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個國家,最缺的是什麼呢?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造就第332位講者 王希

  • 網易不鳴工作室CEO
  • 前微軟bugine工作室負責人(halo)

今天我要跟大家講一個工科男做遊戲的故事。

我與遊戲的結緣是在十六七年前。在清華大學讀完研究生後,我加入了當時成立不久的微軟亞洲研究院。

我們雖然在中國最好的大學讀完書,但是對全球性的大學,其實是非常景仰和崇拜的。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有一次,耶魯大學的一個教授來我們研究院訪問,我們大家都像朝聖一樣看著他。我們覺得,哇!這人真的很神!

而我們的“前輩+導師” Harry Shum(編注:沈向洋,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跟我們說,我們要投的世界最頂級期刊 SIGGRAPH,全中國過去十年只上過兩篇論文。但你們也可以的,你們是中國科研的“國家隊”!

那時候我們才20來歲,完全不知道將面對的是什麼,我們只知道拼命去做,拼命的努力。真的沒想過,就是我們這群年輕人,能夠在世界級頂級期刊發表論文,甚至有機會能夠到歐美,面對幾千人做我們的學術報告。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少年科研的國家隊

所以,那個時代造就了我們這代人的一個共同點:很無畏,覺得這個星球上的所有東西,只要我們努力,我們都可以得到,都可以實現。研究院培養出來的這一代人,後來確實成長得非常優秀,他們基本成為了今天中國科研的領軍人物和半壁江山。

我被一個世界深深地吸引

那我呢?

我在清華讀書的時候也發表了很多論文,不少人以為我應該去國外,讀一個Ph.D,然後成為老師或者教授。

然而,我發現自己的興趣非常清奇,我突然覺得很沒有意思。雖然我發表了這些文章,但是這些技術,什麼時候能被千千萬萬的小夥伴們用到?

所以,當時我就決定離開科研,我要去做工程。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當 Bungie studio 知道我要離開微軟的時候,就給我發了邀請說:“王希,如果你想離開科研,你為什麼不到美國來,跟我們一起做遊戲。” 其實那個時候很年少輕狂,我根本不知道 Bungie 意味著什麼,我也不知道《HALO》這樣的一個遊戲,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想了整整一個月,我覺得我只會做科研,不會做這種大型的工程產品。所以最後決定去美國呆一年,一年之後,我要回到中國,做中國人自己的頂級技術平臺。

但其實我食言了,我在美國一呆就是整整五年。為什麼會在美國待那麼久?因為當我真的有機會參與到像《Halo》這樣大規模的遊戲研發,包括後來的《Destiny》,我被這樣的一個世界,深深地吸引了。

因為我發現,它是一個藝術和技術的完美結合,你會和一群非常有趣的人,在一起工作。他們是一個從來沒有存在過的世界的創造者。

當時我參與的是《Halo 3》。有一天,攝製組清晨六點跑到公司來,打算拍一個取景,結果發現有一個亞洲人,趴在那兒沒有走。那個人就是我,我是一整夜一整夜在那邊做研發。

剛去的時候,我是很笨的,甚至連遊戲機手柄都不會用。但是這五年,讓我學到了另一個Ph.D,那就是如何做遊戲研發。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XBOX360上的《HALO 3》

這五年,對我來說最大的教育就是:我們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smart的大腦,但是中國缺的是什麼呢?是“engineering structure”——工程結構,也就是我們如何能把幾十個、上百個,甚至上千個聰明的大腦,按照一種技術、一種制度連接起來,形成一種很強大的智慧共體。

我們很善於單打獨鬥,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形成合力。

應該做點什麼?

在美國的後面幾年,我感覺非常痛苦。我參與了《Halo 3》、《Halo:Reach》、《Destiny》等等這些遊戲,但是我在想:我到底在做什麼?

我記得,在清華入學時,給我們做迎新演講的,是中國第一位女將軍。她說了這樣一句話:“人一輩子一定要做一件事兒,這件事兒呢,要和這個時代的大潮在一起。然後,你專注地去做它,你就能改變,你就能夠為這個時代做貢獻。”

那我們應該為這個社會做一些什麼?

