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這幾天估計很多人都被《後來的我們》刷屏了,這部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電影在多方共謀下獲得超高的票房回報。成為又一部讓影迷驚訝和不解的平庸的勝利。

作為電影,《後來的我們》屬於勉強靠近及格線的作品。儘管,背後有一眾大咖為劉若英保駕護航。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如侯孝賢御用的攝影大師李屏賓、著名美術設計翟韜、華語聲音指導第一人杜篤之、著名造型指導吳裡璐、以及剪輯大師廖青松等等。

可以說,劉若英的背後是華語電影的電影“夢之隊”,何況還有她的恩師張艾嘉幫忙呢!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但可惜,這部電影除了男女的那點“愛而不得、終成遺憾”屬於劉若英。

剩下的矯情、偽文藝、細碎情節和尬聊雞湯對白都像極了監製張一白和出品人張嘉佳的風格。難怪有人說張嘉佳也參與了劇本策劃。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在《好奇害死貓》和《夜·上海》之後,張一白就徹底淪落,參與的愛情片不少,但幾乎全部都是爛中代表,典型的套路式愛情雞湯。

《將愛情進行到底》 裡的楊崢與文慧 、《 匆匆那年》裡的陳尋和方茴、《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裡的陳末與小容、還有《一生一世》《 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這些電影裡的主人公既折磨自己,又折磨對方。他們愛的撕心裂肺,恨的歇斯底里,分的膩膩歪歪。最終,就是一出一地雞毛的自怨自艾和無病呻吟。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這點倒是和張嘉佳如出一轍,作為寫作者,張嘉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適合睡前、如廁時閱讀解悶,確實自有其看點。

但那些雞湯故事會拍成電影卻是另一回事。張嘉佳非要當《擺渡人》的導演,讓王家衛、梁朝偉、金城武晚節不保。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編劇的《你的全世界路過》,恰好與張一白合作,達到了愛情雞湯的極致。最終也收穫了票房的勝利。

所以,這次劉若英的電影有他倆參與,擺明了是衝著觀眾的錢袋子去的。

不然為什麼不是張艾嘉、陳可辛來當監製?又為什麼不是傳說中的《易副官》?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後來的我們》的影像確實很有質感,幾乎隔一會兒就可以截取配文做成PPT。

人物的表演配合配樂的渲染,也著實在120分鐘裡催人淚下,憋住了尿急。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還有那些所謂北漂生活的細節,情愛的無奈。可以說集齊了70、80、90後北漂的遭遇。一股腦的灌給觀眾。連神龍都能召喚,還怕打動不了你!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電影雖然是倒敘和插敘結合的方式,甚至自作聰明的用彩色黑白區分「以前的我們」和「後來的你我」。但其實結構簡單,兩小時講述十年情愛糾葛,還要親情點綴。

最終只能以流水賬的方式照著“相遇—相愛—不合—分手—懷念”的套路來講述。

這樣的方式下,就是不斷拼湊那些細枝末節的代表性場景,堆砌拼湊感十足。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然後快速轉換,情緒也被迫跟著不斷變換。最終淪為平常的開端,平庸的結束。

這些年,看過那麼多愛情片,發現所有錯過的愛人,都會問:如果。

就像《後來的我們》裡林見清一次次追問方小曉。

如果當時你沒有跟我分手?

如果我當時足夠有錢 我們住進一個有大沙發的大房子?

如果我們當時就是不管不顧,我們就是結婚了呢?

如果你可以陪我堅持到最後呢?

小曉一一回復,卻總是在迴避。

那我們之後也會分手。

你可能已經找了不下十個小三了。

我們離婚好多年了。

那也許 你就不會成功。

最後,徒留一句那麼無奈的話: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在愛情的世界裡,追問如果,不過是在感慨現在的自己吧?

許多年前,歸鄉的旅途上,列車滾滾向前,你和他都是青蔥年少的模樣。偶然的一聲對話、舉手之勞,你們就此相識。

遞來的方便麵都可以一起把湯喝光,然後搶著吃麵。

大雪裡的歸途,心中的彷徨與期待。總算有了依傍。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愛情在你們這裡有了萌芽,如夏花一樣絢爛的生長。

可惜,愛情的瑣碎與現實的斑駁打破了片刻的美好。

撕扯、自卑、內疚、不安、無望,只能一個失意的離去,一個絕望的目送。只那一扇地鐵門,就將你們分開。

曾經有多麼美好,分開就有多心酸。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只是,多少年後,腦海裡一幕幕美好總在心底激盪。卻時常幻想,現在的我是不是能夠給他想要的生活?是不是可以讓那段戀情結出果實?

前任,是男女關係和情感世界裡永葆活力的話題。在這個世界裡,追問如果,大都是念念不忘。

可不想想,彼時未能在一起,此刻,就怎麼會重新相愛。

就算滿足了A,還有B,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選擇世界,只有認命這一條路,能通向未來。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最讓人痛心的是,那些有了新的現任的人,還在心裡唸叨著自己是“將就”,最好的那個已成遺憾!

甚至藕斷絲連,叫嚷著“為愛痴狂”。

可生活如果完全重演一遍,你真的願意在經歷那些撕心裂肺或彼此折磨嗎?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你在腦海裡定格美好,卻忘了生活從來都是流水過山澗,激盪起伏,漫長平庸。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所以,前任總是比現任好。是嗎?

可笑的是,誰又能保證現任不會再成前任中的一員呢?

在愛情面前,最值得的都是此時此刻。最珍貴的就是擁抱到實實在在的對方。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聽過戴佩妮的的《怎樣》,她唱:如果我們現在還在一起會是怎樣?我們是不是還是深愛著對方。

答案是《失戀萬歲》,是《妄想》,是《成全》。

情海人潮裡,來來去去的這許多痴男怨女。相聚又別離。

與其對過去耿耿於懷,不如把握好身邊的那個人,或者收拾心情,尋覓下一個更好的人。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後來的我們》最後的演唱彩蛋堪稱終極催淚。

看到奶茶和歌迷們唱著: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我想,沒有幾個人能忍住不讓淚水掉下來。

可既然已經懂得一旦錯過就不在。還在那自我感動,自我糾結的什麼勁呢?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生活裡,後來的我們,大都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偶然相遇,最好的結果是《十年》所唱: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

然後在街角的咖啡店,彼此寒暄,說一句好久不見!

所謂:有情人終成眷屬。但若是有緣無分,何必在苦海里翻滾。

17歲那年的雨季,哪個女孩沒愛過一個籃球場上的男孩。

哪個男孩沒愛過一個校門口騎單車的女孩?

後來的我們最好的影評,關於愛情,關於如果,都不如眼前人

幸福的味道,就是銘記那些美好時刻,但更學會珍視當下,擁抱眼前人。

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