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守護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

光明日報記者 訾謙 周洪雙 周藝珣

三江交匯處,長江第一城。四川宜賓地處川滇黔結合部,近年來,宜賓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標準,把長江生態修復放在首位,做出推進綠色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生動實踐。

說起綠色宜賓,就是說宜賓的竹生態和竹產業。“宜賓的竹林資源多達300萬畝,這些竹子不僅吸引來了遊客,還為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宜賓市委宣傳部網監科副科長毛輝說。

南溪區大廟村有500多畝竹林,是宜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之一。2016年公司搬遷至南溪區裴石輕工業園區,全面實行以竹代木。“大廟村正在大面積種植梁山慈竹,4年長成。之前使用的松木、楊木等需要20年才能長成。”宜賓紙業董事長易從表示,種植一畝竹林每年利潤在900元左右,再加上維護和伐竹等勞務收入,極大地提升了農民種竹的積極性,有效提升森林覆蓋率,守護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一白一黑”是宜賓過去的支柱產業:“白”是五糧液,“黑”是煤炭及煤化工。針對白酒、煤炭等傳統產業比重大而新興產業發展滯後,宜賓深入實施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和加快發展新興產業“雙輪驅動”戰略。

在改造升級白酒、化工等傳統產業基礎上,宜賓著力培育發展軌道交通、智能終端、新能源汽車等八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在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智能終端、軌道交通等產業快速崛起,不到兩年時間,已引進138家智能終端企業,2017年智能終端實現產值100億元。目前,智能終端產業園已建和在建廠房達400萬平方米,協議總投資430億元,36戶企業投產運行,預計今年投產企業可達80戶,產值達450億元。

在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宜賓啟動了總長度約192公里的長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約92億元,修復被破壞的岸線消落帶,河灘生態加快恢復,親水步道、綠道不斷延伸,為市民提供了遊憩空間和設施,長江干線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與此同時,宜賓還禁止轄區內長江、金沙江、岷江、越溪河等流域的一切採砂活動,累計淘汰火電、建材、造紙、化工、焦炭等10個行業43戶企業的高耗能、高汙染落後產能;取締長江網箱養殖設施和向家壩庫區網箱養殖設施1700餘個,境內399座水庫全部取締網箱、肥水和飼料養魚。如今,“三江”宜賓段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汙染防治水平得到提高。

(光明日報宜賓7月26日電)

《光明日報》( 2018年07月27日 04版)

守護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