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進,也是上市公司成長的沃土

已是國內重要的金融中心的深圳,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的位次也在不斷提升。未來,利用好前海先行先試政策,持續深化跨境金融創新,憑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區位優勢,深圳全球金融中心建設還將大有可為。

金融業稅收貢獻最大

根據統計,深圳資金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穩居全國一線城市前三名。來自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數據顯示,2018年7月末,深圳市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72391.57億元,同比增長6.75%。資金總量僅次於北京、上海,展現了極強的“吸金”能力。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注自2015年起,人民幣、外幣和本外幣存款含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放款項,人民幣、外幣和本外幣貸款含拆放給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款項。北京存、貸款數據為5月末數據。

為何如此大量的資金願意集聚在深圳?“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量。首先,作為經濟特區,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地區經濟活躍,企業雲集,幾十年來孕育了諸如華為、比亞迪等大型企業,如今創業創新環境中也有很多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其次,深圳市政府為創業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各項優惠政策也在深圳先行先試。更重要的是,作為深圳重要的支柱產業,深圳金融業態良好,金融市場發達,這令更多資金流入這座城市。”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

金融業本身也為深圳帶來了龐大的規模效益。來自深圳市金融辦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深圳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564.5億元,增長4.8%,比一季度回升3.7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14.2%。各項金融指標均呈現較好的發展態勢,在全國大城市中保持領先。其中,深圳金融業實現國稅地稅(不含海關代徵和證券交易印花稅)876.5億元,同比增長28.5%,佔全市總稅收的24.8%,金融業對全市稅收的貢獻超過製造業(19.1%),成為深圳市的第一支柱產業。

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深圳金融業發展注重結構優化和服務能力提升。一是信貸結構不斷優化,對經濟發展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其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公共設施管理業、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通用設備製造業、建築業及道路運輸業的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速均超過20%。二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迅猛,為深圳地區創新發展、中小企業發展、國資改革發展、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三是保險行業加快回歸本源,在深圳地鐵、招商郵輪母港、前海自貿新城等重大項目建設上,都積極參與提供全方位的風險保障方案。

金融創新生生不息

銳意創新,是深圳精神的精髓所在。於企業而言,是奮勇爭先,在改革開放激流中屹立不倒的重要法寶。

比如今年5月份,工行首筆線上供應鏈非貨押循環模式,即下游經銷商融資在深圳成功放款,這項創新普惠業務滿足了更多供應鏈小微客戶融資需求。該融資鏈條上的企業客戶,只要通過手機銀行端操作,即可快速實現融資。

在有關政策上,深圳市金融辦未來將落實推進地方金融監管改革。推動各區(新區)充實金融工作力量,支持探索設立前海金融監管局,加快構建上下聯動的監管體系。研究制定“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組建方案,打造服務全市金融大局的創新載體。此外,推動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及深圳市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落戶,支持國家金融大數據實驗室(深圳)加快建設,加強金融科技前瞻性佈局。

值得注意的是,前海是深圳金融業創新的前沿陣地,深圳前海創新研究院院長陳坤耀接受記者採訪時曾指出,中央給予前海的優惠政策也要比其他自貿區更多。比如上海自貿區也有類似政策,但是不像前海這麼進取。原因在於前海可以有更多試錯的機會,能夠推行大膽一點、冒進一點的創新政策,這從前海的跨境人民幣貸款政策就可以看出,先上海一步實施,而且力度要大得多。更重要的一點是,靠近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這給予前海更多前輩經驗和創新機遇。

全球位次不斷上升

深圳已是國內重要的金融中心,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三

該機構指出,深圳在金融市場規模方面僅次於上海,在金融產業績效、金融機構實力和金融生態環境分項排名均名列前茅。

而在該機構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深圳接連上榜,並且位次不斷提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接受記者接訪時表示,深圳在金融從業人員總規模上與北京和上海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全球金融中心建設方面需要引入更多的金融儲備人才。同時要吸引更多的國際金融機構到深圳落戶紮根,提升機構國際化程度。還要加強跨境金融業務創新以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深圳市金融辦也提到,要全面推進金融開放合作。爭取國家儘快出臺前海深化深港金融合作“20條政策”,豐富金融先行先試政策體系。持續舉辦深港澳金融創新季度聯席會議,推動金融互動交流和全面深化合作。推進深港澳特色金融重大項目,推動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專項工作組,加快項目籌備落地。搶抓人民幣國際化和新一輪金融開放機遇,研究組建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為優質企業“走出去”和海外投資併購提供服務。

