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照片:民國時期的南方女子


圖為頭頂三把簪的福州女子。據說,五代十國後期,南唐入侵五代十國中的閩國。南唐兵打到福州一帶後,把男人通通趕到山區或趕下江海,擄女人為妻妾或為婢。被虜的女人不甘受辱,即便屈從的也是心有戒備,所以在她們身上都藏有防身刀具。事實上,這是孤老閩族以蛇為圖騰的習俗,遺留在婦女的頭飾上。中間的簪頭即蛇頭形,後來慢慢演變模糊了,變得有些像未開放的和花蕾。選自《亞東印畫輯》。

圖為一位頭頂三把簪的女子正在街道上行走,手中拿著的是人們曾經一直使用的籠屜。看來,這位女子正在匆匆去往某地送飯。福州婦女三條簪的裝扮直到20世紀20年代還能見到,尤其是北峰一帶和其他郊區鄉下。1930年,福建省政府以三條簪為“蠻俗”,下令嚴禁,強制執行。後來隨著燙髮等多樣髮式的流行,三條簪便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選自《亞東印畫輯》。

圖為福州附近閩江中的疍民女。照片中的女子正在岸邊洗滌。通過照片來看,不好說這位女子是不是疍民,但遠處船的確實是疍民船。這位女子的髮式確乎為三把簪。選自《亞東印畫輯》。


圖為疍民歌女。疍民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福州疍民和廣州疍民,其中福州疍民最具代表性。疍民的生活漂泊無定,非常困苦,所以一些疍民女子不得不從事一些“偏門”。圖中的幾位疍民便是如此。日語圖注中寫道:白菜開花白拋囉,妹當胸前二粒瘤。兄當伸手擲一下,親像肉餅兼肉包。選自《亞東印畫輯》。

福州的勞動婦女。福州男子勞動力的缺少使得貧窮的女子不得不出家門進行勞動,圖中的勞動婦女在農田中從事澆水或施肥工作。選自《亞東印畫輯》。

圖為廣州的疍民街。這是一條固定的疍民街,是疍民互通有無、交流感情的重要場所。這幅照片拍攝的場景或許能到窺視到當時廣州疍民或者福州疍民的生活場景。選自《亞東印畫輯》。

圖為上海公園中兩位結伴而行的時髦女子。約攝於1939年。日語解釋裡這是上海公園,從實際看應該是外灘公園。外灘公園在19世紀80年代之前就已經建立了,在本頭條號中刊發過一些,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查找一下。小編放大來看,也無法辨別兩位女子是中國人、日本人還是英國人,請各位讀者斧正。選自《亞東印畫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