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景區運營之生態旅遊在路上

"生態旅遊"這一術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

景區運營之生態旅遊在路上

(一)最初的生態旅遊概念

1983年,墨西哥學者H. Ceballos- Lascurain首先創造性地提出"生態旅遊"一詞,該詞於1986年在墨西哥召開的世界環境大會被作為學術用語正式確定下來,之後在世界範圍內廣泛討論並流行開來。生態旅遊是前往相對沒有被幹擾或汙染的自然區域,專門為了學習、讚美、欣賞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動植物和存在的文化表現(現在和過去)的旅遊。

(二)國內生態旅遊發展階段

1.從概念引進到理解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在平衡保護與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生態旅遊。國內正式引入"生態旅遊"一詞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在這之後的20多年時間裡,生態旅遊在國內引起學者的廣泛關注。在此期間,舉辦了各種形式的生態旅遊專題研討會或論壇。通常認為,1993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和保護區會議"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綱要》的文件, 標誌著生態旅遊的概念在中國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確認。國內學者王獻溥(1993,1995)、盧雲亭(1996)、郭來喜(1997)、張廣瑞(1999)等都相繼提出了各自對生態旅遊的理解及生態旅遊的概念。國內在引進、理解和吸收國外相關概念的基礎上,也在積極探討生態旅遊的內涵與本質,並在客觀上形成並積累了一套與生態旅遊密切相關的概念體系。

2.從概念理解到實踐活動

生態旅遊是實現自然保護、旅遊業發展及區域振興等多重目標的一種最佳手段。從概念引進到理解,在此基礎之上,我國生態旅遊在近期也得到理性發展。其中,國家政策對生態旅遊發展的規範和推動尤為突出。

2009年,制定綱要——《全國生態旅遊發展綱要(2008-2015)》;確定2009年為"生態旅遊年"。

2010年,確定規範——《國家生態旅遊區示範建設與運營規範(GB/T26362-2010)》。

2011年,"十二五"規劃提出:全面推動生態旅遊。

2016年,"十三五"規劃提出:支持發展生態旅遊;並且發佈《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2016-2015年)》。

3.生態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概念泛化

生態旅遊所依託的資源基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系統,關鍵在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我國,一些學者、旅遊業從業者、遊客對生態旅遊的本質認識不夠充分。生態旅遊概念模糊;生態旅遊市場出現各種亂象,如各類景區,目的地隨意冠名"生態旅遊景區";以及市面上眾多"偽生態"旅遊產品。

(2)商業化

生態旅遊的內涵要求其應滿足全民公益性。但是目前生態旅遊的發展沿用大眾旅遊的老路,過渡依賴"門票經濟",關注景區的經濟收入,造成商業化現象嚴重。

(3)低標準化

國內目前並沒有形成完整的生態旅遊標準體系。其中環境教育的方面的內容和效果應有嚴格的標準體系來制約和衡量。環境教育是保證生態旅遊成為尊重自然而負有責任的旅遊形式,但目前國內對環境教育的低標準化導致生態旅遊缺乏教育元素,體驗度較低。

二、在中國存在真正的生態旅遊嗎

筆者認為生態旅遊應滿足三個原則,首先生態保護是前提,其次環境教育是責任,最後社區參與是保障。

(一)生態保護

對整個國土面積來講都應該做生態保護。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保護地地體系,包括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地質公園、水利風景區、海洋特別保護區、沙漠公園共八種。各類保護地的數量及面積均已形成一定規模,總面積約佔陸地國土面積的18%,超出世界13%的平均水平。這些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作為生態旅遊目的地,提供優質的生態旅遊資源,為開展生態旅遊提供了基礎條件。目前國內生態旅遊地數量龐大,但質量仍有待提升,未來我們的生態保護區應該從數量走向質量。

