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不確定性太多的當前光伏產業

不確定性太多的當前光伏產業

做投資最怕不確定性。如果確定風險大於機會,可以決定不投資,如果確定機會大於風險,可以決定投資。如果大的機會非常確定但太多的風險不確定,就會讓投資人很尷尬。當前的中國光伏企業家們,就會很尷尬。

9月13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全球氣候行動峰會上代表中國再次鄭重表示:“中國將採取切實行動,確保百分之百兌現對外宣佈的應對氣候變化承諾”,這讓中國光伏產業的大發展更加確定,也讓光伏企業家千載難逢的機遇期也更加確定。

但是,與光伏產業大發展、機遇期緊密相關的補貼發放、併網限電、平價上網、電力交易、非技術成本降低、產業整合完成時間等重大投資要素,卻一個都不確定。

當前的中國經濟,是改革開放40年來最不確定的時期。當前的產業時代,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快速變化、迭代發展的時期。當前的中國光伏,則是處於這兩個背景之上的產業多重變化的交匯時期。

當前的光伏產業,處於產品結構性過剩帶來的產業整合不知何時完成、平價上網似是而非而發電補貼卻已加速退坡、光伏發電趨近市場價格但電力市場卻未形成,這樣一個多重不確定變化的交匯時期。

在這一時期,光伏企業家對未來的感覺會是清晰的,判斷會是多樣的,決策會是痛苦的。

作為旁觀者的老紅,對當前的光伏產業有這樣一些感覺:

一個感覺是,支持光伏產業產生重大突破的條件正在具備。以金融要素為例,老紅關注光伏產業投融資八年,過去,對於影響這個產業的金融要素,需要發現、需要呼喚。現在,這些要素已經不請自到。來到光伏產業的金融機構多了,關注光伏產業的金融朋友多了,服務光伏產業的金融產品多了。比如從2014年開始關注的光伏電站資產證券化產品,在傳統思維下,已有發行成功的個案;在創新思維下,由於工業互聯網、國網互聯網金融、區塊鏈技術等資源向光伏產業的聚集,使得通過技術手段增信光伏電站未來收益值得探討,也使得光伏電站資產證券化的標準化成為可能。甚至還有金融朋友,根據我國光伏電站的特殊融資背景提出探討Yield.Co。

一個感覺是,光伏產業的發展方向清晰,發展結果清晰,但是光伏企業應當選擇的發展路徑不清晰,何時能夠進入良性狀態的時間更不清晰。特別是面對產業需要融合發展、光伏是未來能源生態入口的複雜背景,企業在發展方向上,是選擇縱向發展?是選擇橫向發展?還是選擇生態化發展?

一個感覺是,光伏企業家想要積極大膽投資,卻又不敢積極大膽投資,如果積極大膽投資,無法保證不陷入困境。方向選擇對了,路徑選擇對了,不代表投資一定成功。面對剛剛開始的殘酷的光伏產業整合,企業在發展策略上,既要面對“現金為王”、“走一步看一步”、“積極大膽投入”的困難選擇,還要面對投資時間、規模、節奏把控的困難選擇。

縱觀當前的大型光伏企業,大致有四類選擇:“生態化發展”,“積極大舉投資”,“數字化轉型”,“穩步發展”。這四類企業,在長期、殘酷的產業整合中,可能一戰成名,也可能相應面臨“資金短缺”、“操之過急”、“缺少規模收入”和“錯失戰機”的重大風險。

總之,對於當前的光伏企業家,巨大的機會與眾多風險同在,成就霸業與大敗出局同在,難以決策與必須決策同在。

對於不確定性太多的市場,管理學家陳春花說:“面對不確定性的技術和快速發展的市場,唯有想像力才能解決未來的挑戰”。“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不確定性”。“你會發現識別不確定性好的企業,能夠提前佈局並因此獲得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

華為也曾多次遇到不確定性太多的市場,既有“把一些不確定性的東西確定以後再進行判定”之說,又有任正非“對確定的事情進行飽和攻擊,不確定的事情先打一槍、再轟一炮”之說。

對於當前不確定性太多的光伏產業,老紅有一個清晰的感覺:如果戰略決策還需時日,部分戰略思維修改已經時不我待。

第一,無補貼思維要從技術到戰略。從現在開始,投資光伏產業,必須是建立在無補貼思維的基礎之上;

第二,國際市場思維從技術到戰略。重視國際市場,不僅只是產品生產、銷售市場,也是人才、研發、投融資市場,應當具有李書福那種建立統一的全球產業供應鏈的思維維度;

第三,合作思維從技術到戰略。不同於工業時代,專家界定新經濟時代是“共生”時代,強調企業間的合作互贏。這一點,在“未來能源生態入口”的光伏產業尤為重要;

第四,突出光伏產品使用價值思維從技術到戰略。在分佈式光伏銷售市場,過去,突出投資價值與突出使用價值可以並存。現在,在發電補貼大幅下降帶來投資回收期大幅延長的背景下,銷售思維只能向突出光伏發電的使用價值轉換。

9月20日,美團終於上市了。2011年時,模仿美國Groupon,中國曾有超過5000家的團購公司,“大部分是雄心勃勃卻又懵懂無知的創業者,抱著僥倖的心態,走向‘死亡遊戲’”,“前進不容易,放棄不甘心”,“每天都不想活,但是不敢死”。這和當前的中國光伏產業很相似,也和需要王興這樣的人在不確定性太多的市場中,找到獨特的確定思維很相似。中國光伏產業,產生“BAT”、“TMD”的時代正在到來。

參考資料:《解振華:中國將百分之百兌現應對氣候變化承諾》《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 | 華為完整方法論》《陳春花:行業領先企業如何應對不確定性》《陳春花:工業時代的「贏」,無法延續到數字時代的「生」》《李開復:再極致的人生算法,都不如愛》《美團上市,梁寧:它如何一再後發先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