深圳:上市公司成長的沃土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已誕生出一批世界級本土企業,上市公司即是其中的優秀代表。目前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已穩居全國第二。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8月22日,包括A股、港股、美股在內,深圳轄區共有366家上市公司,合計市值9.23萬億元,位居國內各城市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二名。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提出, 深圳要率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業內專家認為,為此,深圳要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支持服務作用,爭取更多深圳優質企業特別是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為深圳率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奮力向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邁進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深圳許多民企成行業翹楚

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前5名分別為騰訊控股、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工業富聯、萬科,總市值分別為2.98萬億元、1.13萬億元、6820億元、2903億元、2640億元。6至10名分別為中信證券、順豐控股、平安銀行、招商蛇口、比亞迪。

從結構來看,上市公司總市值穩居全國第一的北京市值前10名均為央企。排名第三的上海市值前10名則全部被國企佔據。而深圳上市公司市值前10名中,有5家公司結構以民營為主,分別為騰訊、中國平安、工業富聯、順豐控股、平安銀行和比亞迪,前10名全部為千億市值公司。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深圳上市公司市值領先優勢能否保持?記者注意到,深圳後備上市公司陣營強大。據統計,深圳還有一批知名企業尚未上市。比如通信行業巨頭華為、無人機霸主大疆科技、世界500強企業正威國際、OLED新貴柔宇科技等。

深圳上市公司湧現出一批行業龍頭和翹楚。比如,互聯網巨頭騰訊控股,2004年上市以來股價累計漲幅超過500倍。保險業的中國平安,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市值保險公司。銀行業的招商銀行,堪稱中國最優秀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房地產業的萬科,是中國最優秀的地產公司。製造業巨擘中集集團,國內先進製造業龍頭,自主研製出可燃冰試採成功的“藍鯨1號”鑽井平臺。大族激光,國內激光行業的標杆。

在一些新興領域,深圳上市公司也有明顯優勢。順豐控股是中國最優秀的快遞公司。比亞迪,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中興通訊,通信行業龍頭公司,僅次於另一家深圳公司華為的通信設備製造商。華大基因,國內基因行業龍頭,全球基因行業享有盛譽。而電子行業的龍頭幾乎為深圳包攬,包括工業富聯、立訊精密、歐菲科技等。

新興產業業績連年勁升

深圳證監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深圳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連續三年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已成為拉動深圳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引擎。

2017年,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深圳非金融房地產業上市公司淨利潤786.02億元,同比增長34%,增速較浙江、江蘇、北京、上海地區平均高出10個百分點。其中,161家制造業上市公司淨利潤536.26億元,同比增長67%,為2014年以來的最高增速,高出全國製造業平均水平近30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深圳276家上市公司淨利潤865.97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深圳非金融房地產業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18%,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統計還顯示,今年一季度,深圳本地上市公司中,淨利潤同比增幅在50%以上的公司,從2017年的73家增至77家。其中,以電子、信息設備和服務、醫藥生物、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上市公司,佔比高達69%。

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為什麼能夠連年強勁增長?記者在採訪多家深圳上市公司後發現,快速增長得益於靈活的產業發展策略、強悍的開疆拓土能力、大手筆的研發投入。

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項目辦總監馮建國對記者表示,大族激光每年研發費用佔銷售額7%,顯著高於深交所中小板平均2.89%水平。目前大族激光已實現高功率光纖激光切割機產銷量、紫外激光器產銷量、激光打標機產銷量等五個全球第一。

創新沃土孕育行業標杆

“深圳擁有一批明星上市公司,他們幾乎都是改革開放後誕生的股份制企業,企業性質以民營經濟為主。深圳培育出一系列世界級本土企業,主要得益於這片創新的土壤。”深圳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鄢維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鄢維民認為,深圳移民城市文化,寬容失敗環境,有利於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政府政策扶持和產業傾斜,有利於新興產業和創新企業成長;深圳人、深圳企業、企業家拼搏奮鬥精神,深圳企業堅持構建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文化和價值觀……這些有利於企業創新成長壯大的基因,孕育了一批又一批頂尖的深圳先進製造企業和知名上市公司。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近日,平安金融中心的燈光璀璨引起市民圍觀。

深圳未來如何保持這種領先優勢?鄢維民表示,第一、深圳行業龍頭企業應加強深層次研發,加大科研經費投入。深圳企業大多是科技企業,成長壯大靠人力資源、靠研發經費投入。“深圳企業要培育自己的人才隊伍,靠自己研發團隊開發新技術,才能做到基業長青、不斷髮展”。第二、加強企業現代化管理。先進的管理和制度,激發員工潛能。第三、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創新生態體系。政府通過鼓勵創新創業,提供優質服務,支持扶助一批細分行業“小巨人”和隱形冠軍。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來源 深圳商報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吳玉函、鍾國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