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隰縣小西天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隰縣小西天

茲山之高

不過數百步耳

茲山之大

止設數十榻耳

位於隰縣城西的小西天景區,面積雖然不大,但小巧精奇,特別是景區內的七彩懸塑和明《永樂北藏》作為鎮寺之寶早已聞名遐邇。今天就跟隨我們的記者一起來感受這佛國古剎的神奇與魅力。

隰縣小西天行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小西天原名千佛庵,位於隰縣城西一公里的鳳凰山巔。據史料記載,小西天由五臺山東明禪師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所建。整座寺院佔地面積僅有1100多平方米,在這極其有限的空間內,所有建築依山而建,自然形成三個院落,核心建築大雄寶殿就置於東西中軸線上,坐西面東。殿內,1900多尊彩塑濃縮在小小的169.6平方米的空間內,內容豐富,構思新穎,設計巧妙,藝術精湛,特別是精美絕倫的懸塑藝術,雖經近400年的歷史滄桑,仍然一塵不染,光彩照人,堪稱“懸塑絕唱”。令觀者歎絕,去者流連,聽者嚮往。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遊客 馮越

我們是第一次來這個小西天,聽說這邊兒的佛像,一年四季都不用打掃,它還是乾淨的,就覺得特別神奇,所以想來看一下。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記者 李涓

晨鐘暮鼓、香火繚繞。觀眾朋友們,我現在是在隰縣小西天大雄寶殿內,站在這裡,抬頭仰望,我們能看到千尊佛像巍峨而立,鎏金溢彩的懸塑作品,在眼前呈現出一個微縮的西方極樂世界,使人肅然起敬。而在我左手邊,大家可以看到,文物修復師們正在對殿內破損的懸塑進行修復。據瞭解,這次修復工程已歷時了五年之久,目前已經進入掃尾階段,預計將在今年9月份,也就是全省旅發大會召開之前全面竣工。屆時,具有“懸塑絕唱”之稱的小西天將會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遊客。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遊覽了氣勢雄偉的大雄寶殿之後,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又來到了位於大雄寶殿南側的半雲軒,來探尋小西天另一個鮮為人知的法寶。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記者 李涓

這裡是小西天半雲軒,我身後的文件櫃裡存放的可不是普通的文件,大家看這就是號稱小西天一寶的明《永樂北藏》。

據說“如果把印經的紙一張張連接起來,能從隰縣鋪到120公里之外的臨汾”。每年陰曆六月初六,寺裡都會把珍藏的經書拿出來晾曬,以備更好地保存,俗稱“曬經”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舉辦“曬經節”作為隰縣小西天擴大對外宣傳的重大舉措,已經連續舉辦了八屆。每到這一天,來自四面八方的佛教人士和遊人都雲集在寺院內,在住持的指引下,把收藏的經書拿出來晾曬、翻閱,一睹藏經的真容,有“曬經度眾生,功德大無窮”之意。據清康熙《隰州志·重修藏經殿觀音堂人祖廟記》記載:明《永樂北藏》共計六百七十八函,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宗教文化內涵,不僅為研究中國佛教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同時也是研究佛教史、藏經史、倫理道德乃至民俗的稀世珍寶。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小西天居士 隆紅

今年的曬經法會比(以往)的每年都比較隆重,人挺多的。大家通過參加曬經法會,來翻翻經書。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隰縣文物旅遊局旅遊科科長 杜一萍

在小西天的有兩大寶,一個就是咱們精美的懸塑,一個就是珍貴的明《永樂北藏》,無論是在藝術價值方面還是在它的佛學研究上,它都具有獨一無二性,許多專家學者看過之後都為之震撼,這也正是我們推薦小西天的核心實力。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2018全省旅發大會即將在我市召開,隰縣小西天拿著滿把好牌的在這個舞臺上怎麼打,隰縣旅遊部門提前著手,在去年8月份,便設計完成了小西天風景區總體規劃,在保障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進一步整合和挖掘小西天景區的人文景觀,全面提升小西天整體服務能力和水平,努力將小西天打造成集生態休閒、農業體驗和佛教朝聖的綜合性景區。

隰縣小西天:覽佛國勝境 賞罕世珍寶

隰縣文物旅遊局旅遊科科長 杜一萍

這次旅發大會為我們推薦宣傳小西天,提供了一個更高的平臺,我們借勢旅發大會重新規劃小西天的發展思路,以黃河旅遊板塊關聯區建設為契機,以小西天為核心,大力實施文、農、旅、商互融,由單一的文化旅遊向生態綜合旅遊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