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一名合格產品經理需要的5大核心能力

一名合格產品經理需要的5大核心能力

圖片來源:“新時代杯”2017時代出版·中國書店致敬活動(襄陽大眾書局)

轉載任何百道網微信公號(bookdao)所推送的文章或內容,請事先與本公號取得聯繫。關注百道網手機站更多文章,點擊閱讀原文進入。

【百道編按】從2017年開始,“知識服務”一詞便不斷髮酵,如今已經成為熱詞,不僅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天然擁有知識資源的出版機構也將其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式。於是,在被大眾視為傳統行業的出版領域中出現了這樣一群頗具互聯網新思維的人,他們既對優質內容有著判斷和把握,又對互聯網技術及運營有著獨到見解,他們在出版社被稱為數字編輯,但從互聯網角度來看,他們事實上就是各個出版社中負責知識服務類業務的產品經理。

隨著出版業的轉型升級、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出版社開始佈局知識服務,越來越多的傳統編輯開始走上產品經理的崗位。那麼,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核心能力?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聯繫了幾位已經在這一崗位上耕耘多年的“老兵”,總結出了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必備的五大核心能力。

作者 | 吳雪

能力一:具備用戶思維

傳統出版業經過多年發展,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製造業思維,即以產品製造和交付為目的。而工作於其中的編輯,在圖書出版後也很難得到讀者反饋。正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美慧樹平臺負責人沈嵐所說:“出版業裡的傳統編輯很少具備用戶意識,因為在圖書完成發行後,編輯並不知道賣給了哪些讀者以及讀者真實的閱讀感受。雖然各類平臺都會有商品評價的功能,但是願意花時間留言的讀者本身也帶有了一定的傾向性,並不客觀。”

而在互聯網時代,流量越來越重要,想要吸引更多用戶,就必須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提供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對於這一點,我們此次接觸到的產品經理都有著深刻體會。

在做知更社區之前,汪毓楠做了兩年讀書會,他說經過兩年時間,他清楚地認識到了用戶是什麼,也開始把書看成產品,有了產品意識。“很多編輯過去做書並沒有看到書的價值,只是利用一些營銷手段讓讀者購買圖書,這是一種邏輯。而去考慮讀者真正需要什麼,並把有價值的圖書給讀者,這是另一種邏輯與價值觀。

”山東教育“小荷聽書”平臺負責人韓建華也認為,用戶思維是產品經理最需要修煉的技能。在他看來,“這種用戶思維,除了利用技術手段做好數據分析,畫出用戶畫像以外,還需要以內容服務思維來打造產品,以用戶思維來提供服務”。

當然,以用戶思維來打造產品並不等於一味迎合用戶,作為好的知識服務提供者,還必須學會引導用戶需求。關於這一點,正如汪毓楠所說:“用戶在表面的需求之下隱藏著隱性的需求。其所表達的需求有著提升的空間,產品在這時候有著引導的功能。很多產品經理入門時會為了高銷量‘討好’用戶,但實際上產品經理需要對需求做綜合分析,在深入洞察、看到隱性需求後再做頂層設計”。

能力二:瞭解互聯網技術

知識服務產品必須依託互聯網技術才能觸達用戶,因此,瞭解互聯網技術成了出版社知識服務產品經理的必備技能。但是在出版社中,很多產品經理是由傳統圖書編輯轉型而來,正如韓建華所說,與互聯網公司入局知識服務不同,雖然出版社有豐富的內容積累,但並不具備數字化出版所需要的技術。所以在傳統出版行業進行數字化探索的產品經理,就需要緊跟市場,瞭解技術發展的前沿動態,熟知人工智能、語音識別、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此次採訪中,不少人分享了自己與互聯網技術的故事。

作為一名非理工科背景,沒有互聯網從業經歷的人,沈嵐說自己轉型時遇到的最大障礙並非內容或用戶,而是對技術的陌生,這讓她對可以採用哪些技術、實現哪些功能遊移不定。於是,為了更好地掌握行業動態,沈嵐儘可能多地體驗同類產品、蒐集相關技術的應用信息和發展前景並分析競品優劣。當時,她對iPad的使用需求從娛樂轉向學習,更多專業類APP開始成為她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與沈嵐的經歷相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陸曉紅也經歷過這樣一個時期,從負責“大學英語等級測試網”開始,她便開始從一個對技術無感的小白努力轉型為新興技術應用的引領者。她在採訪中強調:“我們必須對前沿技術有所感知,瞭解現在的新技術具有哪些特性,能應用在哪些場景,適用於什麼樣的智能設備,能達到怎樣的效果,未來又會向哪裡發展。只有具備了這些認知,我們才能進一步思考什麼樣的新技術能應用於我們現有的資源。”

