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國企還能保持“日進斗金”,憑什麼?

酷熱的夏季即將過去,迎來秋高秋爽的天氣,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也有可能是一個帶有情感色彩的季節,“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從經濟層面的收穫來看,國內經濟穩中有變,形勢錯綜複雜,國內外經濟影響共振,市場還並不能完全適應這種“變量”環境。而且,海外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升溫,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顯現,是不是感覺很多企業盈利能力示弱?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國企還能保持“日進斗金”,憑什麼?

不是感覺,從現實的情況來看也會看到企業經營壓力有所顯現,不過,這麼認為有點小覷了國內的企業了,尤其是國企,最起碼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上來看,很多企業利潤盈利能力芝麻開花節節高,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還能保持“日進斗金”,實為難能可貴。那麼,具體包括哪些企業盈利利潤十分誘人?

背靠大樹好乘涼

近日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038.1億元,同比增長17.1%,增速比1-6月份放緩0.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即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國企還能保持“日進斗金”,憑什麼?

之前有學者拿出上年的該數據跟今年做對比,數據有出入,曾引起了很大的討論,統計局做了回覆,而且這次在附註中提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等指標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徑計算。報告期數據與上年所公佈的同指標數據之間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計算增速”。

不說這個了,看看今年前七個月的工業利潤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確實不得不服,而且從具體的企業分類來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情況,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4.5倍,一舉奪得利潤增速最猛的王座,登上這個王座,都知道眾所周知的原因,有沒有問過民營企業服不服?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36.1%,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45.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7.8%,這些行業企業均是上游原材料生產企業,利潤上漲的同時,往往也會帶來價格的上漲,而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會傳導至中下游的生產企業,進而導致生產成本壓力加大,那麼,最終會把成本壓力(價格上漲)傳導給消費市場,往往是廣大消費者來買單。

從另一個當前的經濟角度來看,近期受到多重因素影響,蔬菜、房租等都存在價格上漲的壓力,但是消費市場並不是很樂觀,這種非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難以在消費市場上被全部消化,又會導致怎麼的市場終局?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國企還能保持“日進斗金”,憑什麼?

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9%,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23.1%,一批帶有高端技術含量的行業正在徐徐向前,給整個市場帶來新的增長動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聲音再次響起。

在相對完善的市場機制下,企業的利潤保持大幅增長,這代表著經濟市場的活力,這是所有人都喜聞樂見的,不過當市場不能夠合理配置資源時,有些企業的利潤大幅增加並非理想化,希望我們能看到更多的科技行業企業利潤大幅增加,尤其是民營企業能夠扛起利潤增速的大旗。

從當前的國內企業利潤格局來看,國有企業確實強勝如斯,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下多數民營企業還在掙扎的情況下。有一句話是值得肯定的,民富則一定國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