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2018年,弘陽、卓越、中梁等房企紛紛進軍成都市場,但“出牌”均顯謹慎——要麼猶豫不動,持續選擇觀望;即使拿地也控成本,青睞“小而精”或“優而美”;推盤更是“看天氣”,降速度是主基調。

但在這些新進入房企中,發源於長三角的弘陽多少有些例外:拿地圈定都江堰區域,地價相對低,留夠了空間;6月拿地,12月就取得預售,“搶開局”的動作很快;產品主打改善,差異化競爭思路明顯。

降速還是提速?高速如何匹配高效?樓市新軍弘陽一系列動作的背後,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2018年部分新進房企拿地情況與進度 來源:銳理數據)

一年複製一個自己

瞄準千億的高速邏輯

上漲124% 一年複製一個自己

中指院最新發布2018年1-11月百強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弘陽地產名列45位,銷售額為575億元,銷售面積為397.7萬㎡。環比去年,名次上升36位,銷售額上漲124%,銷售面積上漲180%。不到一年時間就成功“複製”了一個自己,弘陽的發展速度無疑惹人注目。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弘陽地產2018年1-11月、2017年銷售業績對比 來源:中指院)

1+3+X 主動走出“舒適區”

銳理君梳理發現,“戰略轉型”正是助推弘陽能量升級的關鍵詞。2017年,弘陽一改穩健風格,正式喊出“從區域深耕型房企轉變為全國佈局型房企,2020年躋身千億房企”的口號,並同時提出了“1+3+X”的佈局結構:紮根長三角,同時佈局華南、華中、西南和其它地區。

實際上,隨著調控政策持續深化,走向全國成為眾多區域深耕型房企的不二之選:

一旦區域政策收緊、或者需求價格出現波動,企業的業務、前景都會受到“傾覆式”的影響。只有“走出舒適區”,圍繞不同城市打出“差異化”與“時間差”戰略,才能分擔土儲與項目風險。當然,弘陽對規模擴張的渴望也要求它多城市化運營,這也是很多房企在後期的必走之路。

豪擲六子 從長三角佈局成渝城市群

在弘陽的外拓戰略中,成渝城市群被放在了重要位置。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要建設19個城市群,而站在頂端的,國際級的城市群只有四個,成渝城市群正是其中之一。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我國城市群分佈 整理:銳理數據)

城市發展要經歷四大階段,第一階段以核心大城市的虹吸效應為主;此後,核心大城市的人口及資源承載力會遇到瓶頸,能量向周邊城市擴散,產生外溢效應;第三階段裡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產生網狀交互;最終,多個城市群共同聚力,大都市帶由此形成。成渝城市群目前正處在第三階段,發展勢頭強勁。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正是出於“高位站崗”的目的,弘陽在成渝城市群豪擲六子——重慶沙坪壩,重慶九龍坡,重慶璧山(兩塊宗地)和成都都江堰(兩塊宗地),並把成渝城市群納入“千億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業績目標20億,2019年業績目標100億,2020年業績目標300億,誓要大幹一場。

尋找遠郊“硬通貨”

都江堰暗藏高效邏輯

拉近到成都市場,在眾多成熟板塊中,弘陽為何將第一子落在了遠郊的都江堰?

仔細想來,其邏輯也不難理解:一方面,成都中心城區受調控政策影響,推盤週期拉長,已經不是新入蓉房企的第一優選;另一方面,都江堰市場整體上升勢頭明顯,2018年也頻頻出現亮點。

城市建設方面,“5.12”災後重建,都江堰城市基礎設施得到巨大發展,城鄉建設水平整體跨越二十年,與國際旅遊城市之目標相匹配的交通配套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

產業能量方面,目前都江堰已吸引萬達集團、綠地集團和泰合集團等綜合性企業進入。以“五大度假區、六大樂園”為主的旅遊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城市能量紮實,發展維度清晰。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都江堰產業、交通發展優勢 來源:銳理數據)

而在房地產市場方面,地產橫盤時代,部分房企表現出了對遠郊的“疏離”態度,也在質疑遠郊是否真的具有“硬通貨”。但從2018年的市場數據來看,都江堰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

