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這座中國航空城,鑄就了全國獨有的航空全產業鏈

這座中國航空城,鑄就了全國獨有的航空全產業鏈

通用航空 航空城 西安

產業基礎 資源優勢

奠定西安航空發展基礎

雄厚的航空產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配套環境,成為西安航空基地發展航空工業得天獨厚的條件。陝西是中國航空產業資源最集中的省份,航空工業總資產、總產值、從業人員均佔全國的1/4多。西安航空基地是陝西航空產業最集中的區域,作為西安市航空產業發展的主力軍,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於2004年在西安渭北地區的廣袤平原上應運而生。此後,西安航空基地以“航空引領、三機並舉、產城互動”為導向,鑄就了全國獨有的集飛機設計、整機制造、試飛鑑定、強度檢測、專用裝備製造、航空材料製備、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務、人才培訓等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航空全產業鏈條。

獨特的航空產業稟賦資源優勢,是中國航空城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在航空基地周邊五公里範圍內,西飛公司、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及眾多的航空中小企業等大廠大所大企業聚集於此,先後研製生產了運七系列、轟六系列、飛豹系列、新舟系列、運20等30多種型號的軍用、民用飛機,創造了我國航空工業史上的多個奇蹟。航空基地擁有3個國家級工程中心、7個省級技術創新平臺、23個市級工程實驗室、10餘個企業技術中心,涉及高端製造、新材料、專業檢測等領域,形成了良好的技術創新配套體系。西安航空基地擁有渭北地區唯一的表面處理中心、中西部首個以航空產業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2個2B級通用航空機場,形成了覆蓋完整產業鏈的配套環境。

這座中國航空城,鑄就了全國獨有的航空全產業鏈

人才儲備 專業優勢

深耕細作高端裝備產業鏈

2010年,國務院批准航空基地升級為國家級陝西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也是全國唯一以航空為特色的國家級經開區,是國家航空產業發展的重點區域,具備航空產業多個專業優勢。

在製造專業方面,西安航空基地擁有超過1000餘家企業落戶生根,圍繞航空及高端裝備產業鏈深耕細作,形成了強大的產業協作鏈條和就地生產配套能力,適宜航空產業項目投資發展,綜合投入較發達地區可節約30%以上。

在人才專業方面,航空城擁有5所航空相關高校學院,西安航空學院、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西飛工學院、試飛院工學院、陝西航空醫科學校,這些高校學院每年輸出研發、設計、製造、飛行、維修、乘務等各類航空專業人才近萬人,特別是通過“科研+管理+實操”三級人才培養體系,為企業提供航空領域的行家裡手。

同時,西安航空基地具備研發的專業優勢。國家級工程中心、省級技術創新平臺及市級工程實驗室等,為航空產業創新研發提供支撐。

精心佈局 可靠支撐

“四位一體”創新載體矩陣

在飛行保障平臺方面,航空基地是西安國家通航示範區建設的主力軍,內府機場飛行條件完備優越,藍田機場正在加快推進建設。

在創新創業平臺方面,精心佈局“眾創空間平臺+實驗研發平臺+公共服務平臺+科技園區平臺”四位一體的創新載體矩陣,已建成各類創新創業平臺18個,是航空“硬科技”項目研發的強力助推器。

在產業配套平臺方面,西安渭北地區唯一的表面處理園由世界500強企業蘇伊士集團打造,為西安工業發展提供可靠支撐。在綠色發展平臺方面,依託清河、石川河綜合治理,荊山塬綜合提升開發等工程,中國航空城將成為西安工業大走廊上最具特色的一顆璀璨明珠。在國際合作平臺方面,航空產業被公認為是典型的國際合作產業,需要強有力的國際合作平臺作為支撐。

2018年1月,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覆設立,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首個以航空製造產業為發展特色的綜合保稅區,這一國際合作平臺必將為國際航空產業向西安轉移營造一流的軟硬件環境和政策環境。

保障服務 宜居宜業

最大限度實現“只讓企業跑一次”

引進來,還要留得住。作為陝西航空產業發展的“主陣地”和“排頭兵”,如何保障企業在園區內健康發展,西安航空基地做足了準備。

西安航空基地悉心培育了一批深諳航空產業的專業服務團隊,懂市場、懂研發、懂製造、懂產業。持續加速行政效能革命,貼心提供零距離的“店小二”服務。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西安航空基地設立了一站式政務大廳,工商、稅務、規劃、建設、環保、土地等18個管理機構入駐,開設了32個便民辦事窗口,涉及160項業務全面覆蓋,其中102項業務當場辦結。同時,大力推行容缺受理和快遞寄達業務,最大限度實現“只讓企業跑一次”的服務理念,用心、用情助力企業投資興業。

此外,西安航空基地充分利用地形、水源和產業條件,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高綠化覆蓋率,因地制宜打造人水相依、和諧共處、生態大美、商貿興旺的宜居宜業航空新城。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隨著一批商業、住宅、環境改造項目的引入實施,西安航空基地園區城市的功能和品質得到了有效提升,為航空“硬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中德對接 國際合作

10餘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3月26日,由西安航空基地和德國工商大會、德國經濟與能源部共同舉辦的西安中德航空產業合作對接會成功舉辦。來自德國的近100家高端裝備製造企業與西安市航空航天企業圍繞國際航空產業合作發展和技術進步的新趨勢、新方向、新機遇,開展深入交流分享。

這座中國航空城,鑄就了全國獨有的航空全產業鏈

對接會上,菲利普飛機集團、利勃海爾-宇航林登博格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德國航空企業及德國工商大會航空航天會員單位,與西安航空基地入區航空企業進行了面對面交流洽談,就航空航天覆合材料製造、複合航空結構製造、機身組建及飛機噴塗領域、飛機發動機制造、航空維修服務、航空航天3D金屬打印等多領域的需求,共享行業發展經驗,共謀投資合作機遇。經過現場交流對接,10餘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據記者瞭解,2007年航空基地第一家德國獨資企業赫傑姆機電科技(西安)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成立,後續浦菲沃、寶爾捷、精品精密等德資企業紛紛在基地投資興業,航空基地與德國企業在航空製造方面合作日漸緊密。

此次與德國企業開展的航空產業對接,只是西安航空基地在推動航空產業國際化合作的一個縮影。經過十餘年的建設發展,西安航空基地已營造出“全產業鏈條”的集群發展態勢,構築起航空“硬科技”的特色創新高地,成為了“工業大走廊”的核心產業載體,發展潛力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