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長虹智慧廚房系統打造新型競爭力,開闢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新通路


長虹智慧廚房系統打造新型競爭力,開闢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新通路

一石激起千層浪。日前,在四川綿陽舉辦的長虹秋季產品發佈會上,全球首款跨界打通第一產業農業和第三產業餐飲服務業的智慧廚房系統首次揭開神秘面紗,一時引發了社會各界,特別是家電製造、餐飲服務等產業對於長虹跨界和團餐市場生態變革的熱議。

對於長虹來說,最新發布智慧廚房系統就是下一輪加速轉型的新支點、新引擎。“智慧廚房系統,看似跨界第一和第三產業,實則是長虹面向服務的製造轉型的成果之一。”長虹公司董事長趙勇此言背後則是,長虹5年來以智能化為戰略中軸線,積極推行面向服務的製造和麵向製造的服務“兩個轉型”,從而實現從製造向服務、從產品向平臺、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等多維度的價值鏈耦合,讓轉型發展不再是隨波逐流的跟隨者,而是打造未來新型競爭、新型經濟的主導者、引領者。

主動轉型佈局團餐業態,開闢產業新跑道!

對於中國家電企業來說,家電業短期內難以擺脫經濟調整期的陣痛,轉型升級已不是一道可有可無的多項選擇,而是生死關頭的最後戰略選項,最大難題就是顛覆自我、打破傳統思路和框架,跳出傳統產業相對優勢的“舒適區”,儘快找到一個支撐未來產業持續發展的新興增長點,主導產業變革、引領未來變局、贏得經濟效益。

長虹智慧廚房系統打造新型競爭力,開闢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新通路

長虹以智慧廚房系統一款產品攪動家電業、餐飲業兩個行業變局,這可以說是長虹主動轉型、挑戰自我的創新發展之壯舉。不再安於自身引以為傲的優勢資本,而是勇敢地走出“舒適區”,以跨界思維和創新精神,打造產業持續發展新的增長點。

此舉之所以產業影響力和市場影響力如此之大,關鍵在於由算法、大數據、深度學習、互聯網等科技塑造而成的廚房機器人成主角,接過大廚房廚師的掌勺,自動投料、自動炒菜、自動清潔等,煙熏火燎的傳統廚房生產方式成為過去。也以此,長虹將傳統家電製造業的產業競爭觸角全面伸向仍處於野蠻增長的“團餐”市場。

團餐是一個近9000億的沉睡富礦,佔全國餐飲業四分之一,影響7億人以上的味道。這是一個全新的藍海,同時也是處於野蠻擴張、傳統生產的大象市場,也是企業轉型發展最難觸及的地帶。然而與眾不同的是,長虹智慧廚房系統跨界佈局,其價值作用並非僅僅是搶市場,而是人工智能機器人彌補傳統餐飲業效率、成本、口味等不足,聚合地域化、碎片化、多元化、年輕化等消費需求,並打通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來做大這塊蛋糕。

一切不以市場需求利益為根本的轉型發展都是耍大牌。如何讓轉型發展不是企業獨角戲,需要技術研發從市場需求出發、產品創新回到需求的滿足,實現用戶、客戶、企業三者之間的產業鏈共享、價值鏈共贏,並通過持續迭代更好地適應需求,並反過來倒逼提升升級需求,如此才有可能化解產品叫好不叫座,產業為了轉型而轉型的發展尷尬。

長虹推出智慧廚房系統、跨界佈局團餐之所以引爆兩大產業變局的邏輯恰在於此。具體來看,一方面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創新不僅是顛覆了傳統廚電產品、傳統廚房,而且給用戶餐飲體驗和味覺的革新,比如用戶手機點餐,機器人烹飪,特別是標準化回鍋肉、宮保雞丁等65個菜品,455個規格,烹飪0~300℃之間精準控溫等,機器人餐廳做出大廚小灶的味道,解決的也是中餐標準化、規模化的最大盲點。另外一方面智慧廚房系統不再是傳統廚房信息孤島,而是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依託重構未來大廚房、大餐飲的生態系統,比如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高度集成,實現餐廳飯桌與農戶田間之間的有效銜接。

製造與服務雙向轉型,智慧廚房讓長虹打造餐飲新格局

開自營餐廳、搶佔團餐市場,是外賣平臺未來佈局的重要一環,但也存在諸多問題。當前整個中國的外賣平臺市場,其經營模式要麼是加盟、眾包混合經營,要麼是代理模式。但是當戰火從線上蔓延到線下時,這些顯然已經不適合企業的市場拓展和用戶的品質升級。同時,成本高、利潤小,菜品口味差,衛生安全問題多,運營效率低下等諸多問題都需直面和解決。

長虹智慧廚房系統打造新型競爭力,開闢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新通路

如今,隨著長虹智慧廚房系統的推出,可以說給了外賣企業開拓線下,探索“直營店”模式的最佳契機。特別是讓美團這些先行者們,看到了希望和突破口。

之所以這麼說,業內人士表示,因為長虹智慧廚房系統的運作方式正是直擊團餐的痛點。比如,該系統可搭載專業菜譜,並且滿足從自動投料、自動炒菜、自動清潔的全程自動化菜品製作。流程化、標準化的程序不但可以保證菜品口味和食品衛生安全,更可節約成本。以500人規模食堂三年就餐狀況來測算,長虹智慧廚房系統成本可減低三成。

團餐正是長虹智慧廚房系統要攻佔的高地,與外賣平臺的下一步戰略重心一致,這就不難理解長虹與美團抱團開拓團餐市場。對外賣平臺來說,接洽了該智慧廚房系統,一系列看似不可控的問題,都能夠通過智能化、互聯網化的方案一攬子解決。

更為重要的是,外賣平臺一直想打通卻難以推進的全產業鏈,在長虹的智慧廚房系統面前迎刃而解。因為該系統不但打通種養、加工、配送、烹飪到點餐、溯源等全流程,更能實現能源消耗、食材品質、食客反饋等數據的“端雲一體”,形成涵蓋農場、食材供應商、後廚、用戶等環節的閉環數據流。這樣的模式不僅可以把控全產業鏈品質,還能提升食品流通環節的效率,減少浪費現象,避免盲目種植與採購。

促成雙方合作的原因,除了智慧廚房系統的諸多優勢,背後還有另一個關鍵因素——資本。正如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兩者合作最可能的模式就是開設線下店直營。這樣外賣平臺可緩解重資產壓力,徹底擺脫資本的掣肘,以更小的投入更快盈利。同時,這也意味著長虹藉助資本、金融等手段,將觸角深入服務產業。

對外賣產業來說,一旦成功接洽智慧廚房系統,將徹底顛覆現有運作模式。外賣平臺不再僅僅是配送,而是從第三產業服務,跨度到第二產業加工製造和第一產業農業,產生全產業鏈效應。對長虹來說,這是其近兩年來推出“面向服務的製造轉型”落地應用,也為家電產業轉型尋找增長新通道探索了新的可能。

可以想象,未來一旦長虹與美團等外賣配送平臺牽手,外賣平臺融合智慧廚房系統落地“直營店”,將加快對團餐市場的跑馬圈地,對餐飲業、外賣行業、甚至家電產業都意義深遠。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啟幕。

========

家電銳觀察:洞察轉型變革時期的家電脈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