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科學證明,爸爸帶孩子好處不止一點點!

科學證明,爸爸帶孩子好處不止一點點!

叔以前給大家介紹過不少荷蘭養娃的高福利,今年他們又來拉仇恨了:從明年開始,在嬰兒出生以後,母親伴侶的帶薪假期將從目前的兩天延長至一週,在新生兒出生的頭六個月再額外有五週的帶薪假期,薪酬是平時的70%。這五週的假期時間比較靈活,不一定是馬上休完,在孩子出生四周以內申請就可以。

鼓勵爸爸帶娃已經是當今世界的主流趨勢,許多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給爸爸帶孩子提供了制度支持。

不過在我們國家,“喪偶式”帶娃法還是主流,根據《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統計,中國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只有12.9%,位居倒數第二,超過半數家庭還是媽媽陪伴寶寶最多。但是奶叔以後肯定會自己帶娃。

科學證明,爸爸帶孩子好處不止一點點!

除了工作太忙、假期不夠之外,還有一些爸爸“抹不開面”,總覺得帶孩子缺少男人氣概。

奶叔在這裡可要嚴肅批評這種刻板印象,帶娃做家務這種事情哪有那麼黑白分明?更何況無數實驗和觀察都證明,爸爸參與育兒,對孩子、媽媽和自己都有莫大好處。

爸爸帶娃好處都有啥

對於剛生完寶寶的媽媽來說,體力和精神消耗巨大,對寶寶也沒有經驗,再加上荷爾蒙的影響,超過三成的媽媽在生完寶寶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傾向。這時候最需要爸爸支持並肩戰鬥,共同度過新手打怪升級的初級階段。

科學證明,爸爸帶孩子好處不止一點點!

和媽媽照顧寶寶的無微不至不同,爸爸帶孩子通常都是心大的那個。父親角色理論也證明,爸爸是寶寶的最佳玩伴。通過各種遊戲,能幫助寶寶擺脫對媽媽的依賴,激發他們對世界的探索與和好奇心。而且在一次次探索中,寶寶的自信心也會增強,將來能積極地面對挫折。

科學證明,爸爸帶孩子好處不止一點點!

奶叔之前說過,寶寶探索能增強認知力,特別是0—3歲這段時間,是認知力發育和培養最重要的一段時期。美國心理研究就發現,缺乏父親陪伴的寶寶在認知力方面和有父親陪伴的寶寶差距特別明顯。

爸爸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

爸爸對寶寶的性別認知也會產生很大影響。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父親是直接向孩子提供角色行為參考的形象。男孩子能從爸爸身上學到男性的基本行為模式,成為將來自己的榜樣;對女孩子來說,爸爸的男性品質是她今後生活中的參照,甚至能影響將來選擇丈夫的標準。

科學證明,爸爸帶孩子好處不止一點點!

隨著寶寶年齡增長,爸爸性格中和媽媽互補的地方,也能潛移默化影響寶寶,幫助寶寶形成更完善的性格。許多觀察也發現,父親參與孩子的養育工作越多,孩子就越自信、越穩定,能更順利地渡過青春期。

最重要的是,爸爸本身也能通過參與育兒,帶來精神和心理的滿足,反過來更能促進爸爸有動力做好工作。荷蘭80%以上的奶爸都說,在家帶完娃以後再去工作,感覺特別神清氣爽,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

科學證明,爸爸帶孩子好處不止一點點!

△確定真的不是因為帶娃太累嗎

爸爸應該怎麼做

並不是全天候無死角照顧寶寶的飲食起居才叫好爸爸。能聰明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給寶寶提供物質條件和好的成長環境,也是對寶寶最大的負責。沒多少人有條件在家全職陪寶寶,但至少可以做到以下這些事。

剛出生的小baby需要人照顧,多承擔一些家務和拍嗝哄睡的任務,給媽媽回血時間,也能幫助自己跟小傢伙培養感情。

科學證明,爸爸帶孩子好處不止一點點!

0—3歲是小寶寶認知功能發展的階段,這時除了營養要跟上,更多的是鼓勵寶寶探索。爸爸們可以用陪玩的方式讓寶寶在安全範圍裡儘量多接觸新事物。對兩歲以上的寶寶,爸爸可以陪讀繪本或者簡單的故事,養成寶寶愛讀書的好習慣。

對3歲以上的寶寶,特別是精力旺盛的男寶寶,爸爸可以陪著出門踢球打球跑步。一方面戶外活動能幫助寶寶大腦和視力發育,另一方面也鍛鍊身體。再說了,熊孩子在外面放完電回家倒頭就睡的天堂感,誰養娃誰知道。

要是你還不知道該怎麼辦,看看荷蘭奶爸都是怎麼做的吧!總之陪伴的時間長短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心,讓寶寶從小到大都能體會到老爸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