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為什麼說“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最應該被開除?

一家公司中,最應該開始開除的是什麼樣的員工?

估計很多管理者和HR腦子都會浮現出各種奇葩的員工,但是歸根結底的原因只有兩種:要麼腦子笨,要麼沒成果!

如果把聰明和努力作為兩項衡量指標的話,我們可以把員工分為四類:

第一種是不聰明不努力的員工

第二種是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

第三種是聰明但不努力的員工

第四種是聰明且努力的員工

如此分類下,大部分人第一反應想開除的可能都是第一種,他們間歇性努力卻持續性一事無成,或者偶爾耍小聰明工作時卻總不帶腦子。

但是實際上最應該被開除的是第二種:不聰明卻努力的員工!

他們的工作可以簡單歸結為兩個字:瞎忙!

為什麼說“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最應該被開除?


仔細一想就會明白,第一種不聰明不努力的員工頂多是不給企業創造價值,但至少做得少犯錯也少,最害怕的就是不聰明還努力的員工,一天到晚瞎忙,關鍵是不僅不能創造價值,還經常會把事情搞砸。

他們做事不講方法,拿到手上就開做,別人半個小時搞定的事情,他用半天都沒搞定,天天加班凌晨,業績也一樣為零。

為什麼說“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最應該被開除?


他們在哪裡跌倒,依舊在哪裡趴著,無論在同樣的坑裡跌倒過幾次,也不長記性,新的錯誤不停,舊的錯誤也沒改;

這樣的人,除了從新員工熬成了老員工,經驗技能毫無長進......

他們以為工作中努力就可以升職加薪,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如果你身邊也有人表現出以上的特質,那可能不是他不努力,只是他缺少覆盤力。

01

什麼是覆盤?

覆盤其實是個圍棋術語,在圍棋比賽結束後,棋手往往會對之前的對局進行一次覆盤,在腦海中或者棋盤上將棋子重新擺放好,思考對方的路數還有自己的破法。

一個一年下2000次棋的棋手,和一年只下200次棋但每次下完後會花更多時間進行復盤的棋手,誰的成長更快?

答案肯定是後者。

前者努力的方式更像是業餘棋手,盲目練習,用了很多力氣但是沒有效果,而後者更像是專業棋手,懂得刻意練習,事半功倍。

而覆盤就是棋手提高自己棋藝水平的刻意練習方法,比起每天只知道和對手下棋的人,懂得覆盤的棋手能夠更快速地成長。

工作和下棋一樣,也需要刻意練習。

為什麼說“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最應該被開除?


柳傳志首次將覆盤引入了工作中,他有一套自己覆盤的方法,叫做PDF環:

P代表Preview,指沙盤推演:在做事之前,把這件事情在腦海中預演一遍;

D代表Do,指做的過程:因為有了預演,所以能夠胸有成竹地做事;

F代表FuPan,指覆盤:把整件事再在事後覆盤,對比目標和結果,看看是否有更優化的方案。

所謂的覆盤其實就是事前預估、事中偷懶、事後反饋。

事實上,覆盤就是職場人實現進階的刻意練習,一個懂得覆盤的人就擁有成長複利,在工作、生活中的快速迭代。

02

如何覆盤?

覆盤具體怎麼用?

工作中,有的人會發現自己大部分時間做的應急式工作,也就說都是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回郵件、回覆後臺消息、整理運營數據、給某個同事發資料、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

你要是問他,哪件事情可以延遲做、哪件事情可以捨棄不做、哪些事情可以標準化,他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一個任務到來,他習慣的是拿到手上就開始做,中途如果有其他事情插起來,他又會停止手頭的事情,去忙新來的任務。

當你問他要結果,對方往往兩手一攤,說我很忙啊,好多工作,但是都沒做完......所以,他們工作的時候看起來很忙,卻不出活。

聰明地做事和埋頭做事之間差的就是覆盤。

1.事前預估

在下棋的時候,棋手往往會在腦海中提前預演,如果自己下某步棋,對手可能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甚至能夠提前預想到5、6步之後可能出現的局面,從而將棋子落在對自己最有利的地方。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懂得覆盤的人做事之前總是提前想一步甚至幾步。

同樣是領導交代的任務,有的人什麼都不問就埋頭開始做了,而有的人會問清楚,這個東西用來幹什麼的?大概什麼時候要?確定老闆的期望和想要達成的效果之後,才採取行動。

如果領導交代的任務是讓你做一份ppt,前者因為根本不知道ppt用來做什麼的,也沒提前預估做ppt可能會用到的時間,結果做到一半才發現根本完成不了,結果第二天馬馬虎虎發給領導,然後領導發現ppt根本就不能用。

而後者因為知道這個ppt是明天見客戶提案用的,那麼你就可以知道這個任務不僅重要而且緊急,預估自己一個人可能完成不了,就會請上司給自己多派一個人,大家分工合作,結果當天晚上就交到領導手裡,然後再根據上司的建議進行修改完善。

有的時候,無用功和有用功之間差的可能就是幾個問題。在做事之前預估可能遇到的問題、確定領導的期望和想要達成的效果可能會讓你少做很多無用功。

2.事中偷懶

偷懶並不是意味著不幹活,而是學會如何聰明的幹活。

在工作中,我們時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有些問題是相似的,甚至是相同的,將這些高頻率出現的問題整理出來,形成統一的解決方案。這樣,只要遇到相似的問題的時候,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也可以幫自己節省更多的時間。

所以你會發現,在工作中,天天最晚下班的人,不一定能夠給企業創造很高的價值,因為他們用行動上的勤奮掩蓋了思考上的懶惰。

而懂得偷懶的人,恰恰是勤于思考的人,也正是這種人,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3.事後反饋

想象你在網上買了一個杯子,你認為物流服務中你最看重的是哪個環節?

是已經發貨?正在轉運中?還是簽收?

實際上,很少有人在乎是哪家物流公司運送的,也不在乎運送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你唯一關心的就是幾天杯子幾天能夠到,到了之後杯子是否完整無損?

這和反饋一樣,在領導眼中,如果沒有“簽收”你的工作成果,那你之前付出的努力沒有任何價值。

為什麼說“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最應該被開除?


一個任務領導交代下去,你會默默地去做,做完了就完了,等領導問起來,才想起來回復?

不要以為領導知道你的進度,如果你不彙報工作完成得怎麼樣,在他眼中,就是沒完成。如果遇到問題你沒有及時反饋,那麼拿不出結果他就會自動視為你能力不夠。

一個懂得覆盤的人,懂得反饋的重要性,這件事情完成得怎麼樣,效果是否能夠量化,過程中是否遇到了什麼問題,下次如何才能避免?

這不僅是一個職場人應有的素養,也是提升你在領導心目中靠譜程度的方法。

如果你不懂得覆盤,那麼你的努力除了感動自己,毫無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