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十渡之行——仙棲山的索道和玻璃棧道

仙棲山的索道和玻璃棧道很有特色。

仙棲山其實並不高,但是足夠蜿蜒,而且道路並不好走,青石臺階有的溼滑,有的已經破碎,加上雜草叢生,在這裡登山,是一件非常耗費體力的事情。不過導遊介紹給我們一處上山電梯——魔毯。所謂的魔毯,就是一條很長很長的傳送帶,我們平時乘坐的滾梯讓人站著上行的,這個魔毯是平的,我們只能坐在上面,而且是倒著坐在上面,倒著坐比較安全,不至於翻下去,還可以觀察到我們上升的高度。這樣的電梯還是第一次乘坐,比較新奇,最主要的,是比較省力,山路艱難,如果在上山的途中便耗盡體力,再下山就麻煩了。

十渡之行——仙棲山的索道和玻璃棧道

坐著這條傳送帶式的電梯,我們上行了大概十分鐘,到了電梯的終點。下了電梯,是一個洞穴,叫做水簾洞。洞門前有水從山頂飄灑下來,美其名曰瀑布。水是人工引自山頂泉水,因為瀑布的覆蓋面積有限,沒有天河倒瀉的氣勢,只能算作山澗小流,從這小流旁走過,還是有細碎的水珠濺到身上,在正午的炎熱中,總算有一點清涼。水簾洞是很小的洞穴,裡面就幾處射燈,我們進去,然後原路返回,很後悔多走這幾步路,白白耗費了一些體力。

十渡之行——仙棲山的索道和玻璃棧道

十渡之行——仙棲山的索道和玻璃棧道

接下來是爬山,魔毯只是把我們送上了半山腰,我們還需要自己爬一段山路。山路陡峭,好在兩邊都有扶手,於是手腳並用,走走停停,不到半小時,便也上到了山頂。山頂的視野開闊,遙看群山,俯瞰流水,都覺得神清氣爽。而在這裡,玻璃棧道下面的風光,卻讓我望而卻步。

這裡的玻璃棧道,玻璃更加透亮,山勢更加高聳。站在玻璃上,向下看,便是壁立千仞,壁立千仞之下,是靜靜的流水,看了一眼,我便覺得有些眩暈,腳有些發軟。我身邊的一位遊客善意的提醒我:別往下看,那是在找虐。我也覺得,人走在玻璃上,就像走在空氣中,我沒有騰雲駕霧的本事,自然為自己身處雲端而害怕,何況每走一步,玻璃似乎都有微微的顫動。雖然我明知道,有機玻璃的硬度,足夠保證我們的安全,但是視覺上的落差,映射到心裡,便形成了恐懼。在高空玻璃上行走產生的恐懼,沒有辦法閉眼睛,因為人要分辨自己行進的方向,兩邊的扶手此時就成為人們賴以生存的救命稻草,即使手握扶手,也不敢閉眼,因為閉眼,可能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但是蹦極,是自上而下的自由落體,人們最初的恐懼,可以閉眼,因為無論如何,都要下墜,索性眼不見心不煩,聽天由命。因而,在高空棧道上的恐懼,是持續的,而蹦極,是瞬間的。持續更加折磨人。

十渡之行——仙棲山的索道和玻璃棧道

妻子竟不害怕,很自然的穿梭於玻璃棧道,拍照,拍小視頻,我就只能手扶著扶手,目視前方,戰戰兢兢的走,母親更是走了一會,便不再走,真是受不了這個刺激。

在仙棲山頂處玻璃棧道上的體驗,確實有些驚心動魄。我並不恐高,但是如妻子所說,她體重八十,如果她站在玻璃棧道上面都有危險,那其他人就不用上去冒險了;而我的體重一百七(當然不是公斤),所以比妻子的擔心要多一些。

在仙棲山上,還有少數民族的表演。據說演出的是阿瓦人。表演的節目有魔術,徒腳踩鋼刀,噴火。雖然這些節目在電視裡常見,但是近距離接觸還是頭一回。尤其是徒腳踩鋼刀和噴火。魔術是近景魔術,手速快是王道,雖然我們沒有看出破綻,但是劉謙看多了,也便沒有什麼興奮點了。

腳踩鋼刀,確實讓我們有些不忍直視了。光著腳踩在鋒利的刀刃上,已經是很危險了,還有位表演者揹著一位觀眾表演,更加觸目驚心了,表演過程中還是有位表演者腳受傷了,可見表演得貨真價實啊!這樣的表演不僅需要技巧,還需要鍛鍊勇氣!

十渡之行——仙棲山的索道和玻璃棧道

噴火的原理很簡單,嘴裡裝滿酒或者油一類的燃料,對著火把噴,便會形成長長的火鏈,雖然需要訓練,但是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火鏈噴射出來的時候,還是很震撼的!特別是距離我們只有不到三米的距離。我們能夠清楚地感受到火鏈傳遞的熱浪,有的火鏈可以長達五米,非常壯觀。

十渡之行——仙棲山的索道和玻璃棧道

十渡之行——仙棲山的索道和玻璃棧道

仙棲山的下山路,並沒有傳送帶,我們只能一步步向下走,好在有扶手,不然山路荊棘,確實艱難。下山路比上山路要難走,我們打起精神,平安著陸。

仙棲山之旅,傳送帶,玻璃棧道,民族表演,讓我們印象深刻,在十渡這個地方,仙棲山還是值得一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