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剛到愛爾蘭,庫先生就帶我把都柏林的亞洲餐廳幾乎吃了個遍,不得不說在這麼多歐洲國家裡,愛爾蘭的中國味道還是蠻純正的,日本料理也做得地道,只是每次一頓下來,都要花上幾百塊人民幣,連吃碗拉麵都在一百至兩百塊不等。我和庫先生說,我的快樂秘訣就是:付錢的時候只看數字,不看貨幣。

天天在外頭吃定是不成的,平日在家裡,庫先生也自己做飯,有愛爾蘭菜,有波蘭菜,又或是意大利菜,味道相當不錯,還經常突發奇想,給我充滿驚喜的醒來。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只是我的中國胃沒多久就開始抗議了,這是中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無法克服的問題,畢竟我大中國美食之邦,還有什麼比家鄉菜還好吃的呢。於是我每天躺在那裡想著媽媽做的蒸大螃蟹,鰻魚丁炒蛋,糖醋排骨,薑絲炒小牛肉,滷雞爪,豆乾等等,還有我最心愛的火鍋,想的口水橫流,天昏地暗。我還由此發展出一個愛好,每天晚上刷美食博主的帖子,看到愛吃的就扯著庫先生看,兩人饞地嗷嗷叫,於是我猛地一拍庫先生的大腿:明天開始,中國廚房開張!

第一步自然是準備調料和食材。我打開廚房的櫃子,看到裡面整整齊齊地排了十幾種瓶瓶罐罐,我挨個讀了上面的英文,又挨個地放回去。我問庫先生,有老乾媽嗎?他結結巴巴地回答:什麼?幹...乾媽?乾媽可以吃嗎?我嘆了一口氣又去看冰箱,摸摸這個,捅捅那個,大部分我都不會做。於是庫先生便帶我去了市中心的亞洲超市,雖然與國內無法相比,但這裡還是能買到大部分的中國調料和簡單食材,我看得心花怒放,如飢似渴地買了一大堆,庫先生跟在後面推購物車,一會摸摸我扔進來的粉條,一會聞聞我買的海帶,一會又看著那一大包紅豆發愣,我神氣活現,大搖大擺地走在前面,他崇拜地看著我,感覺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我指著老乾媽豆豉醬對他說,吶,這就是華人女神老乾媽了!他眯著眼睛看了下,說:她長的不好看啊。我瞪了他一眼:好看啥用,好吃就行!

接下來就是炊具了。我問庫先生:你有電飯煲嗎?他立馬得意地向我展示了他的rice cooker,方方正正,好多格子,無數按鈕,我問這玩意怎麼用,他說簡單極了,這裡有說明書,你一看就會。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我看了一眼,調整了下呼吸,搜了張正常電飯煲的圖片給他看:有這款嗎?他茫然地搖搖頭,我問那有高壓鍋嗎?他又一臉空白,但不甘心地補了一句:我這款非常好用,可以蒸魚,做雞翅等等,所有菜都可以做。我搖搖頭:它可以煲湯嗎,可以煮粥嗎,可以燉銀耳羹嗎,可以做排骨煲嗎?我們的電飯煲有多強大,你永遠都不知道。說罷給他留下一個神秘的背影。

