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到底指的是什麼花?答案在這裡

之前在某處看到有人把“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解釋為黃花菜,還一副有理有據的模樣,不僅如此,還指摘別人把黃花解釋為菊花是胡說八道。

當時我就震驚了,這個世界上怎麼還會有這樣的人,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黃花就是菊花吧!真的是,估計詞人連這首詞都沒完整地讀過。

於是我就寫了這篇文章,說說為什麼黃花一定是指菊花!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到底指的是什麼花?答案在這裡


理由一:重陽節

詞中明確提到了“佳節又重陽”,稍微有點傳統文化基礎的人都知道,中國人在重陽節這天有賞菊花和喝菊花酒的習俗

詩仙李白首先站出來為我作證,《九月十日即事》: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唐朝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有句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到底指的是什麼花?答案在這裡


唐·高適《重陽》

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唐·杜荀鶴《重陽日有作》:

一為重陽上古臺,亂時誰見菊花開。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抬槓說,上面的詩卻是都是寫重陽,也是寫菊花,但是沒有人把菊花稱作黃花啊,那好,我再來一首主席詞《採桑子·重陽》: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還有誰要來抬槓的?

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到底指的是什麼花?答案在這裡


理由二:典故1

詞中明明白白寫著“東籬把酒黃昏後”,稍微有點詩詞基礎的人都知道,“東籬”這個典故出自陶淵明《飲酒·其五》: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我這麼跟你說吧,你在古詩詞中看到東籬兩個字(陶淵明之後),十有八九可以斷定是指採菊之地,例外的是宋朝陸游有個園圃名叫東籬,元代馬致遠號東籬。

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到底指的是什麼花?答案在這裡


還是舉例為證,首先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庭菊賦》:

憑南軒以長嘯,坐

東籬而盈把。

接著白居易又出現了,《詠菊》: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宋朝陸游也有時為證,《初秋自述》:

殘暑不禁隨手過,東籬又近菊花時。

不僅詩詞,文學作品中也有以東籬代菊花的證據,好巧不巧,關注我比較久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歡看《聊齋志異》,其中有一篇《黃英》就是寫菊花精的故事,文中寫道:

今作是論,則以東籬為市井,有辱黃花矣。

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到底指的是什麼花?答案在這裡


理由三:典故2

黃花就是菊花在《禮記·月令》中也有典故:

鞠有黃

鞠就是菊,華就是花,比如《詩經》:

桃之夭夭,灼灼其

再比如曹植《洛神賦》:

榮曜秋菊,茂春松。

以此推論,黃華就是黃花,黃花就是菊花,那麼明朝于謙有詩《過菊江亭》:

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香。

這句詩某人別告訴我是也是指所謂的黃花菜!

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到底指的是什麼花?答案在這裡


理由四:菊花的姿態

這首詞的背景是李清照初嫁趙明誠,還是新婚燕爾,蜜月期還沒過,丈夫就遠遊了。在深閨中的李清照,日日思念夫君,時逢重陽,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李清照,為了表達對丈夫的思念,就填詞代信,寄給趙明誠。詞中最後寫道: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一陣西風吹來,外面的黃花還迎風傲立,簾內的人兒卻在傷離別,人們都說為伊消得人憔悴,我對你的思念啊,讓我憔悴得比黃花還瘦!

我們想一想,菊花是什麼樣的?是不是花瓣纖細又長,花枝也是細細的,用一個瘦字來形容,是不是非常恰當?不說那麼多,咱們看圖,你就說瘦不瘦!

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到底指的是什麼花?答案在這裡


你可以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是不要為了標新立異,胡說八道。



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的黃花,到底指的是什麼花?答案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