作為一個渺小的個體,我覺得我能做的,也許是為中國創造一個,中國人自己的世界頂級遊戲。

我們有錢,也有人才,但是到目前為止,在世界頂級遊戲舞臺上還沒有中國的身影。所以在七年前,我覺得這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神奇的遊戲AAA世界

在我打算回國的時候,我收到一個著名企業的邀請。這次,我又把自己關起來想了一個月,然而這一個月的結果,就和上次很不一樣。

我記得是那年的中秋節,我把自己關了一天一夜,瘋狂看書。最後我讀到這樣一句話:

創業精神的本質是什麼?

是當你看到洶湧的浪潮中,有個像鑽石一樣閃光的機會時就會奮不顧身地跳下去,寧可被海浪拍得粉身碎骨,也要抓住浪花中的那個機會,我當時整個人都被點亮了。

半夜12點,我給那家公司寫信。我說非常謝謝你,給我的這樣一個機會,但是我覺得隻身去創立這樣的一個事業,去做它,其實比什麼都重要。

那個時候很年輕,膽子也很大,“無知者無畏”的我,回到了中國,然後創立了我們自己的公司。

稀裡糊塗地開始

我們公司的名字,叫做“不鳴科技”。

為什麼叫“不鳴”?因為我們選擇的是沉默。

我們這個時代,包括我們這個國家,有非常多很善於講、很善於表達的,優秀的人。但是我們國家最缺的是什麼呢?是不太會講、低頭的、默默去做事情的人。

尤其像我選擇的這個行業,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做一個世界頂級遊戲的話,其實它很需要你耐得住性子,忍得住寂寞。所以我希望這個團隊,它是用自己的作品,用自己的技術,跟整個行業去對話。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非常幸運,我一回國,就遇到了丁磊先生。

就像很多報道套路里講的一樣——誰誰誰毅然決然地回國,然後跟誰誰誰聊了20分鐘,然後就拿到了什麼什麼什麼。實際上這個故事,在我身上也真實地發生過。

我和丁先生聊了也就十幾分鍾,然後他說:“明天到我的辦公室來。”

我跟他說需要多少錢,他說:“你的錢好像不夠吧,算錯了,我再給你加一倍。”

就這樣的,我們“不鳴”的旅程,稀裡糊塗地開始了。

西湖網紅小樓裡的秘密

很走運,我們在西湖邊有一個自己的別墅。也算是中國遊戲行業裡最漂亮的一個工作室了。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我給你們講個笑話,因為離西湖很近,我們經常會被各種遊客騷擾。經常有人在門外一看說,“哇!這個茶樓很漂亮”,然後走進來一看,原來這裡是個網吧。

但實際上我們的畫風是這樣。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我在這個樓上差不多了打了兩年的地鋪。

就在這個小小的別墅裡,藏著一群人,居然天天做著要做“中國人自己的世界頂級遊戲”的夢想。

那這件事情真的很容易嗎?

其實非常的難。遊戲是在一個虛擬的世界裡面,去重新創造一個世界。

如果諸位看過《黑客帝國》的話,其實遊戲做的就是Matrix的事情。在遊戲裡面,我們會把計算機科學所有的分支都覆蓋到,從數據庫、圖形學、人工智能、網絡和大的memory管理,非常複雜。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雖然我做了將近有十年的科研加研究,當真正面對這個遊戲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們不會做了。

然後那個時候也很傻,就抱著一本被稱作“紅寶書”的資料,一頁一頁地讀。這本書大概有500多頁,我們真的把它一頁一頁讀完了。然後基於它,加上我們的理解,重新架構我們的技術平臺。

那這個故事聽上去很勵志,但現在如果有人問我要不要再做一遍。我會說不要了,實在太笨了。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這是在2012年,我們奮鬥了六個月之後,第一次看到這個平臺。屏幕左邊的那個網格,就是我們的遊戲引擎,而右邊是別人的技術平臺。就是這樣從一個完全沒有基礎的局面開始的。

很多年後,有個朋友問我說:“王希,你有沒有信心,把你們的技術做成世界頂級的遊戲嗎?”

