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騰訊招安微信第三方

騰訊招安微信第三方

作者|魏曉 來源|藍媒匯

今日一早,有贊發佈公告稱,已完成由騰訊領投的近10億港元融資。對於這筆融資的用途,有贊在公告中指出,將全面用於線下門店業務的推進。此次融資完成後,騰訊持股上升至6.7%,成有贊第二大股東。

而昨日晚間,微盟發佈公告稱,騰訊通過其子公司THL H Limited購入微盟集團9682萬股已發行普通股。加上此前Tencent Mobility Limited已對微盟集團持有5866.5萬股(持股約2.92%),騰訊目前共計持有微盟集團15548.5萬股,持股比例7.73%成為微盟集團第二大股東。

前者投資,後者增持,不同的入股路徑,目標卻一致,謀求身處同一賽道的公司二股東位置。

這很騰訊。騰訊內部奉行的賽馬風格,在投資上也有所體現。

一直以來,騰訊的投資策略多是不謀求絕對控股地位,且更傾向覆蓋全賽道。比如直播平臺上,騰訊便投資了鬥魚、虎牙;二手車交易平臺上,騰訊投資了優信、人人、易車網等等。

有贊、微盟亦是如此。

腾讯招安微信第三方
腾讯招安微信第三方

兩者皆為基於微信生態,以小程序、微商城等發展起來的SaaS高手。有贊先行上市,搶走了“微信生態第一股”的名頭,再到微盟上市時,就只好用“新經濟SaaS第一股”。

名頭有別,本質上有贊、微盟做得都是連接微信與企業的工作,把企業拉到微信上,實現雙方價值的生意。同一賽道中,本來還有微店,騰訊也很早就重金投資了,但在微信持續進化的電商生態中,逐步掉隊了。

幾乎同時投資有贊、微盟,也能看出騰訊對於整合微信生態,加碼to B的迫切。

三個月前的微信公開課上,微信團隊對外呈現的趨勢是微信下一階段的重點將是to B,要做開放的企業級服務生態,連接產業。這與騰訊去年下半年的架構調整、產業互聯網提出,B/C結合的發展路線直接呼應。

一個事實是,在騰訊吹響了進軍產業互聯網的戰鬥號角下,微信成為先行者。

不僅微信這個超級APP目前呈現出來一個很大特徵,就是操作系統化。小程序、公眾號、微商城、微信支付、小遊戲等,微信已經形成了一個繁榮的To B生態。此外微信團隊包括張小龍,並不排斥To B。微信連接一切的使命,是必然要觸達B端。

腾讯招安微信第三方

互聯網資深評論人士keso 就曾認為“能夠發揮騰訊優勢的產業互聯網,實際上應該是圍繞微信來構建生態。”

大戰略背景下,收攏招安微信生態江湖的第三方掘金者,就成為騰訊急需邁出的這一步。

自是水到渠成。無論有贊,還是微盟,都很難拒絕來自騰訊的投資增持,更何況他們的流量來源、營收增長等都早已嚴重依賴騰訊。

以微盟為例,其SaaS產品主要基於微信生態系統開發,在微信平臺上交付。微盟幾乎所有的SaaS產品銷售收入均由以微信小程序或者微信公眾號形式提供的SaaS產品貢獻。

騰訊也是微盟精準營銷服務的發佈商,微盟主要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Q、QQ空間、騰訊新聞和騰訊視頻廣告等騰訊渠道為廣告主做營銷,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在騰訊社交媒體平臺上購買的廣告流量均佔到總廣告流量購買額的97%。

騰訊投資有贊、微盟的另一層邏輯,或也在於向外界傳達,騰訊進軍產業互聯網時,更多專注於基礎設施和連接,工具交與第三方服務商完成。

用騰訊的話來說,是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

腾讯招安微信第三方

一來這是騰訊近幾年的主流開放策略,除了聚焦在通訊社交和內容平臺上,剩下的大都是以投資且不追求絕對控股的方式進行佈局。

二來,以微信生態To B來說,騰訊就沒有此類基因。

微盟、有讚的SaaS服務是向商家提供SaaS工具,幫商家做好人財貨的線上線下完全打通及精細化運營,變現方式是服務費和增值服務,與社交電商、渠道對接、商戶資源開發等掛鉤。顯然,這是騰訊的軟肋。

從微盟、有讚的創始人背景也能看出。

微盟是孫濤勇,百度搜索引擎營銷出身,懂技術、懂產品,還懂市場營銷。微盟創立時,孫濤勇沿用了百度渠道代理模式,並在百度上做大量推廣,很快便做大了規模。有讚的白鴉,身上是濃重的阿里味,在創辦有贊之前,就已經有電商創業項目的經驗。

在業內時有探討微信變現難題時,來自百度、阿里等騰訊體系之外的創業者已經在微信生態江湖中大展身手,併產生了好幾家上市公司,這也展示了根植於微信生態的社交電商、內容電商等的巨大商業價值,拼多多也是其中之一。

騰訊雖然沒能親身下場,但也絕不能就此錯過。

往期經典回顧

腾讯招安微信第三方
腾讯招安微信第三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