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在鼓樂聲中,“梨花節“拉開帷幕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樹開。4月28日,在隨風飛舞的梨花雨中,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百年梨園”首屆“梨花節”盛裝啟航。

喧天的鑼鼓,悠揚的歌舞。“梨花節”開幕式在一片喜慶祥和的氛圍中拉開帷幕。“梨花開,春帶雨;梨花落,春入泥……”一曲感人動聽的《梨花頌》瞬間將現場的廣大遊客帶入了人間仙境,主持人娓娓道出的已流傳了130多年“百年梨園”的悽美愛情故事,更是讓人蕩氣迴腸。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由長春群眾藝術館奉獻的詩朗誦

相傳,這個梨園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當時一古姓人家為躲避災荒從山東老家“闖關東”至此。時因父母年事已高,便留下年輕妻子照看,相約待老人百年之後再團聚。為了便於日後找尋,夫妻二人約定梨花開時以梨園為記。古姓男人攜族人到這裡後,蓋起了四合大院,圍牆四周建有炮樓,開起了油坊,日子過得相當殷實,並在門前山上栽下百畝梨樹。花開時節,梨園漫山爛漫,浸香十里之遙。三年後,古家老人相繼去逝,妻攜長子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這裡與丈夫團圓,演繹出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長春市旅遊局局長曲笑代表主辦方致辭

如今以嶄新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梨園,雖說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大,但仍可夠遊人逛上兩個小時。在摩肩擦踵的人流中,不妨有大批的攝影“正規軍”,他們手持“長槍短炮”穿行在人流花海間,或蹲、或側臥,把人與花完美地收入鏡中、定格成梨園美景。而鏡頭前的人更是不斷變換造型,將自己完全融入梨園畫卷。那滿園的梨樹,吐著芬芳,那枝頭的梨花,或爭豔或嬌羞,它們只靜靜地呆在那兒,只為襯出鏡頭下人們燦爛的笑容。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邵大明致辭

地處蓮花山泉眼鎮流沙村的百年梨園,依山傍水、溝壑縱橫。春季幽谷清溪,梨花爛漫;夏季綠蔭環繞,涼風習習;秋季碩果累累,香飄四方;冬季天地茫茫,宛若林海雪鄉。望著滿山的迷人景色,前來“湊熱鬧”的書法攝影愛好者張華成先生滿腹感慨,“蓮花山真是老天賜予的一處生態休閒寶地,這裡要是建個美術寫生基地和攝影基地簡直就是絕配”。他說這話時和當年著名電影演員吳若甫來蓮花山時的感慨如出一轍。吳若甫曾說,我要是退休了,一定要在蓮花山買個房子。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開幕式現場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熱議百年梨園的的美好前景時,主持梨園文旅小鎮建設的高松經理已經站在了我們的身旁,她向我們描繪了她心中的梨園小鎮:清幽的石板路,黛瓦白牆,古香古色,間或著小橋流水……專程驅車300多公里趕來的瀋陽攝影愛好者張先生感慨地說:“吃著美食,看著美景,腦海中迴盪著那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眼前的梨園已不僅僅是一幅風景畫,更是一個個故事開始的地方。”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與會嘉賓代表共同為”梨花節“啟幕

為方便遊客,舉辦方還在“百年梨園”內設置了休息區,裡面不僅有酸辣粉、炒冷麵、烤腸等多種特色小吃,還有各種冷飲。

人頭湧動,遊人如織。據不完全統計,梨花節開幕當天就接待遊客達一萬餘人。主辦方長春蓮花山農業發展公司經理高松介紹說,恰逢五一長假,估計整個梨花節有望接待遊客達5萬人次以上。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古樂聲聲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梨花頌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梨花雨下曼妙的身姿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花開時節來看我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如雪的梨花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這些參天的古樹見證了當時那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古樹下的亮麗身影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芬芳的梨花香沁人心脾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名副其實的百年古樹

長春蓮花山首屆“梨花節”當天湧進上萬遊客

流連忘返的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