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寶寶出現“驚跳”現象被認為是抽經或缺鈣,真的是這樣嗎?

寶寶出現“驚跳”現象被認為是抽經或缺鈣,真的是這樣嗎?

新生寶寶不論白天還是夜裡,睡得不安穩,一有聲音(如人聲、開關門聲等)就會發生驚跳,驚醒後睜大眼睛東看西看,有時大聲啼哭,這時把他抱在懷裡拍幾下就會又睡著了,有時睡覺還小聲哭,總是睡不實

經驗不足的寶爸寶媽們總是把坐月子裡的媽媽和新生兒的房間搞得靜悄悄地,連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出聲響驚嚇了寶寶,這種唯恐聲音嚇著寶寶的做法應該嗎?

寶寶出現“驚跳”現象被認為是抽經或缺鈣,真的是這樣嗎?

出生不久的寶寶,在入睡、清醒時聽到響聲後肢體會快速的抖動幾下,出現“驚跳”現象,許多家長對此很擔心,認為是寶寶抽筋或缺鈣,真的是這樣嗎?

1.寶寶出生前是在媽媽溫暖舒適的子宮中,他的身體一直都是捲曲的,胳膊和腿也是,現在突然整個空間都向他敞開了他可以自由運動,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動手腳了

2.出生不久的寶寶大腦皮質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外界響聲從耳神經傳入大腦神經中樞時,神經衝動可同時波及到大腦控制四肢的神經纖維上,引起四肢肌肉抖動;大聲、強光、震動以及改變其體位都會使寶寶驚跳起來

3.新生兒受到強刺激而驚跳錶現為雙手向上張開,又很快縮回,有時還會啼哭,手的動作與哭聲又加重驚嚇程度而哭得更兇;有時聲響和震動都不大,但距離較近時,也會如此;這種現象也稱為擁抱反射,到三四個月時才慢慢消失,屬正常現象

4.有些寶爸寶媽可能會以為出現“驚跳”現象是因為抽筋或缺鈣,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寶寶肢體抖動時,如果輕輕壓住肢體,可以使肢體停止活動,而抽筋時輕輕按壓並不能停止肢體抖動

寶寶出現“驚跳”現象被認為是抽經或缺鈣,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寶寶驚跳反射有點頻繁,寶媽很擔心,可以嘗試這些方法來緩解

1.胎兒基本上是在安靜環境中成長的,出生後面對外界的刺激很不適應,這時儘量給寶寶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避免噪聲、強光等刺激

2.出現驚跳後,可以輕輕地把寶寶抱過來拍拍,並放一點輕音樂,讓小寶寶在新的世界裡有安全感,知道媽媽就在身邊

3.每天可以適當的給寶寶做一些按摩,沒有特定的按摩方式和位置,只需要輕輕的給寶寶接觸按摩就好,提前訓練寶寶的觸摸能力,讓寶寶感受到在這個環境中的安全感

4.在睡覺前可以將寶寶用包被包裹起來,包裹的鬆緊要適度,太鬆或太緊都會令寶寶感到不舒服,包被外面也不必用布帶緊束捆綁,只要能起到稍微減少寶寶的活動範圍的作用就能減緩驚跳反射

5.適當的拉拉寶寶的四肢,幫助寶寶有規律、有節奏的做一些伸展運動,這樣有利於寶寶的身體和智力的生長髮育,幫助寶寶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體

寶寶出現“驚跳”現象被認為是抽經或缺鈣,真的是這樣嗎?

新生兒在睡眠時常常出現驚跳,這是小孩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大腦功能的不斷完善,這種不自主的抖動現象會逐漸消失,被自主性、有意識的動作代替,但如果寶寶驚跳是屬於以下的一些情況,媽媽就不能掉以輕心

1.在某一時期內驚跳發作過於頻繁

2.驚跳時不僅僅是手足的抖動,似乎全身都在抽動

3.精神差、眼睛凝視、眼球向上翻轉、尖叫、哭聲低和嘔吐等現象

4.口部反覆地做咀嚼、吸吮動作,呼吸不規則並伴皮膚青紫、面部肌肉抽動等

5.出現以上情況可能是驚厥,新生兒驚跳和驚厥是兩回事,驚跳不是病,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驚厥提示小兒患有某種疾病,要及時請醫生診治

參考書籍

1.程志忠,田琳,汪洪主編,小兒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6.

2.何秀芬,孫巍,王傳寶編著,0-3歲嬰幼兒養護有問必答,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08.

3.金海豚嬰幼兒早教課題組編著,細節決定成功育兒,中國婦女出版社,2008.1.

4.夏黎主編,婦嬰月子寶典,南京出版社,2005.06.

5.童梅玲編著,準爸爸準媽媽必讀 迎接新生寶寶,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