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中秋花月夜 月是珏山明

珏山月,天下奇。

每到中秋,要賞月就不得不提到晉城澤州珏山。這裡自古就是以中秋月文化為主要背景的祭月、賞月勝地,素有“中國賞月第一山”“珏山月、天下奇”“月是珏山明”的美譽。

中秋花月夜 月是珏山明

尤其是,自澤州中秋習俗2011年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一方政府充分利用這一契機,更好地保護、傳承、開發澤州珏山拜月文化。

在今年中秋來臨之際,我們一起聽聽“珏山月”的美好故事。

珏山自古就是賞月聖地

在明代,“珏山吐月”就被列為“澤州八景”之首。其中心地區是以今澤州縣珏山為中心,輻射至晉東南地區、豫西北地區、冀南地區。這一勝景為農曆每個月的十五,尤以八月十五為最佳。

據文獻資料記載和古代碑刻記載,早在南北朝時期,珏山即有隆重的祭月、拜月、賞月習俗出現,當地就有了月餅的出現。隋唐時期,珏山的賞月習俗已在該輻射地區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且由祭月、拜月向賞月、玩月轉變。明清兩代,賞月品菊之風盛行,八方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在此賞月作詩,尋常百姓在此拜月祭月已成習俗。

由於珏山一帶月亮文化的廣泛傳播和延續,使佛、釋、道三種文化匯聚於此,形成了濃厚的文化積澱。

珏山下的青蓮寺是隋唐時期的佛都,而珏山頂上的真武觀是宋、明兩代著名的道教道場。佛、道兩教自古就尊崇中國的傳統節日。

據青蓮寺宋元符元年(1098年)石柱題記記載:澤州通判段約同晉城令耿敏、縣尉黃叔敖等“步月臨流,傳觴賦詩”。金代狀元李俊民在中秋節遊珏山賞月有“山吐三更月,松搖萬壑風”的詩句。金代澤州刺史許安仁在中秋節遊珏山賞月留有“今宵擲筆臺邊月,來照幽人物外遊”。明代兵部尚書周盤在中秋賞月留有“一枕蒲團清夢覺,滿窗明月夜孤懸”的詩句。明代吏部尚書王國光、從三品將軍陳謨以及相約而來的朝廷重臣李翰、孟春、徐瑛等人,均留有詩句,並刻於碑石。清康熙文淵閣大學士、尚書加三級陳廷敬數次到珏山,並留有詩文。清代18位進士相約珏山賞月之事,更是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中秋佳節拜“月婆婆”

澤州中秋民俗主要儀式是祭月、拜月,當地人稱之為拜“月婆婆”。在澤州,婆婆是指外祖母,亦稱姥姥。因此,澤州中秋節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祭月、拜月;看望外祖母;賞月、吟詩頌月;廟會。

澤州中秋節活動一般要持續3天:農曆八月十三,發麵、溫柿子、備果品;八月十四,蒸或烤月餅;八月十五,白天看望外婆、送月餅,參加廟會活動,晚上祭月、拜月。

毫無疑問,祭月、拜月是珏山中秋月文化的活動主題。

按當地習俗,每逢中秋夜,達官顯貴舉家來珏山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柿子、西瓜、蘋果、紅棗、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柿子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升起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跪拜。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先給灶王爺吃,然後大家再分吃。

走親訪友是中秋節不能缺少的活動,尤其是要看望外祖母。據當地流傳的說法,看望外祖母是孃家人對出嫁姑娘的一種思念,通過外甥的行為來表現一種團圓。

此外,澤州還有一些極具地方特色的中秋民俗。

據介紹,澤州中秋祭月,家庭主婦主持祭月,焚香三爐,頭爐28支,先祭月亮守護者二十八宿;二爐36支,祭三十六天罡;三爐72支,祭七十二地煞。三爐香焚罷,全家人依次跪拜。

在澤州,有結婚頭一年,孃家為新成婚的女兒送八月十五的習俗。第二年開始,便改為女兒、女婿八月十五回孃家探望父母了,所帶禮品仍然是月餅、時令水果等,但所送月餅就不能再有瓜子餡之類的了。

澤州月餅種類很多,蒸、烤的月餅,主要是素食和甜食,而且形狀統一為圓形。月餅上的圖案非常豐富,主要有珏山吐月、玉兔戲月、嫦娥奔月、神龜拜月、吳剛守月、犀牛望月、菊花待月、花開富貴等。餡的種類常見的有紅小豆餡、玫瑰醬餡、瓜子餡、蜂蜜餡等。而月餅的製作過程就更為複雜,每個環節都極其講究。

在澤州,婦女回孃家被稱“歸寧”。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所以在中秋之夜前,歸寧的婦女必須返回夫家團圓。至今當地還有“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的諺語,也說明了這一風俗。

明月之光照九州

為何中秋習俗能在澤州得到保護與傳承?

究其原因,作為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門戶,澤州經受了太多的戰亂紛爭,渴望和平,嚮往團圓,並把這些情感寄託給了月亮,希望生活可以和它一樣圓圓滿滿。

改革開放以來,晉城市、澤州縣累計投資2.3億元,對珏山景區過月亭、款月亭、攔河大壩、旅遊公路等進行了修繕,對中秋節賞月、拜月文化進一步挖掘、保護、開發。從2000年開始,特別是2011年8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澤州中秋習俗保護示範地落戶珏山景區後,澤州縣一方面收集、編輯出版了《珏山詠月詩詞集》《珏山》《珏山志》等系列叢書,另一方面,舉辦“珏山月,天下奇”大型拜月、賞月活動,以及與民間中秋節文化活動相結合的猜燈謎、賽詩會、賽歌會、酬神演出等活動。不僅將中秋習俗活動保留下來,而且對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傳承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尤其是近兩年,這樣的活動更是精彩紛呈。2016年,晉城市澤州2016“秋風古韻·暢遊澤州”首屆文化旅遊節暨珏山第十六屆中秋賞月文化節在珏山景區召開,讓遊客在欣賞“珏山吐月”時,觀賞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感受到濃濃的鄉土風情。

2017年,以“月圓中秋”為主題的第十七屆珏山中秋賞月文化節著力打造全民參與的休閒文化旅遊節慶品牌,推動澤州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大步跨越,同時,還舉行了首屆“最美月亮”大型文旅活動推介會。

今年9月21日,中央電視臺CCTV-7《鄉約》欄目來到珏山風景區,錄製相親交友特別節目。讓男女嘉賓在千古月光下,訴說浪漫愛情,來體現澤州百姓幸福生活的風采,全面展示澤州縣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旅遊資源、經濟發展和特色產業。

如今,澤州縣特別推出了珏山賞月、山水風光等旅遊線路,讓詩與遠方的遐想、夢與故鄉的思念,在澤州大地徐徐展現。

(本報記者 侯璡 郝梓汝 陳建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