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企業要抓住員工核心能力,讓員工“離婚不離家”


企業要抓住員工核心能力,讓員工“離婚不離家”

2018年9月14日,第二屆閩籍互聯網領袖峰會暨首屆閩籍在京創投博餅節在北京四季酒店如期召開。本次會議主辦方是犀牛會、懂幣帝,獵雲網、起風了參與協辦。

會議上,AA加速器創始人吳玲偉發表了題為《一城一中心,用加速助力區域產業升級》的主題演講。她表示: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由起風財經(ID:QFCJ2018)精編整理,有刪減。

目前我在做三塊內容。第一,AA加速器,我們主要做創業加速和產業加速。

第二,配套加速器,做了AA加速基金,專門投在加速器裡面非常優秀的項目。

第三,區塊鏈實驗室。目前屬於一個低調的專業機構,專門給產業加區塊鏈技術做區塊鏈方案、鏈化方案。包括目前很多的知名企業,都是我們做的。

所以現在有三塊業務。昨天魚頭講我得了最佳投資人。我說,你頒錯了,應該是最具投資創業價值獎。因為我有基金,很多人會把我歸到投資人裡面。但我覺得我是個地道的創業者,今天還在創業的路上。我覺得創業是一個學習、思考、修行的過程,在這半年中,需要我們去看一下今天的創投狀態,到底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大家知道做基金的難募資,做創業的難融資,而且方向選擇越來越難。所以我經常告訴加速項目,今天與其要去拿財務資本的錢,花大量的時間參加各種大賽,來博得一點點的錢。我們不如考慮一下產業資本。今天創業的動能在從民間轉向產業資本的。我想告訴加速創業者說,你好不容易參加一個大賽,得了一等獎,30萬到50萬,你(公司)可以活一個月。你拿了一個知名機構的300萬到500萬,你(公司)可以活一年。但是你拿產業資本的錢,就會有很多流量、也會有供應鏈和市場,你可以持續活下去。所以現在的創業者應該往產業資本走,這是第一點,資本的動能在轉化。

第二,過去是雙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所以人都可以創。但是從去年到今年創業的成本越來越高,並不是屌絲和平民都可以創業的。今天創業的動能越來越聚焦,擠掉了一些為創而創的泡沫。

所以創業的動能會轉化到產業的內創和外投上。今天上市公司和產業要轉型升級,靠存量很難。我發現大企業業務轉型,簡直就是偽命題。所以它的轉型升級,都必須要靠增量。什麼是增量?內創。

大量的冗餘員工、冗餘高管,必須引導它們去創業,給他們很好的創業機制。只要有錢就一定要做生態鏈佈局。所以生態鏈佈局不是一定自己做,而是去做投資,學會做生態鏈的產業佈局。所以未來創業的動能,一定會轉化為由產業驅動的內創和外投,這是今天的變化,產業會變成加速最大的動能。

投資越來越難。即使是有錢的一幫人,他敢投項目嗎?也很難。很多人問我,你有沒有好項目給我推薦一下。我給他推薦,這項目真好。他說,真的好嗎?你給他推薦了,他還要思考一下,因為這幾年割韭菜割怕了。

所以這幾年投資的調性是維穩,所以投資方往哪投呢?我總結了幾點。

第一,迴歸實體經濟,越來越看重你擁有什麼樣的資產、流量和數據。

第二,技術創新,這是今天最大的紅利。今天國家新舊動能轉化,包括中美貿易大戰,最核心的機會都聚焦到了技術上。

第三,三四五線消費升級和精神升級,就是文化領域的升級。這在今年和明後年非常重要的投資維穩的方向。如果你是實體經濟加上技術創新,還能下沉到三四五線,就是一個極好的方向。因為技術創新落到產業裡面,它就可以驅動產業的新舊動轉化。