(二)環境教育

景區運營之生態旅遊在路上

儘管現在民間已經自發的有組織在進行小範圍的環境教育活動,但由於客觀條件等方面的限制,環境教育意識仍有待提升,環境解說系統仍有待完善,環境教育形式仍趨於單一,環境教育內容仍有待挖掘。環境教育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我國環境教育資源豐富,環境教育空間充分,環境教育也愈發受重視。可借鑑國內外先進的發展經驗,探索環境教育的理論體系及實踐模式。國內現在也在努力做環境教育方面的嘗試,如浙江仙居建立的博物館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關於"環境的教育——理解仙居國家公園環境及與人的關係,瞭解相關自然人文知識與技能;"通過"環境的教育——有目的地探索與調查,幫助公眾獲得個人體驗並從中有所感悟;"為了"環境的教育——對自然的價值產生正面的態度,並採取積極的行動。國內自然學校、主題解說徑的建立以及國家公園線上體驗平臺等都是好的發展方向。

(三)社區參與

在社區參與方面,自然保護區曾有過一些慘痛教訓。自然保護區建立之前,當地居民一直在那裡生產生活,建了自然保護區之後,劃地為牢,不相往來,造成當地人生活水平下降。在很多欠發達地區開展生態旅遊勢必會對該地區或其附近的居民產生影響。一般來說,住在這樣地區的居民往往生活水平較低,且不具備獲得經濟收入的有效手段,所以開展生態旅遊恰好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社區參與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實現可持續生計,指的是通過社區通過參與生態旅遊的發展提升當地的生計水平。社區參與方式多樣,應對當地生計資本,包括自然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物質資本、金融資本等方面進行評估,最後選擇適宜性的社區參與方式。

三、走向生態旅遊共治

生態旅遊應協調各利益相關者,實現共治共贏。生態旅遊的發展需要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基於多元交流再生型的,通過不同時期的交流,提出不同的發展目標,不斷完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責任是各方共同有區別的責任。政府/行政機構是核心力量,需要為生態旅遊的發展創造一個良性發展的大環境,同時需要調控生態旅遊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以NGO、環保組織和其他產業部門為代表構成生態旅遊發展的外部力量,作用於其他各個生態旅遊利益相關者。生態旅遊的全面發展,需要包括旅遊者、經營者、政府、當地居民等的協調合作,達成互相理解、互信互利的良性協調合作機制。同時應有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型的發展張玉鈞動力機制,最終達到人、自然、文化和產業融合的狀態。

景區運營之生態旅遊在路上

(二)國內生態旅遊發展階段

1.從概念引進到理解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在平衡保護與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生態旅遊。國內正式引入"生態旅遊"一詞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在這之後的20多年時間裡,生態旅遊在國內引起學者的廣泛關注。在此期間,舉辦了各種形式的生態旅遊專題研討會或論壇。通常認為,1993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和保護區會議"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綱要》的文件, 標誌著生態旅遊的概念在中國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確認。國內學者王獻溥(1993,1995)、盧雲亭(1996)、郭來喜(1997)、張廣瑞(1999)等都相繼提出了各自對生態旅遊的理解及生態旅遊的概念。國內在引進、理解和吸收國外相關概念的基礎上,也在積極探討生態旅遊的內涵與本質,並在客觀上形成並積累了一套與生態旅遊密切相關的概念體系。

2.從概念理解到實踐活動

生態旅遊是實現自然保護、旅遊業發展及區域振興等多重目標的一種最佳手段。從概念引進到理解,在此基礎之上,我國生態旅遊在近期也得到理性發展。其中,國家政策對生態旅遊發展的規範和推動尤為突出。

2009年,制定綱要——《全國生態旅遊發展綱要(2008-2015)》;確定2009年為"生態旅遊年"。

2010年,確定規範——《國家生態旅遊區示範建設與運營規範(GB/T26362-2010)》。

2011年,"十二五"規劃提出:全面推動生態旅遊。

2016年,"十三五"規劃提出:支持發展生態旅遊;並且發佈《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2016-2015年)》。

