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普惠金融之路:廣闊天地 大有作為

9月底,銀保監會發布《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這是首次由政府部門對外發布的普惠金融白皮書。官方文件稱,編寫該白皮書是“為階段性總結宣傳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成果”。

普惠金融之路:廣闊天地 大有作為

儘管剛一發布,即有不少P2P平臺迅速跟進,藉此強調自身的普惠金融屬性,再次紛紛打出“持續踐行普惠”、“助力普惠金融發展”等旗號,但事實上,預先發布的白皮書摘編版,對於網貸隻字未提。反而在談到“遏制亂象、防範風險”時,提到的“打著普惠金融旗號追逐暴利、從事違法違規活動的亂象”、“要防範對重點群體多頭授信、過度授信的風險”,讓剛剛經歷過一波雷潮的網貸行業,很容易對號入座。

發佈白皮書的另一個原由,是為了落實《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關於“定期發佈普惠金融白皮書”的要求。該規劃是我國首個發展普惠金融的國家級戰略規劃,由國務院在2015年底正式出臺。其中第三條第三款“發揮互聯網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有益作用”明確提出,要“發揮網絡借貸平臺融資便捷、對象廣泛的特點,引導其緩解小微企業、農戶和各類低收入群體的融資難問題。

按照前述普惠金融發展規劃,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

普惠金融所謂的“普惠”,就是要讓金融服務能夠惠及社會各個階層和群體,而之所以指明重點服務對象,是因為之前的金融服務體系尚未惠及這些群體,或者服務不足。

從融資需求來說,這些重點對象,無論是小微企業、三農領域,還是低收入群體,都屬於小微金融的範疇,長期以來,他們都是被以銀行為代表的正規金融機構所忽略的群體。

隨著國家級普惠金融戰略的推出,情況看起來得到了一定改觀。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大中型銀行紛紛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以聚焦小微企業、三農和脫貧攻堅等領域。

日前發佈的普惠金融白皮書,也展示了銀行業在這些領域取得的成績。白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30.74萬億元,較2013年增長73%,所對應的小微企業共1521萬戶,較2013年末增長21.7%。

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銀行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還是上述業務的明顯增長,都明顯是在政策引導下發生和實現的。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國有大型銀行要率先做到,實行差別化考核評價辦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此基礎上,原銀監會跟進出臺《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實施方案》,這才有了後來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的普遍設立。

近年來,審計署對於金融機構的審計報告,已經多次指出小微貸款被挪用的現象。比如說,農業銀行六家分行將非小微企業的貸款計入小微企業,涉及50多億元,光大銀行2014年發放的3600萬元小微貸款,實際上被提供擔保的大企業套取,而工商銀行2014到2016年對小微企業的貸款統計不準確,相關資金達896億元,等等等等。

普惠金融之路:廣闊天地 大有作為


由中國人民銀行和世界銀行聯合發佈的《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普惠金融:實踐、經驗與挑戰》,在充分肯定中國普惠金融取得的成就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隱憂。比如說,其中指出“正如報告中明確指出的,政府大力支持普惠金融是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重要特徵”,“就推進普惠金融而言,許多金融服務提供者的商業運行模式能夠可持續是個一直存在的問題”,“國有商業銀行或受政府影響的金融服務提供者收到了較多行政干預,從而抑制了市場競爭和創新,因為這些機構通常經營效率低,沒有完全市場化運作,也會對市場產生類似的扭曲和抑制效應”。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則表示,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應避免變成一項運動,政府應該將更多的普惠金融創新探索交給市場自發推動。

相比之下,P2P網貸是民間力量崛起的結果。中國網貸行業從2007年肇始,至今歷經11年的時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基本是自由生長,監管層給予了這種新生業態以最大限度的包容。而且,眾所周知,P2P網貸給到出借人的收益率,儘管已經持續下降,但仍然遠高於同期銀行的貸款利率,這樣的資金成本,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

P2P上的借款用戶必然是被排斥在銀行體系之外的群體,而這也正是國家普惠金融規劃所認定的重點服務對象。

時間終將給出答案。

孝鑫寶傳送門:www.xiaoxinbao.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