聊一聊對於企業發展的看法。因為我很早以前一直研究組織管理。我發現企業有一個明顯的趨勢,企業輕化、小化、去中心化。雖然今天區塊鏈跌宕起伏,但是去中心化的趨勢是不停息的。企業去中心化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今天90後驅動的掌控型、全職型的企業組織會轉向合作型,按項目合作。一個企業的全職員工越來越少,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包和通過項目建立的合作模式。比如前一段我的同事和我說,我要離職。我特別生氣,我說,你走了怎麼辦?她說,我們可以離婚不離家。因為我在這邊乾得很習慣,沒有挑戰了。

能不能最重要的點給AA做,其他的很普通的給別人做就可以了。每個月這幾天我做這些事,其他時間放我走,我做自己的事。後來我想,這個模式很好,我不需要養全部的人,他又可以做全部的事,重點的事情我還做好了。我可以用最低的成本,讓積極的年輕人往上衝。所以我跟她,簽了項目合作的協議,她仍然還是我的總監,但是我在她身上的成本少了。而她也有動力去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未來企業一定是這樣的趨勢,很多優秀員工可以有工作室,個人能力驅動他做。你可以重新去思考核心價值到底在哪,留下最有價值的部分,其他全部合作外包。這是未來企業組織必須要面臨的狀態,剛剛分享的這三個趨勢,我也講一下AA今天的變化。

AA做創業加速做到了中國的領先,創業加速是非常有情懷的。我們去年轉型做產業加速,專門幫大企業和上市公司,以及政府的重點扶持產業做創業加速。把創業加速跟產業需求緊密捆綁在一起,這樣產業加速就會真正成為創業加速的入口和出口。這是我們在去年轉型的一個內容。

實體經濟未來會越來越重要,因為AA過去太軟,所以我們從去年開始做軟硬結合。在每一個城市推產業加速中心,大家知道每個地方過去做了大量的眾創空間,而沒有內容,那麼多的空間變成空城,政府、產業都很焦慮。我們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幫每個城市的核心地帶打造產業加速中心,變成創業園和空間的賦能中心。

通過加速中心,打造技術成果展示和轉化,打造當地產業加速,包括剛才我說的為產業解決創業加速和轉化的問題。在當地建立產業加速聯盟和投資人中心,去解決創業的對接問題。另外幫當地的空間和產業園解決產業智庫和內容服務培養的問題。

我們認為任何一個城市只要有一個產業加速中心,就能夠真正的賦能所有的空間和產業園。這就是我們從去年到今年做的事情。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的有:西安、重慶、上海、青島、廣州、美國硅谷、新加坡,新加坡有一個跨境加速跟中國政府合作,把那邊的技術引導到產業園裡面。

我們現在做了很多產業加速中心,我們希望今年能做十個產業加速中心。我們也希望在福建有很合夥人能夠和我們合作。

我們希望合夥人擁有很好的珍珠,我們就是那根線。這是我們去年到今年做的巨大轉型,也非常受各個地方政府的歡迎。

再講一講區塊鏈,其實AA做區塊鏈的時間不短。但是因為我的古典投資人的屬性很強,所以不對外交流。我們做區塊鏈實驗室從一開始並沒有和B掛鉤。我們做的第一個項目是非常有身份的項目,要IPO的項目。當時是為了IPO做鏈化解決方案和技術落地的解決方案。這條路很正確,區塊鏈未來解決生態協同、用戶黏性和去人為的信任化的問題。這些在所有企業、上市公司都需要鏈化,這個市場巨大。

今天我們第一期做了接近8家企業。這些企業都非常大,三個新三板公司,三個IPO公司。我們幫他們搭技術團隊,讓他們走對的路。因為福建人非常善於賺錢,但是在區塊鏈這件事情上,我們要打持久戰。

因為它是一個產業,而不是一個交易。當你把它當做創業的時候,你就豁然開朗,關鍵是誰在勤勤懇懇、在驗證、在落地、在經營、在規模化的在做。所以我認為區塊鏈的未來非常好,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們的項目。現在AA加速跟ASTlibu(音)在融資,如果有大家感興趣,可以跟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