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菩薩修福不求生天,為求佛道故

修學菩薩道的目標是為了成佛,而菩薩的通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在前面三歸依的章節中,我們已經說明了歸依三寶發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在這裡就不再重複說明。總之,菩薩道五十二個階位的修行內涵,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十地、等覺、妙覺,全部次第修證圓滿時,才能成就究竟的佛果,讀者可閱讀平實導師編制的〈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即可了知整體的概況。接著來為大家簡略說明一下菩薩修福的心態與方法。

第一目

菩薩修福不求生天

為求佛道故

菩薩應該要具有能夠生天的福德,但菩薩佈施行十善的目的不是為了生天,而是為了救護眾生以及修集成佛所需的無量福德。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六念法,也就是要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目的就是要佛弟子們雙具福德與智慧,而能自利利他、攝受眾生以成就佛道。平實導師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二輯中開示:

為什麼要念天呢?是說菩薩生生世世都應該有能生天界的異熟業,但是心裡不去執著——死後不生天界。我們菩薩行者要有天人所應具有的一切福德,但不求生天受報,迴向往生人間,繼續修學菩薩的道業。……

一切人天的威德都從這二個法來:第一是福德,即是法施、財施、無畏施而得的福德;第二是慧業,也就是三乘菩提的智慧。因為福德滿足所以威德極大,譬如說菩薩修三十二相業時,不必具足修得三十二相業,只要已經修得四無量心具足,六慾天及色界天的諸天天主宮殿都會震動,可是你們都不曉得那個嚴重性。那時天主就會往下看:人間是誰在威脅我的寶座?只要你開始修四無量心,他們就會觀察:原來是人間的某人在修四無量心,他在覬覦我的天主寶座。接著就會來阻撓你。所以各位要注意這一點:將來如果到了三地心,必須先修四禪,然後要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修完再修四空定,四空定修完再修五神通;當你修四無量心時,如果有人來問你(你不要期待天主會來問你,因為天主不會以天主相示現,他示現天主相就敗露行蹤了,他會用一般人的形象示現,來問你):“請問你為什麼發這麼大的心,來修四無量心?你是不是想要生天當天主?”你可不要猶豫,要隨即回答說:“我才不希罕那個位子!”他會繼續探問:“你修得四無量心以後想要做什麼呢?”“我想要成佛,所以要修四無量心。”你千萬要斬釘截鐵、不可猶豫;你若猶豫,他會想:“這個人不老實,可能還是想要在來世奪取我的天主寶座。”就會遮障你,讓你不能修四無量心,道業就停滯不前了。

所以,菩薩不但要具備能夠生天的福德,乃至也要努力培植足夠成為天主的廣大福德,但菩薩絕不貪求生天享福,更不希求天主之位;一切佛弟子皆當具有如是正確的認知與堅固的作意,這樣在佛菩提道的修行才能精進快速地增上,來利益更多的有緣眾生,如是方能“長劫化短劫”迅速圓成佛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