於是當夜我就在網上訂購了一個。。。燒烤式火鍋。

火鍋一到手,我就做了一頓正宗的四川火鍋給庫先生和Redek哥哥吃。火鍋料是我從國內帶來的,我最愛的重慶橋頭牌鍋底,當初我一打開旅行箱,庫先生就驚呆了,幾大包火鍋料佔了半箱子,令他欽佩不已。如今派上用場了,把香辣的油膏煮開,稍微加點佐料,再把燒烤架上刷上香油,提前準備好的肉片,丸子,蔬菜,粉條,芝士片,蝦仁等等一字排開,等到香碰碰的鍋底咕嚕嚕冒氣泡了,我們就開始把食材放下去涮,牛肉和香腸也在燒烤架上滋滋作響,在異國他鄉能吃到這麼豐盛的火鍋,令我激動地渾身顫抖。我尋思著怎麼低調地發個朋友圈,庫先生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說:你又要炫耀啦?我心虛地藏起了手機,怎知一回頭他把所有好朋友的電話都打了個遍,用視頻秀了一遍火鍋後,就來秀我,我塞得滿嘴鼓鼓囊囊,吃得油光滿面,只能無奈地朝視頻裡揮手。我們仨吃的開心極了,不管怎麼說,在一頓美味火鍋的氤氳中,我的中國廚房終於開張啦。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雖然是南方姑娘,但我們家也常吃餃子,媽媽做的蒸餃是我們的最愛。我耳濡目染也大致學會了做法。作為中國菜的經典款,自然也是要做給庫先生嚐嚐的。買不到現成的餃子皮,只能自己動手和麵做,雖然餃皮擀的大小不均,但是手感還算不錯,放進冰箱裡發酵,就開始做豬肉包菜餡,包菜雖然好吃但是水分多,所以包菜剁碎後還要過濾幹才能和攪碎的豬肉放在一起,再加入一個雞蛋,撒上調料,攪拌成泥,餃子餡就做完啦。一口氣包了幾十個,吃不完就冷凍在冰箱裡,想吃了拿出來可以煮,蒸,或是做庫先生最愛的煎餃,都是很不錯的。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在歐洲吃飯不比國內,動輒四菜一湯,加至他們吃飯更習慣獨立裝盤食用,所以炒麵,炒飯等簡單飯食便成為我的中國廚房主菜。我有個基本的配料食譜,用青椒,木耳,土豆,青豆稍微炒製作為素菜底料,肉類就是看當日冰箱裡的存貨,牛肉,豬肉,或者雞肉切丁炒半熟,波蘭的香腸非常有名,庫先生經常去波蘭超市買一堆放著吃,所以有時候我也會把香腸切片作為食材,然後就看當日我們想吃什麼,把這款葷素搭配的底料用來炒麵,炒飯,炒粉,炒烏冬都是相當美味。又或是煮湯水,也相當不錯。有時候我也會做家鄉的糯米丸子湯,把糯米粉加兌好比例的水搓成丸子,用差不多的底料加水煮開,放入丸子,很快一碗軟糯有嚼勁的熱丸子湯就出鍋了。庫先生每次都吃的一乾二淨,嚷著再來一碗。而我自己的中國胃也得到大大的滿足。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歐洲的甜食種類繁多,誘人可口,但我也特別懷念中國的傳統甜食,比如湯圓。有天特別想吃,就自己動手包了。黃油小火融化,黑芝麻加糖粉碾碎一起炒,直到香味冒出,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就可以了。倒入黃油搓揉,分成小球,再放入冰箱冷凍層成型。這邊就可以開始做外皮了,糯米粉加水搓揉,一定開始不要放太多水,寧可一次次加,這裡有個秘訣就是,先拿出一小塊放在熱水裡稍微煮下,再放入米團一起搓揉,這樣做出來的外皮有韌勁,不會乾裂,非常好包。最後一道工序就是把芝麻餡兒塞進外皮,搓成圓溜溜的湯圓就好啦。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做起來還是相當費時,所以一次就會做多些,放在冰箱冰凍。Radek哥哥特別愛吃甜食,所以每次煮湯圓都會邀請他來吃,每人只有五顆,庫先生纏著多給也不讓吃。Radek總是連湯都喝光了,後來在西班牙他去中國店裡買了湯圓自己煮了吃,可才吃一顆他就對庫先生說,沒有婷做的好吃。我在旁邊聽了心裡樂壞了。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庫先生特別愛吃堅果,尤其是南瓜子。有天下班,他扛了一麻袋的南瓜子回來,看的我目瞪口呆。他興奮對我說,這是他東歐的同事從家裡的農場帶來的,可好吃了。我抓了一把啃了啃,肉質很厚,就是軟趴趴的,也沒啥味道,於是我一拍庫先生的大腿:給你做香脆的炒瓜子吃。他用大眼睛崇拜地看著我:真的嗎?我說,你就等著吧。隨即抓了一盆子就去我的中國廚房開工。

我把南瓜子稍微清洗後,就放入一些鹽,桂皮粉,甘草,陳皮,蜂蜜等抓勻醃製一個多小時,然後就放入烤箱烘製,放之前就要儘量保持南瓜子乾燥,所以蜂蜜可以少放一些,或是用糖粉來替代,先烤20分鐘後再拿出來翻一翻再繼續烘烤20分鐘,不要超過150度的溫度烘烤,就不會烤焦,很快廚房就飄香四溢。拿出來一嗑,香脆可口,回味無窮,庫先生開心地抱著嗑個不停。上班還裝了一小袋子去分給同事吃,回來驕傲地對我說,大家都很喜歡吃。之後我又做了各種口味的,作為我們兩看電影聊天的小食,泡上一壺家裡帶來的茶,或是一杯Cappuccino還是很享受的。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在異國生活,對於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兩項技能,語言和烹飪。不管身處何處,於生存之外,還必須有一些無用的享樂,正如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可以讓生活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起來。愛爾蘭中國廚房的故事還在繼續,且聽日後我慢慢道來。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丨我在愛爾蘭的中國廚房(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