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土耳其為什麼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搖擺不定”?

在中東地區,土耳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給人的印象就是首鼠兩端,在國際上一會兒反俄羅斯,一會兒反美國,總是在二者之間搖擺不定。

土耳其為什麼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搖擺不定”?


今天筆者談談有關土耳其的歷史原因和現實的需求。來說說土耳其這種首鼠兩端、搖擺不定態度的原因。

首先,從歷史上看,土耳其和西方走近得益於土耳其的優勢

如果還把土耳其當做中東國家的話,土耳其其實在過去50多年裡一直是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夥伴之一,這是遏制俄羅斯的門戶國家。看看土耳其地圖,就知道該國正對著黑海,而黑海對岸就是俄羅斯。俄羅斯最精銳的海上軍事力量,就是黑海艦隊。

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扼守黑海的出海口與克里米亞俄軍基地,一旦西方與俄羅斯發生衝突,土耳其就可以“關門打狗”態勢。

土耳其為什麼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搖擺不定”?

土耳其地理位置

再看看其餘的美國在中東的盟友,比如沙特、以色列、埃及等,距離俄羅斯都有十萬八千里,鞭長莫及。他們幾乎沒有直接面對俄羅斯的領土。

地理位置優勢這是土耳其能獲得美國和西方垂青的重要原因。

其次,冷戰促使土耳其選邊站,世俗化是土耳其與西方走近的關鍵。

二戰後就開始了美蘇對峙的冷戰。冷戰讓土耳其必須要選邊佔。是與蘇聯走近還是與西方走近?

凱末爾主義在土耳其流行了幾十年,土耳其的意識形態更加偏向西方而不是蘇聯的體制。因此土耳其和西方一拍即合,共同對抗蘇聯。

土耳其為什麼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搖擺不定”?

甚至土耳其和以色列還拋卻了宗教上的分歧,軍事合作非常密切,成為美國在中東抵抗蘇聯擴張的兩把尖刀。這也說明土耳其在和西方走近後的世俗化一直進展不錯。這是保證土耳其能和西方親密的社會因素。

再次,冷戰後,土耳其對抗俄羅斯地位下降,埃爾多安上臺後世俗化倒退。

土耳其之所以被人視為“首鼠兩端”,主要是從20多年前開始的。當年冷戰結束是個最大誘因。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後,北約開始東擴。之前對土耳其的倚重度,顯然被一些東歐國家代替了。他們成了防範俄羅斯的前沿。

土耳其雖然也在黑海等地對俄羅斯形成壓力,但俄羅斯軍事力量一度削弱,海軍廢弛,也讓土耳其的重要性在北約裡下降不少。

在埃爾多安上臺後,土耳其開始了世俗化相對倒退之路。比如公共場合戴頭巾重新出現在土耳其輿論中,對伊斯蘭法的更嚴厲違反的制裁也是埃爾多安正義與發展黨的主意。

土耳其為什麼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搖擺不定”?

該黨長期在土耳其控制政權,埃爾多安做完總理作總統,該黨諸多成員除了做外長又做總理,幾乎等於控制了土耳其的命脈。他們對凱末爾世俗主義的“背叛”,埋下了土耳其與西方的裂痕。

比如,土耳其長期申請加入歐盟,但歐洲人擔心這個伊斯蘭大國的意識心態問題遲遲沒有批准。讓土耳其很受傷。如今的土耳其也不申請了,似乎“看破紅塵”,其實是不把歐洲放在眼裡了。

最後,土耳其經濟實力擴張,恢復大國地位的夢想促使該國對西方態度轉變。

土耳其是全球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該國在過去十多年期間,經濟長期處於兩位數增長。當然這種增長是靠大規模發債、高通脹並行來進行的。換句話說有很大泡沫。

土耳其為什麼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搖擺不定”?

但泡沫容易造成繁榮,土耳其曾經人均超過1萬美元,幾乎邁入了發達國家俱樂部。也成了主要的新興國家代表。

埃爾多安認為這都是他長期執政的結果。在此背景下,埃爾多安有實力向西方“要價更高”,而不是像冷戰時代那樣當作美國和西方的“跟班”。因此他很可能內心膨脹到以奧斯曼帝國繼承人自居,更不把凱末爾的世俗化之路看在眼裡。

土耳其為什麼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搖擺不定”?

當美國人要求土耳其釋放美國律師後,埃爾多安的自尊心受到“強烈刺激”,開始表現出獨立自主外交的意識,接近俄羅斯,走上反美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