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資管新規元年“衝擊波”有多大? 理財收入銳減

資管新規元年“衝擊波”有多大? 理財收入銳減

招行、浦發、中信的理財業務收入去年同比分別下滑37.5%、56.4%和50.3%,滑坡最多的是平安銀行,已達到60%。

文丨周炎炎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丨資管新規元年“衝擊波”有多大? 平安銀行理財收入最高銳減六成

隨著商業銀行陸續發佈2018年業績報告,資管新規對理財這項非息收入的衝擊初見浮出水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了已公佈業績的上市銀行中的6家國有大行和6家股份行發現,均面臨理財收入銳減的情形,其中下滑最快的是平安銀行,跌幅為六成。

同時淨值型理財異軍突起,佔非保本理財餘額的49%。

資管新規元年“衝擊波”有多大? 理財收入銳減

理財收入劇烈下滑

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3月29日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8年)》,資管元年銀行理財業務總體運行平穩,截至2018年底,非保本理財產品4.8萬隻,存續餘額22.04萬億元,在2017年22.17萬億的基礎上繼續下滑了1300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銀行理財產品年末餘額均不似2016年前的突飛猛進,降低增速甚至轉為負增長已為常態。雖然銀行降低了零售起點,但擴大客群基礎釋放重大利好的效應還未顯現。

在公佈相關數據的銀行中,表外理財增長最快的是交通銀行,理財產品餘額7697億元,同比增長11.8%,但其在國有大行中,理財存量已屬最低,僅為工行非保本理財存量的四分之一。

工商銀行2018年末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為25759億元,較上年下跌3.4%,但存量仍為業內第一,緊隨其後的是招行和建行。下滑幅度最大的為浦發銀行,非保本理財的投資規模較上年下降了10.4%。

平安銀行正致力於將保本理財“換血”為結構性存款和非保本理財,2018年末該行保本理財產品餘額827億元,較上年末降幅36.1%;結構性存款餘額433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9.2%;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537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3%。

建行的保本理財也在逐年減少。2018 年末存續保本理財產品344只,存續金額 3418億元,較上年減少127億元。

在公開理財收入的上市銀行中,目前沒有一家倖免於下跌。

國有六大行中,工行(口徑為個人理財+私人銀行)、農行、中行、交行、郵儲銀行2018年理財收入同比分別下滑了16.0%、8.1%、13.3%、16.2%、5.1%,受影響最嚴重的是建行,其理財業務收入幾乎折半,下滑了44.6%。

這一情形在股份行中更為普遍。招行、浦發、中信的理財業務收入去年同比分別下滑37.5%、56.4%和50.3%,滑坡最多的是平安銀行,已達到60%。

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

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8年)》,債券等標準化資產是理財資金配置的主要資產。截至2018年底,非保本理財資金投向存款、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的餘額佔非保本理財產品投資餘額的65.70%。其中,債券資產配置比例為53.35%。

壓降非標資產,引入更多標準化資產是去年的主流。比如建行在年報中稱,標準資產配置大幅提升,標準資產餘額8138億元,佔總資產的36.82%,較上年新增1399億元,增幅 20.76%。

招行也在年報中稱,嚴格依據監管指引在額度限制內開展非標債權投資,截至報告期末,理財資金投資非標資產的餘額為1559億元,非標債權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風險偏好降低的副作用是收益率走低。根據上述理財市場報告,2018年8月以來,封閉式非保本理財產品兌付客戶收益率持續下降,其中月度加權平均兌付客戶收益率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

中信銀行在年報中稱,受資管業務系列新規、貨幣市場及繳納增值稅等因素影響,理財資金投資節奏放緩,資管業務整體收益率有所下降。

在淨值化理財的轉型方向上,各家銀行都飛速提升了自家的淨值理財佔比。比如中信銀行個人淨值型理財產品存量規模佔比較上年末提升25.98%;浦發銀行年末淨值理財產品規模突破4000億元,佔比提升至48.68%。

造成資金空轉的同業理財則顯著下滑。上述報告顯示,自2017年高點以來,同業理財規模和佔比連續22個月環比“雙降”。截至2018年底,全市場金融同業類產品存續餘額1.22萬億元,同比減少2.04萬億元,降幅62.57%;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3.80%,同比下降7.21個百分點。

今年大行的理財子公司陸續獲得批籌,多家銀行表態正在準備開業,但採用模式不盡相同。

工行副行長譚炯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工行在理財子公司成立後,總行層面的資產管理部門仍將保留,未來將發揮“1+1大於2”的功能,發揮集團的聯動協同優勢,推動資管業務發展。

而交行副行長呂家進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交行資管中心與理財子公司的關係”的提問時表示,考慮的是把行內資管中心的部分職能委託給理財子公司,“這樣做的好處是,既有利於先行人員做好新業務開辦和存量業務管理,還有利於人員節約,更有利於加快理財子公司的籌建。”

如何構建人才體系,做好理財子公司的籌備工作?普益標準基於對銀行資管的多年研究積澱,已為多家銀行在理財子公司發展規劃以及成立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提供諮詢服務,如理財子公司發展可行性分析、監管報備、戰略發展規劃、引入戰略投資者、人才梯隊、組織架構、產品佈局、系統建設、風險管理、財務分析等,歡迎垂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