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秒殺馬雲,日賺4億元的中國“隱形富豪”,擬赴港上市

秒殺馬雲,日賺4億元的中國“隱形富豪”,擬赴港上市

來源|金融家

中國有位“隱形富豪”,有人愛它,有人恨它,卻不得不佩服它。


它的掙錢能力秒殺“國民教父”馬雲,營收總額達萬億元,連續三年繳稅超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

全球每銷售十支香菸,有一支就是它生產的,它是全球最大的捲菸生產企業——中國菸草。

然而,日賺4億元的中國菸草向來低調,就連子公司赴港,都選了一個大家都在“狂歡”的日子。

2018年12月31日,港交所披露,中國菸草旗下全資子公司中煙國際(香港)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前文件。

這意味著,咱們的“隱形富豪”準備公開示人了!

01“隱形富豪”誕生記

2019年1月1日凌晨,很多人可能在倒數中許下了新一年的願望,中國菸草公司扳著手指頭,數著子公司赴港上市的日子。

三年前,中國菸草走到“榮耀”巔峰,在113家央企中脫穎而出,以1649.40億元的利潤位居央企利潤排行榜首,實現全年工商稅利總額跨越一萬億元的“龍門”,每天的淨利潤達4.52億元。

而剛剛“高調”派發了15億元紅包的阿里巴巴,2018財年的淨利潤也僅為614.12億元,還不及中國菸草的零頭。

作為中國納稅第一的企業,在世界500強榜單中卻不見它的影子,中國菸草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隱形富豪”。

秒殺馬雲,日賺4億元的中國“隱形富豪”,擬赴港上市

雖然未來上市的是其全資子公司,但在我國的菸草專賣體制下,中煙國際(香港)的上市,也將成為我國菸草行業走向資本、走向國際化的標誌。

回想剛改革開放那會兒,百廢待興,百業待舉,當時菸草行業處於“分”的階段。計劃外小菸廠林立,大量粗質捲菸充斥市場,捲菸生產處於近乎“失控”的狀態,國家捲菸稅利流失嚴重。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菸草行業被“合”了起來,實行國家專營,“加強對菸草行業的集中管理,改善市場捲菸供應,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1982年1月,中國菸草總公司成立,菸草變成一種特殊的消費品,擔負著為國家建設中資金積累的責任。

在“吃飯沒鍋,辦公沒桌,出門沒車,睡覺沒窩”的窘迫條件下,中國菸草“摸著石頭過河”,一邊實行產供銷、人財物、內外貿集中統一管理,一邊完善菸草專營和集中管理體制。

起初也歷經險阻,從大力發展到“限產壓庫”,再到遏制菸葉超產,後來還有走私的問題,可謂棘手。

直到國家局明確“總量控制、稍緊平穩”的方向,菸草行業才握著“指南針”建立起全面的、完整的菸草專賣制度。

有了制度和法律保障,菸草行業才得以迎來發展的“春風”,進入活力開拓的新格局。

時至今日,中國菸草已低調的連續三年繳稅超過一萬億元,對比2017年中國財政總收入才17萬億元來說,這也算是“不負使命”了。

02“隱形富豪”靠的是暴利?

中國菸草所擁有的營收與繳稅雙萬億元頭銜,靠的是在我國的菸草專賣體制下,謀取的暴利嗎?

讓我們先來看一份財務數據。據中煙國際(香港)招股書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以及2018年前三季度,其營收分別為76.19億港元、63.1億港元、78.07億港元和50.77億港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3.91億港元、3.38億港元、3.48億港元及2.22億港元。

掐指一算,中煙國際(香港)在2015年到2017年以及2018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均不到8%,僅有7.4%、7.7%、6.3%和5.8%。要知道,中國部分酒企、藥企的毛利率可達90%以上。

秒殺馬雲,日賺4億元的中國“隱形富豪”,擬赴港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中煙國際(香港)招股書上的其餘財務比率也並不突出,我國菸草的價格也遠比歐美國家的便宜。這與大家印象中“菸草暴利”大不相同。


其實,中國菸草的“富豪”身份,很大程度上是中國菸民給予的,中國菸民太多了。據瞭解,目前全球菸民11億,中國就有3億。

詩曰:“上下五千年,事物萬萬千;何事最銷魂,當然數吸菸。”在中國,菸草絕不僅僅是一種消費品,它早已融進了“人情世故”,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

比起逢年過節要“送禮”,香菸既是許多政治家、學者、詩人,藝術家用來“薰陶”靈感的物品,也是許多當代年輕人釋放壓力的途徑之一。

曾有位剛剛入社會的男性朋友和我說:以前覺得“抽的不是煙,抽的是寂寞”這句話很挫,後面發現這句話是寫實,面對著壓力、煩擾、孤獨,沒有什麼比一支菸更瞭解我了。

在中國,已有52%的男性和2.7%的女性成為了菸民。說到這裡,並不是要鼓勵大家去“薰陶”自己,而是要告訴大家,煙它本身是蒼白平淡的、有害的,碰上它你會無法自拔,不要輕易成為“隱形富豪”暴利的根源。

03“收割”VS“求生”

俗話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經過三十七年的成長,中國菸草在即將步入中年之際,也遇到了“危機”。

據國家菸草專賣局公開消息稱,2019年,中國菸草的任務是確保銷售達到4750萬箱的目標任務,確保降庫存100萬箱以上目標,守住總量紅線。

兩個“確保”的出現讓不少網友驚愕,難道香菸也賣不出去了?

伴隨著世界各國控煙工作的持續推進,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全球範圍內捲菸銷量在2014年達到頂峰之後持續下降,到2017年才止跌回升,但仍然面臨持續提升的困難。

秒殺馬雲,日賺4億元的中國“隱形富豪”,擬赴港上市

從全球市場來看,菸草製品的銷售總額約在7700億美元左右,全年捲菸銷量5.5萬億支。而菲莫國際、英美菸草、日本菸草和帝國品牌四家跨國菸草公司,就壟斷了全球除中國以外約70%的捲菸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菸草總公司在國際捲菸產銷規模約佔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但中國菸草對外貿易依存度很低,比重只有3%左後,幾乎沒有任何國際競爭力。


可以說,中煙國際(香港)的上市,是中國菸草總公司“自救”也好,為提升國際競爭力也罷。

總而言之,這是中國菸草懷揣勇氣跨出的一大步,也給中國菸草行業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