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內蒙古一原煤燃燒新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

(通訊員劉國江)黨的十八大明確地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的總佈局後,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目標的環保戰役全面打響,環境保護問題已被各級政府列為重要的民生問題來抓。但基於北方氣候和資源特徵,原煤一直成為北方冬季的首選取暖燃料,而原煤燃燒時釋放出的汙染成分又是諸多汙染源的重中之重。

內蒙古一原煤燃燒新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

因而,怎樣運用科技手段解決原煤燃燒造成的汙染問題?成為一道科研難題。為此,內蒙古源源煤炭清潔燃燒科技有限公司,在全體科技人員的不斷努力和研發下,歷經十多年,終於攻破了這道技術性難題,徹底從根本上解決了原煤燃燒造成的汙染問題。目前,此項科技產品,已經相關部門檢測認證,並榮獲國家科研發明專利。這一重大科研成果,無疑為國家和社會及全國人民帶來了福音。(以下是科技成果簡要說明)

內蒙古一原煤燃燒新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

內蒙古一原煤燃燒新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

北方由於氣候寒冷,從傳統上一直慣用燃燒原煤來取暖,可美中不足的是原煤燃燒汙染環境非常嚴重,怎麼用新型科技手段解決這個現實矛盾呢?

內蒙古源源煤炭清潔燃燒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十年的潛心研究,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研發成功了“煤炭清潔燃燒系統”。該系統實現了煤炭的清潔燃燒並且可以在爐內除硫、除氨,不需要增加後端的各種清潔處理設備與手段就可以達到,燃煤的清潔排放指標,排放顆粒物30mg/m

3,二氧化硫200mg/m3以下,氮氧化物200mg/m3以下。經過改進升級有望達到超靜排放標準。

內蒙古一原煤燃燒新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

“煤炭清潔燃燒系統”能夠使煤炭完全燃燒,就是將燃煤產生的煙塵全部燃燒乾淨,於是燃煤產生的顆粒物被燃燒乾淨,不需要除塵的過濾系統就可以使排入大氣中的顆粒物降至極低可以達到超淨排放標準,尤其是Pm2.5,PM10等細小顆粒物燃燒的更為乾淨,所以含量極低,而傳統的除塵過濾系統對於細小顆粒的消除是十分困難的,而細小顆粒物的危害才是巨大的。

對於含硫較高的煤種可採用爐內除硫的方式,減少SO2的排放。除硫劑採用碳酸鈣。由於爐膛溫度可以保持850℃一1100℃之間,因此碳酸鈣可以做為除硫劑完成除硫任務。

內蒙古一原煤燃燒新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

由於系統設計可以使用低氮燃燒的方式,減少燃料氮氧化物的產生。又因為爐溫可以控制在.850℃一1100℃之間,所以熱力氮氧化物不能產生,因比NOx

的排放也是極低的。

因此“煤炭清潔燃燒系統”能夠在沒有燃燒後設置專門的除塵,除硫,除氮的設備與手段就能實現清潔排放。

內蒙古一原煤燃燒新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

由於“煤炭清潔燃燒系統”可以使之前要排入空氣中的汙染物-煙塵顆粒物全部完全燃燒,並將熱量回收,所以變害為寶,效率大幅度提高。

內蒙古一原煤燃燒新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

該公司於2017年-2018年冬季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供暖3萬平方米。10月15日到4月15日共六個月180天。系統表現良好,排放達到上述標準,節煤效果顯著。用煤700噸,煤種熱值4500大卡左右。該地區供暖用煤標準為3萬平米1050噸標準煤。摺合4500大卡的煤為1600噸。

內蒙古一原煤燃燒新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

採用新技術進行科學試驗時,前提要由該公司自帶設備與技術人員,並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為參與試驗的使用方提供優質的相關技術配套服務。該公司可將眾多的服務網點,以互聯網的方式遠程集中管理,保證使諸多網點的設備運行均控制在最佳技術狀態,力爭使高效清潔利用率達到最理想程度。

內蒙古一原煤燃燒新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

實現環保治理的終極目標任重道遠,尚需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突破環保課題的技術難關,利在當下、功在千秋。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這項既節能又環保的科研成果定能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