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山西運城,一座鄉村級小廟華麗變臉為國寶,看看它的顏值有多高?


天下關帝廟有無數,最大的村級關帝廟在山西省夏縣牆下村。10月16日,中國政府網公佈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運城市共有12處文物入選,其中牆下村關帝廟榜上有名。一個村級廟堂憑什麼顏值、靠什麼家當何以獲此殊榮?

牆下村關帝廟,傳說是清代在京城為官的本村人士張道臺所建。其規模和式樣完全仿照官家大廟---解州關帝廟。當地流傳這樣一句話:關帝廟堂滿天下,除了解州數牆下。

牆下村關帝廟,雖然只是個村級關帝廟,但是包括了正殿、捲棚、獻殿,看廳、戲臺等建築群。所有建築中,惟看廳最為雄偉壯觀,因造型奇特,粗柱支撐、橫粱講究,有較高研究和保護價值。

這看廳的確有看點,是廟中規格最大的一座建築,全部用粗大明柱子支撐屋頂重壓,屋頂木質結構、粱架採用橫粱、斜梁和條梁不同結構挑承屋頂重壓,達到了中國建築力學上的極高水平,是明清古建中木質結構的經典範列。

看廳最大的亮點是頂部疏密有序的造型藝術,彩繪、木雕、花飾等細節點綴美輪美奐隨處可見,千餘個形象逼真、活靈活現的龍鳳、人物、鳥獸造型佈滿了整座建築。

看廳藻井集成了古建精美的結構技巧,與屋頂琉璃脊飾廈坡互為表裡,所以它又是建築與裝飾藝術的精品。

看廳的廈坡舊貌如新,殿頂進行了重新修繕,琉璃脊飾在陽光下泛著油亮的光澤,頗有一種皇家廟宇的威儀和氣派。

牆下村的關帝廟在當地一直有著較高的知名度。2004年牆下關帝廟名列運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牆下關帝廟名列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期以來,關帝信俗在民間有著深厚的基礎,植根於老百姓心中,其文化內涵是為勸人為善、誠實可信、忠義愛國。基於這種精神傳承,當地村民對關帝廟守護倍加,把關帝廟當成自家的祠堂,把看廳當成自家的客廳,變成了村裡老年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

村裡大事小事,村民家長裡短,且聽看廳下面議風生。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當地信眾都會來到牆下村關帝廟,慶賀“關聖帝君”誕辰。

這是廟裡的戲樓,以前二樓戲臺是可以唱戲的,成為文保單位以後,向上的樓梯給封閉了。

唱大戲、廣場舞、棋牌樂,看廳之下鄉風文明和生產生活水乳交融,雄偉的古建築,濃郁的文化氛圍,紅紅火火新農村景象。

牆下村地處中心道路沿線,距夏縣縣城5公里,牆下村所在的運城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2處,擁有數量為全國市級之最。 -------------------- 原味記錄鄉土鄉愁,原創作品盜圖必究,頭條號“老寧攝影”期待您的關注,喜歡請轉發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