得更可恨的應是,竟還把陳懷海設定成一個對女兒見死不救的“慫包”。

暫且不論棉襖到死都沒意識到小尊有問題的設定,就連陳懷海谷三妹到女兒死都不知道棉襖是栽在了小尊手裡。

《老酒館》中,比陳懷海養個廢兒子更可恨的是:對女兒見死不救

按理說,小棉襖被抓,谷三妹的組織應該去營救,但結果並沒有。再一個,按正常邏輯,小棉襖身邊的人也應該被盤問,被查,但結果也沒有。更可恨的是老陳就這麼眼巴巴的看著自己的親閨女小棉襖被槍殺。

說實話,這很不符合老陳的性子!按照陳懷海的個性,他會賣了酒館也要組織人去救小棉襖。但劇裡卻安排他認慫接受女兒去死實在不合理,前面陳懷海還血性的幫別人的忙和日本人單挑,結果後面就看著女兒去死。你說可恨不可恨?

《老酒館》中,比陳懷海養個廢兒子更可恨的是:對女兒見死不救

好吧,這劇如今看完了,但心裡一直是窩著一團火。唯能令內心平靜下來的,只能這樣認為:這部劇不是那種純抗戰片,不講太多國家大義,而講的就是普通小老百姓的故事,轟烈在人物氣節上結局也就是平平淡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