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雞是怎麼來的?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從一塊距今6800萬年前的恐龍骨頭中,曾經提取了一小部分蛋白質,經過研究發現,恐龍體內的蛋白質和雞身體中的類似,這意味著雞有可能是恐龍的後代。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美國古生物學家霍納受此啟發,準備研究一種恐龍雞的生物,具體是這樣的,如果家禽雞是恐龍的後代,那麼家禽雞的DNA片段中可能隱藏著一些恐龍的DNA信息,我們只要利用“逆向基因工程”技術,將家禽雞中的“恐龍基因”所喚醒,那麼,就可以復活恐龍了。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雖然霍納的想法很天馬行空,但是已經有多國科學家聯手開展這個計劃了,這裡我們討論的不是雞能不能俘獲恐龍,而是這個實驗也間接證明了,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

而現在,在實驗室中,2007年就有科學家培育出了有16節椎骨的“雞胚胎”,這顯然是爬行動物的尾巴,後來隨著胚胎慢慢發育,尾巴也越來越短,直到後來有5節椎骨的小雞破殼而出。

從以上方面來講,我們平常吃的雞是恐龍的後代。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而我們知道,恐龍是卵生動物,而雞也是卵生動物,因此雞肯定是從蛋中孵化而出的。

但是,孵出雞的“蛋”,一定會是雞蛋嗎?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雞蛋是怎麼來的

我們雖然知道了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但是演化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點一點的改變自身的基因,逐漸變得像雞。

就像拔掉我們的頭髮一樣,拔掉一根頭髮不叫禿子,拔掉兩根也不叫禿子,那麼拔掉多少根頭髮才可以被人稱之為禿頭呢?事實上並不好界定。

雞也是一樣,恐龍改變自身一個基因並不是雞,改變兩個也不是雞,那麼改變自身多少基因才是雞呢?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我們雖然不知道恐龍改變自身多少基因才可以被稱之為雞,但是,

總有第一隻雞會出生,我們假定“A”就是第一隻雞,A的父母雖然很接近雞,但是還不是雞,我們把A的父母稱之為“類雞”。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現在,我們知道了A是雞,那麼我們首先要明白,無論雞也好,恐龍也好,都是由蛋孵化而來的,因此A也是由蛋孵化而來的。

但是,孵化出A的那個蛋,是雞蛋嗎?如果是雞蛋,那麼就是先有蛋,再有雞。如果不是雞蛋,那麼就是先有雞,再有蛋。

我做了一張簡單示意圖,幫助大家理清這個問題。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因為爭執的問題是,蛋是否等於雞蛋,因此,我們知道搞清楚蛋的基因是由母本基因(類雞母)決定的,還是由個體後代(A)決定的就可以。

如果蛋的基因是由母親決定的,那麼由於第一隻雞出現之前的雞不是雞,而是很接近於雞的生物,因此這枚蛋並不能叫做雞蛋。

如果蛋的基因是由個體(A)決定的,那麼由於A是一隻雞,那麼我們可以把這枚雞蛋稱之為雞蛋。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在分析蛋的基因來源於母親還是後代時,我們先看一下雞蛋的剖面圖。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通過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胚盤是胚胎髮育的部分,當類雞(母)接受類雞(公)交配時,胚盤會分裂成多個細胞,併發育成小雞。因此小雞是由胚盤發育而來的。

至此,有三種科學說法,科學界還沒有爭出答案。

第一種:先有雞,再有蛋

提出這個說法,是因為科學家們在2001年發現了一個叫做“Ovocleidin-17(OC-17)”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與蛋殼的形成有密切關係,而這個基因必須在母親的子宮中才能形成,所以,這個基因很顯然,應該來源於母親。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很多特徵都來源於母親。

而由於第一隻雞的母親是“類雞”,因此這枚蛋,只能稱之為“類雞蛋”,並不是雞蛋。所以科學家判斷,先有雞,再有蛋。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第二種:先有蛋,再有雞

先有蛋,再有雞的說法是因為雞,包含雞的祖先原雞出現在地球上也不過是8500萬年,而蛋的歷史,卻有3.4億年。因此先有蛋,再有雞。

除此之外還有科學家指出,小雞胚盤中含有基因,小雞的發育、成長以及所有的特徵都是由這些基因決定的,而第一隻雞之所以能夠稱之為雞,就是因為它已經具備了雞的所有特徵,因此,雞蛋也一樣具備了這些特徵,所以先有雞蛋,雞蛋孵出的雞稍晚於雞蛋。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第三種:同時發生

這並不是因為科學家妥協,而是科學家們認為,自然界中只有1只恐龍演化成雞時,並不能被稱之為雞,因為還沒有形成一個種群,因此雞也不存在。

就像我們人類,如果我們人類之中有一個出現了尾巴,那我們也不能把它命名為新物種,只有當出現尾巴的人類越來越多時,我們才可以把他們歸為一類。

雞也是一樣,等到雞的數量多到一定程度時,必然雞蛋也一同存在,因此單純爭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沒有意義。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總結

我介紹了三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結論,似乎每一個都充滿矛盾,但其實,這樣的答案是讓你認識到科學家們是怎麼思考的。

  • 比如從基因的遺傳上來講,先有雞再有蛋。
  • 但從種群的定義上,雞和雞蛋是同時存在的;
  • 而當蛋並非狹義上的雞蛋時,則是先有蛋,再有雞。

不同的定義法,也就是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樣。

如果你非要得出一個結論,那麼我們站在更宏觀的角度上,找到這樣一條演化鏈:

最早的單細胞生命——最早的多細胞生命——最早的有性生殖生物——最早的卵生動物——複雜的卵生動物——多細胞複雜生命個體。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樣一條鏈條看下來,你會發現生命並不是一條單線演化的,而是同時多個方向演化,比如多細胞的演化,科學家就發現單細胞曾有46次獨立演化出多細胞。

因此,雞和雞蛋是一個循環中的兩個因素,缺少任何一個都不行,單純的爭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只是讓我們陷入科學怪圈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