能力三:知識結構全面

如今,各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越來越明顯,而用戶在需要某類知識時也沒有強烈的學科意識。正如汪毓楠所說:“現在的產品都是綜合性的,不是源於某一學科、某一領域或是某一專家,所以產品經理要從多學科入手做頂層設計,再綜合幾個學科進行理論支撐”。這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就需要他們具備全面的知識結構。

關於這一點,沈嵐形象地說道:“優秀的產品經理是十項全能的,一個人能像一支隊伍一樣去戰鬥”,“什麼都懂一點,什麼都會一點,什麼都瞭解一點”。

大象出版社數字出版部的李程對此也深有感觸,如今他已經在數字出版的崗位上奮戰11年之久。在他看來,不管是轉型升級還是融合發展,都對數字出版從業者各方面的專業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產品經理的知識結構必須合理,既要對出版的本職工作有深刻理解,又要對數字項目架構有清晰思路,還要了解需求調研、行業分析、功能設計等具體知識,否則就無法和用戶及開發者溝通,也就無法保證產品設計在開發階段的順利實現。

能力四:善於統籌協作

團隊力量是每一家企業、每一個項目在管理中都十分重視的一點,對於牽涉眾多出版環節和部門的知識服務產品來說,如何做好統籌協作,同樣是產品經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李程所說:“出版社工作不是單打獨鬥型的,它要求所有人既分工協作又團結一致。”而沈嵐雖然強調“優秀的產品經理一個人能像一支隊伍一樣去戰鬥”,但她同樣認為,“最終的成功肯定依靠團隊的力量,分工協作才能讓事情更有效率。好的產品經理也是好的管理者,管理流程,管理內部團隊,管理對外關係”。

當然,這種統籌,並非侷限於產品的製作流程,也並非侷限於出版社內部。韓建華在採訪中就將這種對整個流程的統籌能力概括為“更大的視野”。即,“既需要對內容的結果和服務的品質負責,也需要全盤考慮讀者需求、內容製作、營銷推廣三個環節,特別是對上游的讀者需求以及下游的營銷推廣環節,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掌控力”。

此外,在很多出版社中,知識服務產品的技術開發並非由本社完成,而是與互聯網技術企業合作,這使得統籌工作變得更加複雜。在這一點上,韓建華分享了他的一條經驗,那就是“要選取高度契合的技術研發公司”。在“小荷聽書”平臺和系統的研發過程中,韓建華髮現,合作的技術公司除了在技術研發能力和研發方向上有不同,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以及對教育出版領域的認知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也不小。因此在選擇合作伙伴時,一方面要衡量對方的公司規模、研發能力、服務水平,另一方面也需確認技術公司對出版領域和教育市場的瞭解程度,然後再結合自身轉型的目標和需求,找尋技術產品線與圖書產品契合度高、願與出版社長期合作的公司。

能力五:保持不斷學習

互聯網時代,技術發展越來越迅猛,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不斷學習的能力對於知識服務的提供者來說,是最應該具備的能力。關於這一點,似乎已經成為了每一個從業者的共識。

沈嵐認為,“產品經理對於產品的判斷來自於對用戶的關注,對行業發展的關注,更來自於不斷的學習與思考。不斷學到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開闊新眼界、放開新思路應該是產品經理的常態。”

陸曉紅也說,“現代人適應這個世界的認知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在大數據時代,人要很好地適應這越來越複雜的社會,會越來越多地依賴於人與智能設備的分佈認知、協同思維,人機結合的思維體系是現代人認知世界的基本方式。所以,我們不能固步自封,要用心傾聽技術時代變化和變革的聲音。”

汪毓楠更是將不斷學習的能力與產品迭代的能力聯繫在一起,“用戶和作者不斷吸取各個學科的知識和經驗,產品經理如果不快速成長將無法進行指導。所以,產品迭代就是產品經理根據用戶不斷提升的需求、作者不斷提升的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產品迭代很辛苦,這也註定了產品經理要一直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前進”。

一名合格产品经理需要的5大核心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