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城市圍棋聯賽探索圍棋產業化之路

中新社南寧8月26日電 (鍾建珊)“圍棋運動像中國所有體育運動一樣,未來均走向產業化發展。目前,城市圍棋聯賽正以品牌賽事為核心帶動圍棋產業發展,探索圍棋產業化之路。”華智城圍聯體育產業股份公司總經理覃勇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近年來,從人工智能“AlphaGo”(阿爾法狗)引起的人機大戰社會話題,到如今的人工智能輔助圍棋運動發展,圍棋在國內受關注的熱度不減。“中國目前擁有圍棋人口約4000萬,圍棋產業前景可觀。”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說。

2015年,中國首個採取市場化運作的大型圍棋賽事——城市圍棋聯賽(以下簡稱城圍聯)問世。城市圍棋聯盟主席容堅行介紹,該賽事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參賽隊伍從2015—2016年首賽季的18支俱樂部,擴軍至2018賽季的32支隊伍,參賽隊伍範圍拓至悉尼、巴黎、多倫多等境外城市。今年9月1日,2018賽季季後賽將進入1/4決賽,北海國家高新、大阪創新生物、柳州文旅等八傢俱樂部將聚首對弈。

“城圍聯是一個開放式的比賽,讓民間棋手有機會近距離觀看比賽,甚至和世界頂級棋手互動、對弈。”覃勇剛說,作為中國首個採取市場化運作的大型圍棋賽事,城圍聯的賽制是推進其產業化發展的關鍵。

2018賽季,該賽事規則“複製”NBA模式,分為常規賽、季後賽,賽事舉辦時間跨度從今年5月持續至12月,賽事場次超過200場;每家參賽俱樂部隊伍不超過12人,其中至少包含1名女棋手、1名業餘棋手,18週歲以下隊員不多於兩名。賽事採取圍棋接力賽形式,比賽過程中可更換隊員、可採用暫停戰術。本屆賽事中,中國圍棋職業九段馬曉春、柯潔、劉小光、結城聰、古力、唐韋星、汪見虹、鄭弘、黨毅飛等知名棋手參與其中,與普通棋手互動、對弈。

目前,城圍聯每年的運行經費投入超過千萬元人民幣。根據城圍聯主辦方的發展計劃,未來將在國內100個城市鋪開賽事,並在重點城市專門打造圍棋文化綜合體,發展圍棋文化產品業務。

林建超說,中國的圍棋運動產業正在逐步興起。城圍聯是新型的中國圍棋運動賽事形態,正逐漸呈現出競技多樣化、形態產業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將對中國圍棋運動乃至整個中國體育的產業化改革帶來積極影響。

“這幾年,中國的體育產業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體育服務業增長速度明顯,競賽表演、健身休閒、體育培訓等領域顯示出很大發展空間。”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譚建湘說,圍棋具有龐大的運動人口,隨著近年來城圍聯等賽事品牌問世,圍棋將是中國體育運動產業化過程中最先發展的領域之一,可為中國體育產業發展提供經驗“範本”。

“從今年初開始,城圍聯賽事品牌相關的文化創意產品正式進入市場,目前已有扇子、T恤、茶具、手機殼等多種產品開售。”廣西華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策劃總監梁宇說,目前其所在公司針對國內圍棋人口年齡分佈開發相應的圍棋文化衍生產品,積極開拓圍棋產業文創市場。(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