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編者按:隨著中美貿易戰、土耳其里拉暴跌等事件的上演,全球經濟形勢愈發顯得不容樂觀。在這樣的黯淡時刻,恰逢金融史上不朽著作《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出版95週年,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教授,和大家一起重溫經典,探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之道。

作者簡介:吳曉求,著名經濟學家,金融證券研究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在宏觀經濟、金融改革和資本市場等領域有深入、獨到研究,是我國經濟學界在資本市場研究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

很高興看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出版95週年之際,推出這本由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生著手翻譯的佳作。這本書以股市操盤手的成敗經歷來闡述股票投資哲學,持續影響著金融市場上的投資機構,備受投資者推崇。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已保存許餘潔和馮國亮兩位博士翻譯的這本書,展示的是100年以前的華爾街故事,其中投資者結構和風氣與今天的中國A 股市場所表現出來的“散戶雲集、消息炒作、羊群效應”等特徵很相似。這本具有歷史意義的回憶錄是一個大時代的縮影,其中有不少格言和警句,閱讀起來真是一種享受!

針對國內股票市場而言,借推薦此書之際,我想結合個人近期的研究思考,談談資本市場的財富管理功能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我多次在會議場合明確總結過2015年以來我國的股市危機對應的原因,首要就在於我們賦予了市場太多功能,我們把它功利化了,以為這個市場可以解決碰到的很多問題,實際上這個市場沒那麼大功能。我認為,要明白市場是幹什麼的,市場只是一個財富管理市場,解決不了其他問題,賦予市場太多功能以後,它就會變形。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是實現資產和風險的合理定價,其基礎在於公平透明的交易制度。監管者沒有推動市場發展的任務和目標,對信息披露和市場透明度的監管是世界各國市場監管者的核心職責所在。

一般而言,投資者關注的是股票價格的變化,學者關注的是這種價格變動背後的原因和邏輯。資本市場資產價格的定價不是靜態的,淨值、利潤、現金流等都是股票定價的原始基礎與起點,但不是其全部因素。總而言之,市場定價的主要因素與投資者的市場預期有關,與其他金融資產收益率變量有關,也與經濟週期、產業週期有關。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如果市場信息披露是充分的(這個假定非常難以實現),我們就認定市場的交易價格是合理的。也只能在兩種情況下懷疑價格:信息披露不完整或市場被操縱。其中信息披露不完整既包括初始信息披露、公司信息披露,也包括市場信息披露、內部交易信息披露和虛假信息披露等。

排除了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我們就應該認定這個價格是合理的。這個理念非常重要,否則會找不到評價市場的基石與準則。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從這個意義來看,我們要理性看待大股東或創始人股東的減持行為,除非有證據表明大股東的減持交易是在虛假信息披露下進行的,或者違背了約定的交易規則。如果市場真實完整地披露了信息,大股東在遵守減持規則下以一個適當的價格減持,那麼一定意味著在他看來這個價格已經有某種泡沫化的成分,與其重置成本相比較,這個交易價格能為其獲得一個溢價收益。大股東的減持行為在一定意義上有利於市場價格的理性迴歸。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從更深層次來思考,資本市場的存在究竟是為了什麼? 從全球市場來看,資本市場產生100多年來在各國都有非常蓬勃的發展。其內在的生存邏輯主要是金融需要具有對資產和風險進行定價的能力。若缺少這種能力,整個金融體系就是落後的,也就很難進行資產重組和存量資源的再配置,也就意味著這個金融體系沒有財富管理的功能。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在這個內生邏輯之下,資本市場的發展對任何一個國家金融功能的升級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特別是中國這樣的大國,如果沒有實現資產和風險市場化定價的資本市場,其金融功能就會停留在比較原始的狀態,即主要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服務的初始階段。

金融當然要為實體經濟服務,不過融資服務僅屬於初級層次。隨著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提升以及提供融資的投資者財富的積累,整個金融服務是要升級的,要逐漸變成融資和財富管理並重,金融功能的發展重點則是使得整個金融體系的財富管理功能不斷增強。一國金融工具或金融資產從融資服務財富管理是金融體系功能轉型升級的體現,這主要靠發展資本市場服務來完成,靠金融脫媒的力量來實現。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全球性的金融大國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那就是人們收入水平提高以後,收入不僅要滿足當前的消費及投資的無風險收益,還應滿足在更高層次上收益與風險在不同水平相互匹配的財富管理需求。這就要求金融市場需要形成一種機制以實現收益與風險在不同層次上的平衡。資本市場恰恰提供了這種制度和機制安排。資本市場一個天生的功能就是財富的再分配,使社會財富能夠流向可以更好地讓財富為社會服務的機制。這也是社會金融體系發展的趨勢。

