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興山縣計劃5年投資14億元進行全域生態修復

興山縣計劃5年投資14億元進行全域生態修復

(通訊員文紹華)“十一”黃金週期間,來興山旅遊的遊客,順著昭君鎮向神農架溯流而上,處處可見淺灘,碧水、青山、藍天相映,構成一幅幅多彩的水墨畫,這是興山縣實施生態水洩放和河道生態修復工程取得的綜合成效。

據悉,2017年下半年開始,興山投資2.61億元,啟動了南陽河流域生態修復等10大項目,並計劃5年投資14億元進行全域生態修復,推動全縣產業轉型升級。

覆蓋興山全境的香溪河有3條支流,因水能資源豐富,自然落差大,以梯級開發方式形成的小水電集群成為全縣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撐。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山青山”。隨著長江大保護工作的深入,興山縣委縣政府決定以興發集團為龍頭,對覆蓋全境的3條支流實施生態水洩放和生態修復工程,讓美麗的河流再現往日的激情。

興發集團所屬28座電站,實施生態水洩放難度大,集團在水利部門的業務指導下,因站制宜、一站一策,高標準實施。孔子峽電站當初採用在大壩上截口的方式洩放,由於該流域承雨面積小,遇到乾旱期洩放量仍達不到標準,該站再次優化方案,投資40多萬元對上游電站的尾水箱涵進行封堵截流,直到洩放量達標。毛家河電站大壩為面板堆石壩,高達100米,其壩體結構不能破壞,該站從隧洞檢修孔安裝320米引水管進行洩放,投資達47萬元。南陽河流域對9座電站分別採取焊堵攔柵、非溢流壩段開槽、衝沙閘洩放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歷時半年多時間。為確保生態水洩放管理日常化、規範化,集團明確各電站站長為第一責任人,在主要洩放口安裝自動化在線監控系統,自覺接受上級主管部門24小時在線監控。今年入夏以來,雖然天旱少雨,發電量減幅達30%以上,但各電站寧可少發一度電,絕不少放一方水,確保綠水長流。

南陽河流域是興山通往神農架旅遊區的交通要道,該縣在沿途17公里範圍內修築生態壩13道,修復生態護岸4800米,壩上波光粼粼,山水相映;壩下水流潺潺,瀑布沿壩而垂。一壩一景,處處生輝。此外,還在朝天吼、石家壩電站等區域造就“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供來往行人免費觀光。現全縣生態壩已建27座。

修建於南陽鎮一線天的生態壩,長80米、高2米,延伸水域500多米,成為夏日裡人們納涼的好去處,可同時容納3000人。今年入夏以後,前來這裡游泳納涼的人絡繹不絕,高峰期達每天1000人次以上。村民們經營鮮核桃、烤紅薯、滷雞蛋、烤玉米棒等各種小吃,日收入300元至500元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