我是這樣說的:“如果在七年前,我們號稱要做中國第一流的遊戲平臺,你覺得基於我們當時的基礎,是不是非常不靠譜?我覺得基於我們今天的水平,去衝向世界第一流的平臺,這個距離已經短很多了。”

當我們用七年,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其實就是這份愚蠢,這份堅持,使得我們今天看起來非常的不一樣。

為什麼一個遊戲做了七年?

那經過七年發展,我們今天的技術能做到什麼樣子呢?給大家看一下,這是我們的遊戲,所有的技術,都是我們的遊戲引擎實時的表現。

回頭看看剛才的那張圖片,應該很難想象,幾年之後它會發展成這個樣子。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戰意》截圖

很多人問過我,《戰意》為什麼會做這麼久?

我們做了整整七年,這是一個很瘋狂的行為。實際上在一年多之前,我們就已經做得差不多了,但一個小小的事件,讓我們整個團隊轉變了方向。

那是去年的GDC(編注: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全球最大的遊戲開發者專業大會),我把產品展示給全世界最頂級的遊戲設計師看。當時那些設計師就驚呆了,他說:“王希,你們做的這個事情,就是我們當年特別特別想做的,但是我們覺得太冒險了,所以沒有做。但是,You make it happen。”

這顯然是一個讚賞對吧。但是那一刻,對於我來講,對於我們團隊來講,就像一個火花,它整整引燃了一片森林或者整個草原。

我們突然意識到,也許我們距離實現“中國人自己的世界遊戲”之夢,也就是一步之遙,我們為什麼不直接把這個遊戲,變成一個全球級的遊戲產品呢?

這是一個非常瘋狂的決定,我們因為這個決定,整整耽誤了一年多,我們自己內部受到了很大很大的壓力,也差點因為這個決定而破產。

我們用三個月時間,把整個遊戲換了個皮,然後直接帶到E3的現場。因為沒有錢,只租了一個很小的臺子。我們對那個臺子的要求,就是不允許出現任何中文,因為我就想看看,當我們拿掉中國的標籤時,我們的產品能不能躋身世界第一流的遊戲舞臺?

這裡面並不是對中國文化的不自信,而是我一直認為,一個好的文化,它是連接整個世界的。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你創造的這個遊戲,能夠被貝加爾湖畔的人去玩,能夠被萊茵河畔的人玩,也可以被密西西比河畔的人去玩,也可以被亞馬遜河畔的人玩。他們有著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路。

當你想到那樣的一幅情景的時候,那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你會熱血沸騰!

所以說這是驅使我們的一個動力。

理想主義的灼燒

七年前我回到中國,我給我們這個團隊,定的三個信條:

中國不缺最優秀的人才,不缺最聰明的大腦,缺的是什麼?

Be confident:這個星球上沒有所謂“火星科技”,任何一個別人能做出來的技術,只要我們跟他一樣努力、加倍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夠實現得了。

Be humble:任何一個全球頂尖的技術,它背後所凝結的心血,和付出是巨大的。所以我們必須足夠的謙卑,你必須付出可能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Be brave:你要勇敢,因為別人所能達到的高度,並不是你的屋頂,你完全有機會、有能力,去突破別人給你設置的,任何一個瓶頸。

回到這個問題的題眼,就是為什麼我們做一款產品整整做七年?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存在演講的開頭,就是那個少年的“科研國家隊”之夢。

那個時代,烙印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心裡。就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基因,在你生命的每一個時刻,像火一樣燒灼著你。

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非常偉大的時代裡面。這個時代,給了我們太多的機會,而且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多麼渺小,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努力,為其他人創造一個新的宇宙。

而在這樣一個偉大時代裡面,是什麼東西能夠照耀我們?能夠趨勢驅使我們?應該是理想主義。

當你在最迷茫的時候,當你在最困惑的時候,理想主義像一道光,它會照耀你,會指引你,會引導你一步一步地,從平凡走向不平凡。

校對:其奇

造就: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