當前,中國的財富分化趨勢非常明顯,較短時間內就發生了顯著變化。實際上中國的百億富翁中除了極少數外,多數都與資本市場有關係。我們需要通過一種完善的機制讓財富實現再分配,變得至少在規則層面上是合理的,而不能有尋租機制。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資本市場的效應必然會導致財富分化,但機會一定且必須是公平的。正如改革開放走市場經濟道路,財富的分化也一定會出現一樣。但在制度設計不公平或者公平制度缺失的情況下,這種貧富分化反而會更為嚴重,且會造成一定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因此制度設計一定要保證機會的公平。只要起點是公平的、信息是透明的,就要相信通過競爭後的結果。這對任何一個國家的制度設計都是極其重要的。同時,必須深刻理解並接受機會公平之後的現實。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總而言之,透明度是資本市場的靈魂,資本市場能否公平,能否存在下去,首先在於信息透明,有了透明度,市場才會有公平。反觀中國資本市場,如今出現了一系列扭曲的現象,除了經濟轉型的影響之外,有一些政策法規等未能及時跟上,使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表現出一些與現代資本市場不匹配的因素和特徵。而國際金融中心一定是財富管理中心。財富管理要有高度流動性人才才肯來。

因此,中國要從大國成為世界性強國,構建現代化的以資本定價機制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已迫在眉睫。同時,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要把人民幣作為全球性的重要貨幣。若沒有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和人民幣的迴流機制,人民幣國際化將難以實現。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的監管層已理解了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正在把握資本市場的靈魂。值得注意的是,資本市場與商業銀行的核心元素不一樣,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的基石是資本充足,控制不良率。但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是其透明度,如果對此缺乏深度理解,監管的重點就會出現偏差。

監管就是監管,不應賦予監管者太多的監管以外的職責和功能,否則監管就會變形而不堪重負。監管者沒有推動市場發展的任務和目標,監管者對於市場發展指數變動、市值管理和市場規模都沒有直接責任。其責任就是保證市場公平,而保證市場公平的前提是提高市場透明度,所以對信息披露和市場透明度的監管,是世界各國市場監管者的核心職責所在。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通過這篇序言,我希望看到未來的金融監管改革者能夠認識到,我國股票市場應該改變,從過去的以融資為主,到現在的融資和財富管理並重,再到未來的以財富管理為主,這對應了股票市場的金融功能升級,也是評判一個國家金融是否具有競爭力的最重要指標。

中國金融發展的重點是資本市場,而不是機構,機構必須順應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只有市場發展了,中國金融的功能才會改善,市場才會越來越多地向財富管理的方向演變。

END

證券發展史乃至金融發展史上的經典之作,傑西·利弗莫爾所著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已於2018年7月最新出版上市。

全球經濟或將下滑?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正待破局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首次出版於1923年,已經成為證券發展史乃至金融發展史上的經典名著,至今本書仍然在“《財富》終極75本書單”“華爾街大牛推薦書單”等推薦書目中榜上有名。

“股票大作手”是指傑西•利弗莫爾(書中化名為拉里•利文斯頓),他是美國股票交易史上的傳奇人物,被稱為“著名的華爾街大空頭”“百年美股第一人”“舉世公認的投機天才”。在49年的股票投資生涯中,他創造性地發明了一套交易原則,這些原則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股票市場中的制勝法寶。利弗莫爾坦承自己之所以遭遇了慘痛的失敗,正是因為沒有遵循這些原則。本書記述了利弗莫爾的傳奇人生和交易原則,並迅速成為美國商業書籍的典範。

本書自1923年出版以來,受到了一代又一代投資者的追捧,大約每十年就被再版一次,並被譯為多種語言。書中在記載主人翁趣聞軼事的同時,字裡行間都蘊含了投資方面的哲理和非凡見解,不僅激勵了無數代投資者,並且是歷史上經久不衰的投資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