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青海最低調的縣城,有全省最著名的5A景區,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我是旅圖君,筆耕不輟,只為講述路途中更精彩的故事!

我們的祖國山河秀麗,景色優美,有很多美麗的自然風光和風景名勝,尤其每個省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遊景點,大家都幾乎是如數家珍,能脫口而出,對於我的故鄉青海,相信也是如此。

青海最低調的縣城,有全省最著名的5A景區,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這幾年,隨著西北旅遊的持續升溫,大家對青海的景點有了很多得認識,青海已經不在事“在哪遙遠的地方”了,青海湖,塔爾寺,茶卡鹽湖…這一個個景點,大家並不陌生,可是如果問起這些景點所在的地區,估計大家就很難知道了。

青海最低調的縣城,有全省最著名的5A景區,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個地方,就是著名旅遊景區塔爾寺所在的地方,它的名字叫湟中縣,是青海一個低調的不能再低調,名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縣城,但我覺得,如果你喜歡瞭解歷史文化,你喜歡欣賞自然風光,這個小縣城,你一定要來轉轉。

青海省的湟中縣因所處位置在湟水河中部的名。它位於青海省東部,是青海省會西寧市所瞎的三縣之一(另外兩個為湟源縣和大通縣,後面會陸續寫到)。

青海最低調的縣城,有全省最著名的5A景區,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湟中縣歷史是非常悠久的,距今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我國西部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人是迄今為止最早活動在湟中地區的民族。秦漢以前,湟中屬“羌戎之地”。西漢武帝時,漢軍進據湟水流域,湟中屬臨羌縣。東漢末年,在青海省東北部設置西平郡。1946年,始稱湟中縣並沿用至今。

要說湟中縣,自然離不開塔爾寺,青海的3個5A景區,湟中縣就佔了其中一個,這一點比起青海的很多縣來說,厲害的不是一點半點。

青海最低調的縣城,有全省最著名的5A景區,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先來說說塔爾寺吧。眾所周知,塔爾寺是紀念宗喀巴大師所建的,宗喀巴大師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立者。塔爾寺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為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寺院規模宏大完整,交通方便,已成為人們遊覽參觀藏傳佛教寺院最集中的地方和青海省最主要的旅遊勝地。

塔爾寺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500多年來,塔爾寺逐步發展成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古建築群,全寺佔地600餘畝,僧舍房層9300多間,殿堂52座,僧人最多時達3600餘人。

青海最低調的縣城,有全省最著名的5A景區,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全寺四山環繞,殿宇宏偉,佛像莊嚴,梵塔棋佈。其中,大金瓦殿和大經堂為全寺主體建築。大金瓦,塔爾寺的建築佈局高低錯落,立體感極強,融藏、漢以至印度、尼泊爾的建築藝術為一爐,進而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與這些建築藝術相輝映的壁畫、堆繡(唐卡)和油塑(酥油花)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

青海最低調的縣城,有全省最著名的5A景區,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湟中縣不僅僅只有塔爾寺,在的不遠處,就有另外一個景點與之遙相呼應,那就是青海藏文化館,這是一座4A級景區,是目前國內第一個全方位介紹藏民族歷史、文化、藝術、宗教和民俗風情的文化旅遊景區,它座落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蓮花湖畔,與藏傳佛教聖地塔爾寺相距不到1公里。

藏文化館把雪域高原的神奇、藏民族的悠久歷史、藏傳佛教文化的神秘,用現代人所能接受的方式,全方位、立體地、和夢幻般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可以說是一個瞭解藏文化的好地方。

青海最低調的縣城,有全省最著名的5A景區,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除了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湟中縣的自然風光也是非常漂亮的。比如位於湟中縣攔隆口鎮與上五莊鎮交匯處的卡陽風景區,也是一座4A級景區,這裡綠草如茵,山勢獨特,山間溪水潺潺,原始森林茂密,藍天白雲下牛羊成群,生態條件極為優越,是距離西寧市區最近的原始天然林區。

青海最低調的縣城,有全省最著名的5A景區,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距離湟中縣與海南州貴德縣之間的群加國家森林公園更是一處絕美的自然風景區,這裡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山勢雄偉,景區融雄、奇、險、幽融為一體,奇峰怪石、懸崖絕壁構成了複雜多姿的高原地貌景觀。登上山頂,極目四望,但見層巒疊嶂,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形態萬千。山間白雲繚繞於綠色草甸和原始林海,好似鑲嵌在萬山叢中的一顆美麗多姿的翡翠。

青海最低調的縣城,有全省最著名的5A景區,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其實除了我說的這些,湟中縣還有南佛山,慕容古寨,水峽森林公園等很多值得去遊玩的景區。目前該縣A級景區已經達到了四家,其中塔爾寺更是5A級景區。關鍵是,在青海省可是一共只有三家5A級景區,分別是青海湖、互助土族故土園和塔爾寺,湟中縣一個縣就佔據全省5A景區的三分之一,哈哈哈,從這一點上來講,湟中縣確實非常厲害。

湟中縣距離西寧市非常近,也就20多公里,很多遊客都喜歡把這裡當做青海旅遊的第一站或最後一站。這裡風光秀美、人傑地靈,是非常值得一去的一個地方,如此低調的湟中縣,你喜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