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當地時間9月2日晚間,擁有200年曆史的巴西國家博物館發生大火

,當地電視臺畫面顯示,整個博物館的建築都被大火吞噬。有目擊者稱博物館館藏的約2000萬件藏品可能全部付諸一炬

雖然巴西博物館並不像故宮、盧浮宮、大英博物館那麼有名,不過作為拉丁美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許多藏品都極為珍貴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巴西國家博物館建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曾經是葡萄牙王室和巴西皇室的王宮。

它始建於1818年,最初是皇家博物館,收藏形形色色的動植物標本,許多歐洲探險家都和它淵源頗深,他們為博物館貢獻了岩石、礦物、動物標本和原住民工藝品。

經過近200年的發展,館藏文物涵蓋了地質學、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生物人類學、考古學和人類文化學等多個門類。巴西國家博物館同時還是巴西最大的科學圖書館,藏有超過47萬卷圖書和2400件珍本。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Bendego 隕石,重5260千克,是巴西境內發現的最大的鐵隕石

這塊隕石於1784年有一個名叫Domingos da Motta Botelho的男孩發現,1888年起開始在巴西國家博物館展出。根據地質年代測定,這塊隕石可能是數萬年前墜落在地球的。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巴西國家博物館展出蝴蝶、貝類和珊瑚標本的展館。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巴西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恐龍化石。

在這裡,你還能看到木乃伊。巴西博物館擁有700餘件來自古埃及的文物,這些東西是怎麼來到巴西的呢?

這和巴西皇帝佩德羅二世的個人偏好有關,他收藏了不少古埃及文物和植物化石。巴西博物館中一件重要的藏品是Sha-amun-en-su的石棺和木乃伊。這就是1876年佩德羅二世訪問埃及時,由當時的埃及總督Isma'il Pasha作為禮物送給他的。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巴西國家博物館館藏的Sha-amun-en-su的石棺和木乃伊

Sha-amun-en-su是埃及人崇拜的太陽人阿蒙的歌者。這是迄今為止少有的幾尊未被開啟的木乃伊石觀,裡面的木乃伊仍然得到了完整的保存。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巴西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古埃及木乃伊、石棺及其他文物。資料來源:巴西國家博物館

▲巴西國家博物館館藏的一具古埃及羅馬時期的女性木乃伊“Princess Kherima”,據介紹,這種木乃伊的製作工藝極為罕見和成熟,全世界目前只發現八具木乃伊採用了相同的工藝。圖片來源:巴西國家博物館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阿蒙神的祭司Hori的石館,古埃及第三中間期第二十一王朝時期(公元前1049年-1026年)

此外,巴西國家博物館還存有約750件古希臘、古羅馬等地中海文明的文物,大部分也是在佩德羅二世時期從意大利等國購買和收藏的。

在所有這些藏品中,最重要的是來自龐貝古城的四塊壁畫殘片,以及許多描繪龐貝市民生活的作品,讓我們可以從中窺見這座在公元79年因為維蘇威火山爆發而被毀滅的城市。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龐貝古城的伊西斯神廟的壁畫殘片,畫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龍與海豚的形象。圖片來源:巴西國家博物館

作為拉美地區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巴西國家博物館同時還藏有超過1800件來自拉美地區的文物,可以讓參觀者瞭解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這一地區豐富的歷史與人文文化。

通過陶器、服裝、雕塑、飾品、武器等文物的展示,博物館向世人展現了南美地區、特別是安第斯地區人類的日常生活、社會組織、宗教和文化,以及包括印加文明、昌凱文明、瓦里文明等在內的一系列古文明的歷史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人形陶瓷雕像,秘魯瓦里文明,公元500年-1200年。圖片來源:網絡

瓦里文明在公元500年-1000年期間,活躍在安第斯山區南部到中部以及秘魯沿海地區,以人形陶器和紡織品聞名。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繪製有鳥類圖案的裝飾性織物,秘魯昌凱文化,公元1200年-1400年。圖片來源:網絡

昌凱文化於公元1000年-1470年活動在昌凱河和Chillon河的河谷地區,該文明的代表物是陶器和精細地描繪動物和植物的紡織品。

保存在巴西國家博物館的安第斯地區文物,還能讓我們窺見這一地區獨特的殯葬習俗

館藏的一具來自智利一個叫做Chiu Chiu的村莊的木乃伊就是如此。這具木乃伊呈坐姿,專家稱,這種姿勢既是Atacaman文化中,普通人入睡的姿勢(因為天氣寒冷),同時也是當地人下葬的姿勢。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智利Atacaman人的坐姿木乃伊,距今約4700年-3400年。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縮小的人類頭部木乃伊,居住在厄瓜多爾和秘魯的Jivaroan人制作。

當然,作為巴西國立博物館,巴西國家博物館館藏最豐富的自然是來自巴西本土的文物。

通過館藏的超過9萬件文物,巴西國家博物館完整的呈現了的從人類最初在巴西定居開始,一直到現代巴西的這上萬年的歷史。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人形陪葬甕,馬拉霍拉文明,公元400-1400年。

馬拉霍拉文明於公元5世紀-15世紀活躍在亞馬遜河口地區的馬拉霍島上,被認為是巴西前殖民地時期最高水平的文明。

巴西國家博物館收藏有大量屬於該文明的陶器,展現了該文明極高的藝術和審美水平,以及該文明高超的造型和精煉技術。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人形坐像花瓶,聖塔倫文明,公元1000年-1400年。

聖塔倫文明是5世紀-15世紀活躍在塔帕若斯河流域的巴西古代文明,該文明因為具有獨特造型和工藝的陶製品聞名。

考古學家認為該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美洲地區文明的影響。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人形陪葬甕,馬拉卡文明。

公元15-18世紀,馬拉卡文明活躍在今天巴西阿馬帕州境內,巴西國家博物館收藏了一系列反應該文明的陪葬品。

另外,巴西國家博物館還收藏有巴西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恐龍化石、動物骨骼標本、鳥類標本等。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巴西最早的人類化石。

然而,所有這一切,可能都在2日晚間的這場大火中毀於一旦,博物館館長若昂卡洛斯奈拉說,這種損失是永遠都無法挽回的

巴西總統特梅爾發表聲明稱:“二百年來的努力、調查和知識毀於一旦,這對所有巴西人來說都是悲傷的一天。”

一場大火燒燬的不僅僅是200年來的積累,其中跨越幾千年存留至今的文物,都是人類過去文明的沉積。

它們經歷過水火和時間的侵蝕,也經歷過戰火,和它們同時代的物品,有的成為灰燼,有的融入泥土,甚至隨著某條船沉入海底。然而一場大火,這些文明的倖存證據,也全部歸零。

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哪些無價之寶?

文明的脆弱,總是如此。1500年的巴米揚大佛,玄奘取經曾經仰望參拜的遺蹟,塔利班輕鬆炸燬;馬王堆出土的國寶級素紗禪衣,一個17歲頑劣少年就可以偷走燒燬;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七百年寺廟和文物書卷全部成為灰燼。

即便頑強如金字塔,也已經剝落風化了10米的高度。

一切文明的痕跡都難免毀滅的風險。現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守護,儘量延緩那個時刻的到來,並在那個時刻之前,儘可能讓更多人瞭解和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