3.生態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概念泛化

生態旅遊所依託的資源基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系統,關鍵在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我國,一些學者、旅遊業從業者、遊客對生態旅遊的本質認識不夠充分。生態旅遊概念模糊;生態旅遊市場出現各種亂象,如各類景區,目的地隨意冠名"生態旅遊景區";以及市面上眾多"偽生態"旅遊產品。

(2)商業化

生態旅遊的內涵要求其應滿足全民公益性。但是目前生態旅遊的發展沿用大眾旅遊的老路,過渡依賴"門票經濟",關注景區的經濟收入,造成商業化現象嚴重。

(3)低標準化

國內目前並沒有形成完整的生態旅遊標準體系。其中環境教育的方面的內容和效果應有嚴格的標準體系來制約和衡量。環境教育是保證生態旅遊成為尊重自然而負有責任的旅遊形式,但目前國內對環境教育的低標準化導致生態旅遊缺乏教育元素,體驗度較低。

二、在中國存在真正的生態旅遊嗎

筆者認為生態旅遊應滿足三個原則,首先生態保護是前提,其次環境教育是責任,最後社區參與是保障。

(一)生態保護

對整個國土面積來講都應該做生態保護。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保護地地體系,包括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地質公園、水利風景區、海洋特別保護區、沙漠公園共八種。各類保護地的數量及面積均已形成一定規模,總面積約佔陸地國土面積的18%,超出世界13%的平均水平。這些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作為生態旅遊目的地,提供優質的生態旅遊資源,為開展生態旅遊提供了基礎條件。目前國內生態旅遊地數量龐大,但質量仍有待提升,未來我們的生態保護區應該從數量走向質量。

(二)環境教育

儘管現在民間已經自發的有組織在進行小範圍的環境教育活動,但由於客觀條件等方面的限制,環境教育意識仍有待提升,環境解說系統仍有待完善,環境教育形式仍趨於單一,環境教育內容仍有待挖掘。環境教育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我國環境教育資源豐富,環境教育空間充分,環境教育也愈發受重視。可借鑑國內外先進的發展經驗,探索環境教育的理論體系及實踐模式。國內現在也在努力做環境教育方面的嘗試,如浙江仙居建立的博物館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關於"環境的教育——理解仙居國家公園環境及與人的關係,瞭解相關自然人文知識與技能;"通過"環境的教育——有目的地探索與調查,幫助公眾獲得個人體驗並從中有所感悟;"為了"環境的教育——對自然的價值產生正面的態度,並採取積極的行動。國內自然學校、主題解說徑的建立以及國家公園線上體驗平臺等都是好的發展方向。

(三)社區參與

在社區參與方面,自然保護區曾有過一些慘痛教訓。自然保護區建立之前,當地居民一直在那裡生產生活,建了自然保護區之後,劃地為牢,不相往來,造成當地人生活水平下降。在很多欠發達地區開展生態旅遊勢必會對該地區或其附近的居民產生影響。一般來說,住在這樣地區的居民往往生活水平較低,且不具備獲得經濟收入的有效手段,所以開展生態旅遊恰好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社區參與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實現可持續生計,指的是通過社區通過參與生態旅遊的發展提升當地的生計水平。社區參與方式多樣,應對當地生計資本,包括自然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物質資本、金融資本等方面進行評估,最後選擇適宜性的社區參與方式。

三、走向生態旅遊共治

生態旅遊應協調各利益相關者,實現共治共贏。生態旅遊的發展需要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基於多元交流再生型的,通過不同時期的交流,提出不同的發展目標,不斷完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責任是各方共同有區別的責任。政府/行政機構是核心力量,需要為生態旅遊的發展創造一個良性發展的大環境,同時需要調控生態旅遊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以NGO、環保組織和其他產業部門為代表構成生態旅遊發展的外部力量,作用於其他各個生態旅遊利益相關者。生態旅遊的全面發展,需要包括旅遊者、經營者、政府、當地居民等的協調合作,達成互相理解、互信互利的良性協調合作機制。同時應有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型的發展張玉鈞動力機制,最終達到人、自然、文化和產業融合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