土地市場:銳理數據統計,截至11月30日,遠郊土地成交面積最多的區域正是都江堰。弘陽首進成都,中信重回成都,都落位在都江堰,足以顯示出房企對區域的認可。人居、成都文旅等企業的大規模拿地,也側面展現出了區域建設的雄心。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住宅市場:不同於早期“缺貨”場景,2018年都江堰住宅新增面積首超銷售面積,市場進入大規模“補貨”週期。不過由於區域價值堅挺,住房價格並未回落。截至11月30日,都江堰住宅銷售均價為8485元/㎡,位列遠郊第二;銷售套數為7420套,位列遠郊第三。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2017年1季度-2018年4季度都江堰住宅市場供銷價走勢 來源:銳理數據)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反映到搖號數據上,則呈現出多個項目受追捧的場景:2018年9-10月,都江堰共辦理11張預售證,新增預售面積19.35萬平方米。

其中正成源築推盤210套,1195人報名(中籤率:剛需22.89%,普通5.56%);

水岸華府推盤254套,2040人報名(中籤率:剛需16.65%,普通5.55%);

楓尚雲錦推盤292套,793人報名(中籤率:剛需51.02%,普通21.72%)。

從近郊與遠郊的整體市場來看,都江堰出貨的效率相當高,成績也與遠郊部分區域拉開了差距,這也是弘陽前期佈局於此的重要參考依據。

“正弘系”高調落位

力扛區域改善大旗

01

細分客群 插旗都江堰產品空白

但都江堰市場的“產品缺陷”不可迴避。眾所周知,早期無序規劃滯留的別墅和災後聯建房組成了都江堰主要庫存。高品質,滿足地緣客群初改、再改需求的產品少之又少。

目前,都江堰正在大力發展產業集群,高素質產業人口將逐步成為後期的核心購房力量。弘陽都江府所在的濱江新區板塊,目前已經集合了成都萬達城、外灘國際航空小鎮等項目,相關人群的品質居住亟待市場補位。

也正是瞄準這一市場空白,弘陽將“正弘”系高端產品帶到都江堰,決心也很明顯——

不僅要佔領市場,還要革新市場。

02

嚴苛選址 刷新都江堰品質高度

銳理君瞭解到,為實現這一目標,在擇址上,弘陽當初拿地就嚴格貫徹了高標準:

弘陽都江府距離成灌高鐵僅1公里左右,距離鳳凰體育館2.6公里左右,距離市政府3.6公里左右,距離萬達城2.2公里左右,便利配套構成的居住圈層,能夠保證未來生活的更大舒適。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弘陽都江府區位圖)

在產品方面,弘陽都江府由高層+洋房組成,以革新區域居住體驗為目標。橫廳、精裝皆是標配。南向超大面寬,靈活可變戶型也延長了居住週期。

據悉,弘陽都江府部分產品主臥面積達17㎡,是都江堰市場上少有能夠輕鬆擺下貴妃榻的豪華臥區,升級都江堰一線人居標準。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弘陽都江府產品瞄準區域品質居住需求)

居住是第一需求,品質居住才是終極目標。除了死磕產品,弘陽還為都江府添置了許多貼心細節:鏡面防霧處理、電熱毛巾架、帶USB接口插座、廚房寬達一米的冰箱預留位……全方位保證生活品質。

拿地6個月就取證 這家新進房企為何敢搶“第一棒”

最新消息,12月6日,弘陽都江府取得預售證,總推盤數為454套。主推府系洋樓(114-132㎡)和高層(97㎡-118㎡)。弘陽成都第一作品,即將接受市場檢驗。

當然,橫盤時代,房企們都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只顧速度不顧品質,贏不了競爭;只顧品質邁不開步子,又會被困死。如何兼顧速度與品質?弘陽作出了示範:強化溢價能力、快速精準拿地,尋找空白插旗。

發令聲響起,對新進入房企的考驗剛剛開始,而它們的產品能否真正接受市場的檢驗,我們將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